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娄底市领导何朝晖跑到双峰县转了一圈,重点看了机械厂和曾国藩故居那片老房子。说是来调研县域经济怎么搞,带着一帮人从16号开始到处跑。他先是去富厚堂、白玉堂那些景点,又钻进农友机械、劲松机械这类工厂,还跟企业老板聊了不少。
最近娄底市领导何朝晖跑到双峰县转了一圈,重点看了机械厂和曾国藩故居那片老房子。说是来调研县域经济怎么搞,带着一帮人从16号开始到处跑。他先是去富厚堂、白玉堂那些景点,又钻进农友机械、劲松机械这类工厂,还跟企业老板聊了不少。
当地宣传说这是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得把高质量发展抓牢。但具体怎么做呢?工作人员解释要保护文物又不能光守着老宅子,得想办法吸引更多游客来花钱。比如修好配套设施,开发新项目,不能让古建筑变成摆设。
工厂那边的情况更复杂。比如农机企业得搞智能化改造,但很多老板担心成本太高。政府承诺要在人才引进和技术支持上帮忙,甚至提到了建“科创飞地”,说是要和外地科研机构合作。听起来像给企业提供新路子,但实际效果还不知道。
金峰机械这类老厂子正在扩产能,厂长说现在招工难,年轻人不愿干制造业。政府回应要优化服务,可能以后会有更多培训项目。卓越粮油这样的企业倒是乐观,因为农产品深加工能卖更高价。工人反映收入比以前涨了点,但比起打工还是嫌低。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产业链强链补链”这种说法。县里干部解释就是让不同企业互相配套,避免重复投资。比如机械厂和粮油厂能不能共享设备?但企业主担心利益分配问题,私下嘀咕这会不会变成又要填报表。
调研组还提到要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但具体措施还是模糊。有工厂会计说,虽然政策优惠多,可申报流程太麻烦。这次何朝晖强调要提高服务效能,可能接下来会简化手续。不过以前也听过类似的话,效果要看后面动作。
曾国藩故居那边准备搞“新国潮体验”,但村民担心人多了反而挤占公共资源。景区管理方说会平衡开发和保护,但怎么算平衡?游客多了收入涨,但维修费也跟着涨,账到底怎么算还没人细说。
现在双峰县正按这些方向推进,县电视台天天在播进展,但普通农民觉得摸不着边际。种地的盼着产业能带动农产品销量,打工的希望家门口多几个就业岗位。至于这些政策最终能分多少红利到百姓手里,可能还得等两三年才能看清楚。
来源:梅梅头条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