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系统的机械密封是什么原理构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8:23 1

摘要:泵系统的机械密封是什么原理构造?

/ 关于计为 /

自2019年起号开始,计为仪表公众号坚持“内容为王、服务至上”。

定期分享物位测量的核心干货:从原理解析、应用案例,到选型维护指导,既有通俗易懂的基础百科,也有深度剖析的研发思路和成功实践。

覆盖化工、电力、环保、食品、制药、建材等多个行业的技术难点,助力每一位技术人快速成长。

点赞+转发,让更多同行一起来交流!

机械密封(Mechanical Seal)作为现代离心泵、化工泵与流程泵的重要部件,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逐渐取代效率较低、维护成本高的填料函(Packing Gland),成为目前工业领域的主流轴封技术。其任务是防止泵送流体从泵轴穿出泵体的位置泄漏,在保持介质安全、减少产品损失、控制挥发排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本文从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结构部件、密封类型与工程应用展开系统分析,同时融合标准化分类内容,便于工程师全面理解机械密封的技术体系与应用边界。

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利用两片高度平整且相互贴合的密封端面,使泵送流体保持在泵内,同时实现低磨损、低泄漏与可控蒸发。

1. 密封端面之间的液膜作用

机械密封由两片端面构成静止端面和旋转端面。

两者通过弹簧力或波纹管的弹性紧密贴合,在运行中形成一层极薄的液膜。液膜具有以下作用:

润滑端面,减少摩擦

带走摩擦热,避免端面热损伤

形成可控泄漏,在密封腔—大气之间维持平衡

液膜以液态形式流出并在接触空气后蒸发,因此所有机械密封均存在极小的气态泄漏,这是正常现象。

2. 泵送流体的蒸发式泄漏

机械密封并非绝对零泄漏。即使是高性能密封,也仅能将泄漏降低到可控的蒸发水平。对于绝对不能泄漏的介质(如 VOC、毒性流体),需要使用 双端面密封 与 加压隔离液系统(如 API Plan 53)。

一般来说,机械密封由三类关键部件构成:

主要密封端面

常规结构是一片固定,一片随轴旋转,常用材料:碳化硅、碳石墨、硬质合金,端面平面度极高,是密封性能的根本。

辅助密封

用于密封端面与金属结构件之间的间隙,常见类型包括:O 形圈(O-Ring)、PTFE(聚四氟乙烯)楔形圈和V 形圈、石墨环等。辅助密封的材料需与泵送介质兼容。

金属及弹性结构件

包括压盖、弹簧或多弹簧组件、波纹管销、挡圈、定位件等。这些部件用于提供端面压力、限制位移、保证密封的稳定性。

机械密封的结构与设计分类

机械密封的分类较多,下文从工程设计常用的几个维度进行总结。

按安装位置分类

(1)内装式密封

密封的旋转部件位于泵密封腔内部,介质压力作用在密封外径,适用于高压力工况,是工业应用最常见的形式。

(2)外装式密封

密封的旋转部件位于密封腔外部,流体不接触金属零件,适用于腐蚀性强且清洁度要求高的介质,多见于非金属泵(如塑料泵)。

按辅助密封的运动方式分类

(1)推入式密封

采用可移动的辅助密封(如 O 形圈)补偿端面磨损

轴向移动,一般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辅助密封会产生往复运动 → 存在磨损风险

(2)非推入式密封

无需辅助密封移动,多为金属波纹管密封或弹性体波纹管密封,适用于高温、强腐蚀应用。

3.按压力结构分类

(1)平衡式密封

通过几何结构降低端面承载的液压,端面发热降低,可适用于高压场合,工作稳定性更高。

(2)非平衡式密封

直接承受密封腔压力,结构简单且成本低,适合中低压场合,是常见经济型解决方案。

4.按密封面数量分类

(1)单端面密封

结构简单、维护便利,是最常见的选择。适用介质需具备良好润滑性。

(2)双端面密封

分为面对面、背靠背和串联式三类。

双密封之间可引入缓冲液或惰性气体(如氮气),适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无润滑或高粘度介质、脏污或含颗粒介质和会固化或状态易变化的产品。

结合上述结构与工作机理,机械密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防止泵送流体泄漏与产品损失

提高泵的整体效率与可靠性

减少维护成本,降低停机风险

满足环保与安全要求:如 VOC 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防控

适应高温、高压、强腐蚀、多相介质等复杂工况

与传统填料函相比,机械密封具有更低的摩擦功耗,更长的使用寿命,更低的泄漏率,以及更少的轴磨损。因此在现代工业中已成为主流选择。

机械密封作为泵系统的重要部件,其结构、类型与工作机理相对复杂,但核心思路始终围绕一个目标:利用两片工程端面的贴合与液膜控制,实现可靠、可控的密封效果。

通过对密封类型、压力结构、材料选择和安装位置的正确理解,工程师可以根据工况合理选择最适合的密封方案,从而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并满足更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让更多工程师少走弯路!

PROFILE

计为技术工程师

陈工

陈工,是计为自动化资深工程师,长期专注于液位测量设备的现场应用与技术改进,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曾多次参与石化、电力等行业项目,对雷达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等仪表的选型、安装与故障分析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解决密封、振动、温差等极端工况下的安装问题,帮助客户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测量可靠性。

计为专注于物位测量仪表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拥有50+项国家专利,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1、设计院怎么选泵?一文告诉你

2、离心泵的汽蚀余量是什么?

3、一文读懂泵:从扬程到选型

来源:小圆说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