最新: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发布全球宏基因组目录资源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21:02 1

摘要:2025年,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开发的“全球宏基因组数据库”(global catalogue of metagenome, gcMeta,https://gcmeta.wdcm.org/)在《Nucleic Acids Resear

“序列的价值不在于存储,而在于能否被计算、被解释、被利用。”

2025年,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开发的 “全球宏基因组数据库”(global catalogue of metagenome, gcMeta,https://gcmeta.wdcm.org/)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数据库专刊正式发表。这一突破性资源库整合超 270 万 MAGs(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涵盖 10.4 万余个样本、50 个特定生物群落,不仅填补了跨生态系统微生物比较分析的空白,更搭建起微生物 “序列发现” 到 “功能利用” 的高效转化通道,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了标准化、可直接用于人工智能(AI)研究的微生物功能数据资源。

六大核心模块,覆盖微生物研究全链条

gcMeta 作为集成标准化比较分析框架、分析工具与可视化界面的科研平台,凭借六大核心模块,满足从基础基因组分析到深度功能挖掘,再到跨生态系统比较分析的多样化需求,让微生物研究更高效、更系统。

01

海量资源储备:270 万 MAGs+50 个特色基因组目录

打破传统数据库 “单一环境聚焦” 的局限,gcMeta 通过 “公共数据整合 + 从头组装” 双路径,系统收集 NCBI SRA、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NMDC 等数据库的宏基因组原始数据,结合 MGnify、IMG/M、SPIRE、mOTUs 四大国际平台的 MAGs 资源,最终形成覆盖人类、动物、植物、海洋、淡水、极端环境等 12 大类群、50 个特色生物群落的 MAGs 目录。所有数据均经过统一的质量控制及注释流程,网站提供不同分类等级下已注释物种与新物种的列表,以及所有基因组注释信息的浏览及下载服务,为特定类群微生物组及比较微生物组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02

跨生态系统比较:解锁微生物 “环境适应密码”

“功能模块(Function Module)” 支持对 MAGs 目录中的物种组成和功能多样性进行深度比较分析。在 GTDB 或 NCBI 分类体系下,用户可通过 “分类丰度” 功能从门到属进行筛选,或直接搜索分类单元。功能比较涵盖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毒力因子(VFs)、KEGG 代谢通路、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和防御系统七大类别,还能按亚组比较功能基因分布,实现特定基因或基因簇的分类检索。

03

关键类群定位:锁定生态系统 “核心玩家”

通过整合 “基因组功能特征” 与 “物种共现网络”,平台可精准定位各生态系统中的 “功能关键类群”,并将其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氮 / 硫代谢)和环境适应(如耐盐性 / 重金属抗性)紧密关联。用户点击即可获取关键物种的核心功能基因携带情况,以及这些基因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信息,为解析生态系统运作机制提供核心线索。

04

特色基因集:支撑多生态系统功能比较与新基因挖掘

该模块支持对非冗余基因集(包括功能性酶和新基因)及其在各类数据库中的注释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借助 “条件检索” 功能,用户可生成个性化基因列表,或通过自定义搜索比较不同目录中的基因分布。“流行基因” 功能可跨生态系统挖掘核心物种功能,支持比较不同目录中共有基因与特有基因,并提供可下载的基因列表,为微生物生态适应研究提供系统性见解,助力新功能元件发现。

05

AI-ready 数据集:直接赋能机器学习模型训练

针对当前微生物 AI 研究中 “数据格式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 的痛点,gcMeta 专门构建 78 个标准化 AI-ready 数据集,涵盖三大核心类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代谢酶(如氮循环固氮酶、硫循环脱硫酶)、核心功能酶(如工业常用的 α- 淀粉酶、β- 葡萄糖苷酶)、防御系统组件(涵盖 CRISPR-Cas、限制修饰系统等 13 类已知微生物防御系统)。这些数据集可直接用于蛋白质语言大模型的训练与微调,为微生物 AI 研究提供 “即用型” 数据支持。

06

在线分析流程:零基础完成基因组分析

gcMeta 提供交互式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分析工具,支持基因组质量评估、分类注释、基因注释、结构注释以及防御系统注释等全流程分析。用户可通过 “program selection” 模块自定义分析流程,根据特定研究需求灵活配置分析方案,即便无复杂操作基础也能顺利完成基因组分析。

总结:搭建产学研桥梁,赋能多领域创新

gcMeta 2025 不仅是微生物研究的 “数据宝库”,更搭建起 “基础研究 - 技术开发 - 产业应用” 的关键桥梁。其海量标准化资源与高效分析工具,有望加速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为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提升、工业生产优化等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推动微生物研究向更深入、更实用的方向迈进。

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可直接访问官网(https://gcmeta.wdcm.org/),探索海量微生物数据资源,开启专属研究新旅程!

备战2026年国自然,你需要的‘参考答案’已经为您准备好了!赶快预约报名吧!

目前,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即将启动,为助力各单位提升国自然项目申请书质量,欧易生物联合转化医学网特别推出"2026 国自然基金申报策略-系列线上讲座"系列讲座,现面向全国科研单位及科室开放预约。


欧易生物简介

Oebiotech

欧易生物是一家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多组学技术的研究服务机构,产品涵盖单细胞及时空多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临床诊断产品开发,秉承「以生物科技 成就他人 造福大众」的企业使命,用技术改变生活,用科技造福人类。

欧易生物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与日立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共建联合研发实验室,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并陆续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闵行区研发机构、闵行区科技小巨人企业等资质。还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资质,总授权发明专利48项、在审发明专利5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05项(含欧易生物及旗下子公司,截止到2025年2月)。至今已累计助力客户发表5600+高水平研究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8000+;发文期刊包括Nature、Cell、Science、Cancer Discovery、Cell Discovery 等知名期刊。


原创声明:本文由欧易生物(OEBIOTECH)学术团队报道,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https://gcmeta.wdcm.org/,侵删。

来源:鹿明生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