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弃剧了!《凤凰台上》满屏“老人味”,被吐槽一点也不冤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0:21 1

摘要:0.38%,这是《凤凰台上》交出的首播成绩单,连《玫瑰的故事》的零头都够不着。

0.38%,这是《凤凰台上》交出的首播成绩单,连《玫瑰的故事》的零头都够不着。

优酷连夜把“日更2集”改成“周更4集”,像给溺水的人换了个姿势——还是淹,只是慢一点。

观众最先开骂的是任嘉伦的“老人味”。36岁演少年侠客,滤镜磨到鼻梁快消失,仍遮不住眼底的倦色。6月20日直播,他提前给自己“判刑”:减重15斤、跟京剧老师压腿压到哭,打戏却仍旧喘得像破风箱。

一句话,身体先投了降。

片方赶紧甩出未播片段:第18集后,男主黑化成权谋家,眼神阴鸷、台词低沉——想证明“少年感不行,那就用帝王感补”。

算盘珠子打得响,可观众买不买账,得看后面有没有真刀真枪的名场面,而不是PPT式的“眼神黑化”。

更致命的刀子藏在剧本里。

原设定里,男主误杀女主师父,本应有3集心理拉锯:挣扎、嫁祸、自责,一层层剥开人物。

资方一句“感情线要快”,三集并一集,直接砍成“手滑误杀→立刻恋爱”。

观众看到的,就是男主像切换了AI模式,前脚杀人后脚公主抱,逻辑碎成渣。

总编剧李明只好出来打圆场:“短视频时代,观众没耐心。

”一句话,把锅甩给了“大家不爱看长剧情”。

可真相是,观众不是没耐心,是没耐心看“降智”。

优酷打算7月上线“导演剪辑版”,把被删的权谋戏塞回去——相当于外卖少了肉,吃完再补送一包,口感早凉了。

平台还悄悄上线“原著对比”功能,像考试后给答案,告诉你“这里其实有伏笔”。

可观众要的是“当场惊艳”,不是“事后补课”。

这一招,和《长相思》去年播完推“彩蛋修复”如出一辙:口碑没救回来,热度倒又割一波会员。

《凤凰台上》的翻车,不是单一环节塌房,而是“流量+IP”流水线第一次被集体拆台。

云合数据给出冷冰冰的坐标:2024年Q1古偶平均口碑5.2分,比去年再跌23%。

“工业糖精”四个字,弹幕刷到飞起。

观众不再接受“男女主对视→慢镜头→BGM起”就爱上,也不再相信35+演员靠磨皮就能演十八。

市场给出的信号很明确:古偶想续命,要么把权谋写到《大明王朝》的密度,要么让演员像《漫长的季节》那样凭演技跨龄。

继续“复制粘贴《东宫》”,观众就敢让你0.38%开局即收官。

接下来三个月,是《凤凰台上》的“抢救期”。

排播拉长、导演剪辑版、男主黑化预告,三板斧用完若仍拉不动收视,优酷的S+账本就要重新算:流量演员的天价片酬,到底买的是保险还是地雷?

对观众而言,这是一次“用脚投票”的示范课——套路可见底,糖精会反胃;对平台而言,则是“裸泳”现场:当滤镜遮不住年龄、快进键救不了剧情,故事本身必须长出牙齿。

黑化、补剪、加更,都是止血贴。

真正能让一部剧起死回生的,只有一条:把人物当活人写,把观众当聪明人看。

否则下次开机,就算把豆瓣五星全买空,也挡不住酷云实时里那个刺眼的0.3。

来源:自若咖啡65z6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