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英山县,你必然会爱上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人家依山而居,村庄绿树掩映,仿佛是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一角。然而,若和英山交谈起铁路的话题,你可能会听到不止一个老乡叹口气:“唉,几十年了,还没个影。”没有铁路,成了这里挥之不去的一个遗憾,有些人甚至把它形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英山县,你必然会爱上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人家依山而居,村庄绿树掩映,仿佛是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一角。然而,若和英山交谈起铁路的话题,你可能会听到不止一个老乡叹口气:“唉,几十年了,还没个影。”没有铁路,成了这里挥之不去的一个遗憾,有些人甚至把它形容成一块压在心口的大石头,难受又无奈。
最近,英山县的邻近地区传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与英山县交界的安徽岳西县和霍山县,即将迎来高铁通车,再不停的施工轰鸣后,这些地方终于要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了。而英山县呢?看着这样的变化,真是羡慕得紧。有人酸溜溜地说:“早知道当初就别从安徽划到湖北!咱要是真是安徽人,怕早就坐上高铁了。”
历史的长河,翻起了英山县曾属于安徽时的旧页。1932年,英山县才从六安移交到湖北。有人翻出当年的地图,把英山县和霍山县一比,发现两县都位于安徽大别山的南麓,人口也不相上下。看看霍山县现在即将通高铁,有人忍不住感慨起来:“英山若留在安徽,能跟霍山县一样县县通铁路吗?”一声长叹,仿佛诉说着多年来的憋屈。
其实,英山县的铁路梦也不是一时兴起。早些年,“武杭高铁”的规划曾一度燃起了英山人的希望,甚至有人说线路会经过英山县,还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勘测工作。彼时,许多人心里盘算着,在县城设了站的话,以后出个门就方便了,孩子们上大学,老人也能在方便时探亲。这样的期待可以说是真情难掩。然而结果,却让人有点黯然神伤——规划被搁置了,也意味着英山人的铁路梦,再一次戛然而止。
“没有铁路,日子跟不上时代。”英山县和罗田县,被誉为“黄冈的两位孤岛”。放眼望去,黄冈市中还有不少兄弟县早就修了火车站:黄州区有四个,黄梅县有三个,麻城、武穴、浠水、蕲春和红安也都有火车站,哪怕是货运站的团风县,也能搭上铁路的大网。但是唯独英山和罗田,像被蓝图遗忘的一点,空落落地夹在铁路网中央,看起来还真是让人心里不是味道。
而眼看着隔壁安徽六安市和安庆市即将迈入县县通高铁的时代,其辉煌气象无疑刺激了英山人的复杂心情。“人家的高铁都能坐到家门口了,我们出门还得跑到邻县!”要知道,英山县目前只有一条过境高速公路,周围的火车站离家动辄几十公里、百来公里之遥,想要外出办事就得早出晚归,图个来回便利,满是奔波的味道。在这个交通空前发达的时代,没有铁路,显得格格不入。
这几年,每逢邻县通新的铁路,网上总有热议。有认识的人感慨,英山县和罗田两县加起来户籍人口快有百万,明明也有设站的潜力,为啥终究是捞不着机会?有人把原因归结为经济不达标,发展跟不上规划的步伐;也有人觉得一切规划得听“大的”,小地方没话语权。但无论如何,百姓们的愿望很简单——就盼着家乡能有一条铁路,哪怕只有一站,也解了大家一桩心愿。
不得不承认,当地人提起铁路,会有种集体的情感牵挂。他们难以抵挡铁路带来的美好畅想,却又无法忽略面前的现实。街头巷尾喊了这么多年,铁路的影子始终若隐若现,有时候恍惚间,大家都开始怀疑:这事儿,究竟是幸事就在眼前,还是一场遥遥无期的空谈?
说到铁路,不妨扯点“闲话”。有个老人曾跟我讲,他年轻时听村里的广播,说村里要建火车站,激动得晚上都没睡着。然而几十年过去,他等来的不是车站,而是满天飞的传言。后来他老了,孙子也长大了,铁路还是没影。老人感叹,过去奔东边跑生意,到邻县又是马车又是脚力,总想着,等火车通了,日子能翻个样。可命运有时候真是“开玩笑的高手”,回头望过去,原地打转,心里的希望都磨成了无奈。
英山县究竟还需要等多久?讲真,咱也不知道。规划的事,不是老百姓能说了算的。可能你会想,若是英山再等等,会不会就有好消息了?这一问,没人真正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地人看热闹的时候,心里的期待从未改变。“等着通铁路,像盼春天,希望总是在来的路上。”有人调侃时这么说,几分无奈又几分真实。
这一代代的等待,就像一座桥,连接了英山县的过去和现在。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货运列车开进山里,当高铁站出现在大家熟悉的村口,老人们会笑着说:“终于圆梦了!”年轻人也许会发个朋友圈:“等了这么久,铁路还是通了!”那时的英山,可能会完成一场新的蜕变,真正踏入现代交通的快车道,迎来属于他们的另一个开始。
故事还没有完结,车站的影子还在远方。对于英山县来说,这是一份磨砺,也是一场不断发酵的期待。或许正是因为等得太久、盼得太久,这一份渴望才显得格外锐利。列车的鸣笛声会不会穿过这片山林?或许有一天,它会改变命运,走近英山人的生活,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只是,在那之前,这段话还得挂在大家嘴边:“盼着铁路,多少年了?”
来源:热情说历史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