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三化”赋能厕所革命 小厕所撬动乡村大蝶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5:32 1

摘要:钟祥市地处汉江中游,兼具山丘、平原、湖区等多样地形,农村厕所点多面广、情况复杂。自推进厕所革命以来,该市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核心导向,将规范化建设贯穿始终,推动农村厕所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质变。“改厕不是简单换个马桶,而是要真正改善群众生活品质。”钟祥市农业

柴湖镇蔬菜基地沼液喷施。

胡集镇桥垱村居民家水冲式厕所。

荆门晚报记者 李天学 通讯员 宁青 文/图

破题民生:“三化”引领,厕所革命启新程

“以前农村厕所又脏又臭,夏天蝇蚊乱飞,冬天如厕冻得慌;现在不一样了,水冲式厕所干净整洁,有专人管护,粪污还能变肥料,日子越过越舒心!”近日,钟祥市柴湖镇村民王爹爹站在自家新改造的卫生间里,满脸笑意。作为湖北省“厕所革命”整县推进试点,钟祥市锚定民生需求,以规范化建设、常态化管护、资源化利用“三化”协同为抓手,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先手棋”,交出了一份“建得好、用得顺、能长久”的民生答卷。

展开剩余78%

钟祥市地处汉江中游,兼具山丘、平原、湖区等多样地形,农村厕所点多面广、情况复杂。自推进厕所革命以来,该市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核心导向,将规范化建设贯穿始终,推动农村厕所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质变。“改厕不是简单换个马桶,而是要真正改善群众生活品质。”钟祥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市制定“十有三无”建设标准,从室内门窗、便器配置到室外无害化处理设施,逐项明确要求,同时打造示范点、建设样板间,让群众直观感受改厕成效。

针对不同地形特点,钟祥市创新推广差异化治污模式:山丘地区采用三格化粪池模式及客店污水处理模式,平原湖区推广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模式,新建社区与集镇社区分别配套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网。“之前担心改了不好用,现在有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材料和施工都有保障,政府还给奖补,我们完全放心。”客店镇赵泉河村村民李大姐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截至2025年10月,该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建改15.1万户、公厕建改510座,户均1200元、公厕2万-5万元的财政奖补政策,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持续点燃大家的改厕热情。

精准施策:三级管护,破解“建管”长效难题

“厕所改得好,更要管得好。”这是钟祥市推进厕所革命的核心理念。为破解农村厕所管护难题,该市构建起“村民自主管、主体具体管、市级统筹管”的三级管护体系。在胡集镇,“清洁家园”活动如火如荼,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最清洁户”季评年定等方式,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以“厕所净”带动“庭院美、家庭美、家乡美”。

结合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的实际,各乡镇组建专业服务队伍,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沼气服务站等择优遴选运行主体,配备23台小型吸污车和便携式污泥泵,建立“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机制。“只要打个电话,工作人员很快就来抽污维修,特别方便。”长滩镇村民张师傅点赞道。市级层面实行“以钱养事”制度,明确基础报酬+抽污奖补的薪酬体系,通过乡镇季度评价、市级随机抽查核实,确保服务报酬按劳计酬、足额兑现。六年来,钟祥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抽排98975户、公厕抽排2041座,提供维修服务1570户,打通了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

胡集镇桥垱村更是走出了特色之路。该村514户厕改全部采用“三格式混凝土化粪池”施工,严把质量关与进度关,实现厕改入户率、使用率双100%,达成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排放的良性循环。2022年9月,该村改厕工作获省实地检查指导专家组高度肯定,“桥垱模式”成为可复制的范本。村里还制定村规民约,鼓励群众自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倡导“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并筹集60多万元整治橡子树湾沿线,拆除旧房7处、改造庭院34处,绘制500多平米文化墙,推动乡村环境提档升级。

蝶变赋能:粪污生金,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在钟祥,农村厕所粪污早已告别“麻烦事”的标签,成为农业生产的“香饽饽”。该市立足农业大市优势,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让“废弃物”变身“营养餐”。14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旁,150口30-50立方米的粪污储存池星罗棋布,按1000-2000户/池、2-4个村/池的标准规划建设,实现粪污储存与基地用肥精准对接;17个乡镇农村厕所服务站点通过“清运+服务站+种植基地”模式,将粪污无害化处理后的沼液沼渣就地还田。

柴湖镇一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600亩有机娃娃菜基地,正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用农厕粪污配合有机肥作底肥,每亩能节约成本300元、增收6500元,每年光娃娃菜就多赚近40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生态账。在其带动下,周边2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均采用粪污有机肥,亩均年增收2000元。此外,该市还鼓励农户发展“人工湿地+小菜园、小果园”模式,70%的农户自行清掏粪污就地利用,既美化了庭院,又增加了收入。

长效致远:机制护航,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力

如今的钟祥农村,昔日“脏乱差”的厕所变身洁净卫生间,粪污变废为宝滋养农田,美丽乡村图景徐徐展开。莫愁村民宿、赵泉河村清平乐露营地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应运而生,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16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5.8%。目前,钟祥市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100%,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最美30县等称号,厕所革命典型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从“小厕所”关乎“大民生”,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从“管得住”升级为“用得好”,钟祥市以“三化”协同之力破解农村厕所建、管、用难题,构建起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这场关乎民生福祉的“革命”,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更激活了乡村产业发展动能,让群众在细节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来源:荆门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