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阁十一功臣名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21:07 1

摘要:麒麟阁十一功臣是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大汉,感念往昔辅佐社稷的有功之臣,特下令绘制十一重臣画像于未央宫麒麟阁。此举开创了古代帝王表彰功臣的重要范式,对后世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等表彰制度影响深远。以下为按官方排名顺序的功臣名录及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大汉,感念往昔辅佐社稷的有功之臣,特下令绘制十一重臣画像于未央宫麒麟阁。此举开创了古代帝王表彰功臣的重要范式,对后世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等表彰制度影响深远。以下为按官方排名顺序的功臣名录及核心事迹:

霍光: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作为汉武帝托孤重臣,先后辅佐汉昭帝、废黜昌邑王、拥立汉宣帝,执掌朝政二十余年,是安定西汉中期政局的核心支柱。其为麒麟阁画像中唯一不署名者,仅标注"大司马、大将军博陸侯,姓霍氏",足见其地位之特殊。

张安世:官至卫将军,封富平侯。名臣张汤之子,以谨慎周密、行事沉稳著称,辅佐霍光处理朝政,曾参与废昌邑王事宜。后成为汉宣帝心腹,兼领尚书事,总揽朝政要务。

韩增:官至车骑将军,封龙頟侯。汉初异姓诸侯王韩王信后裔,历任左曹、光禄大夫等职,多次率军出征匈奴,战功卓著。其为人宽和持重,深得汉宣帝倚信。

赵充国:官至后将军,封营平侯。西汉著名军事家,历经汉武帝、昭帝、宣帝三朝,以"屯田戍边"之策稳固边疆,成功平定西羌叛乱,为西汉西北边疆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魏相:官至丞相,封高平侯。以刚正不阿、治政严明著称,历任茂陵令、河南太守等职,宣帝时拜相。他主张整顿吏治、抑制外戚专权,助力宣帝开创"孝宣中兴"的治世局面。

丙吉:官至丞相,封博阳侯。早年曾冒死保护襁褓中的汉宣帝,后历任御史大夫、丞相。其为人宽厚仁爱,为政崇尚宽大,善于识人用人,深受百姓爱戴与朝廷信赖。

杜延年:官至御史大夫,封建平侯。酷吏杜周之子,以明习法律、善于谏议闻名,深度参与国策议定,曾多次劝谏霍光与汉宣帝,对缓和朝堂矛盾、稳定政局起到关键作用。

刘德:官至宗正,封阳城侯。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的后裔,以博览群书、潜心收集古籍闻名,致力于文化典籍的整理与传承,为西汉学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梁丘贺:官至少府,西汉著名经学家,精通《易经》,为今文《易经》"梁丘易"学派创始人。曾担任太子太傅,悉心教授汉元帝经学,推动儒学传播。

萧望之:官至太子太傅,西汉著名儒臣,历任大鸿胪、御史大夫等职。以直言敢谏、坚守原则闻名,主张以儒家思想治国,是汉元帝时期的重要辅臣。

苏武:官至典属国,以"北海牧羊"的忠贞气节闻名天下。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坚贞不屈、守节不移,最终历尽艰辛归汉。宣帝时赐爵关内侯,画像入麒麟阁以表彰其忠烈。

这些功臣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既有定国安邦的武将,也有治国理政的文臣,共同构筑起西汉中期中兴局面的核心力量。麒麟阁画像是对他们个人功绩的高度肯定。

来源:棱镜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