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八仙子”+“KO BOOM”与“十人部落”+“五花八门”的双双组团,“喜人奇妙夜”第二季第四轮的喜团合作赛正式开始。按照规则,每组“喜团”需要合作出六个作品,共计十二个作品。在上周末率先竞演的六个作品里,“八仙子”和“KO BOOM”组合上演了四个节目,
#喜人#随着“八仙子”+“KO BOOM”与“十人部落”+“五花八门”的双双组团,“喜人奇妙夜”第二季第四轮的喜团合作赛正式开始。按照规则,每组“喜团”需要合作出六个作品,共计十二个作品。在上周末率先竞演的六个作品里,“八仙子”和“KO BOOM”组合上演了四个节目,“十人部落”与“五花八门”则只演 了两个节目。
在这一轮的六个作品中,无论是现场得分还是后期各个媒体的反馈来说,普遍认为整体水准还是比较高的,毕竟,双重团队的加持,对于作品质量的把控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就我看来,这六个作品虽然结构都挺完整,表演也还都算到位,却并没有太高质量的精品乃至经典出现。这也很好理解,在如此紧凑的时间内需要编、排、导、演如此数目级的作品,即便是像“某某某”和“四士同堂”这样的团战大神,也很难再短期内连续做出真正优质的作品。
先说“十人部落”+“五花八门”的组团两个节目!“双高胎”在连续给我们带来惊喜的情况下,似乎也确实将自身的“双子”优势消耗殆尽,创意与人物设定过于重复,也是“机器人”成为最“低”分的主要原因,也证明审美真的是会疲劳的。而获得全场第二高分的《奈何桥北》,则是典型的“四士作品”——历史背景+台词包袱+反转升华。但说句实在话,这种太过于熟悉的作品架构,已经很难真正打动太多的人了。看过“喜一”的或许都有感觉,本季中“四士同堂”的作品与上一季相较甚至都有很多的结构雷同,也可见去年如《八十一难》和《万松书院》那样的精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八仙子”+“KO BOOM”的组合,被张维伊笑称是“二喜”中“胖某某”的延续。但真正含“胖某”量高的作品,却也都差强人意!平心而论,《等天亮》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作品,在特定的环境下,凸显爱情、友情的真实与可贵,是“某某某”颇为擅长的领域,而加上铁男和周可人,已经与“CP王”左凌峰组合的“喜二”最大亮点李梓溪,可以说是具备了所有精品作品的全部条件。可惜的是,这个作品的题材与类型,都与之前的太多作品大同小异,说白了就是缺乏新鲜感。如果放在“喜一”或者“一喜二喜”,恐怕都会是排名前五的作品,而如今,也只得到了18400的并列最低分。还是那句话,不是作品不好,只是大家看得多了,胃口也就刁了!
相同问题的还有以“摇汞青年”为主创的《今天不易破案》,这是个在我看来相当不错的作品!但他的创意与结构,都与他们之前的很多作品过于相近。比如人鬼殊途的角色设定,比如密室杀人的情景设置,太像了,所以,就很难引起共鸣了。而“王王队”的《恋恋火锅店》,则可能是所有作品里立意最为新颖,结构最为让人觉得舒服的那个,也是我本期最喜欢的一个作品。不得不说,我是太喜欢王男和王广这一对姐弟CP了!得分仅次于纯“四士”的《奈何桥北》,也让我很是欣喜。
最后,我不得不说一下那个实际上让我很困惑的《冷不丁梆梆就两拳》。非常直白的讲,和之前的《技能五子棋》和《小卖部》一样,我还是无法理解“梆梆”这个作品的内容是什么?即便他们拿到了本季比赛中最高的一个分数,但我仍然对这种或许已经被很多人“神话”了的表演方式感到莫名其妙。你甚至很难用结构,创意和表演来去描述样一个令我感到迷惘的作品,没有逻辑,没有因果,没有起承转合,有的只是那种被人强扯胳肢窝,硬挠脚心的感觉,也确实会笑,但那种笑法,久了就会有种令人窒息的憋闷感!也真的很钦佩这些演员,这个信念感得有多强大......
直到写文章的此刻,做了不少心理暗示的我,也依旧没有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发了疯的,或者说是假装发了疯的去喜欢这样的作品!但这也正常,毕竟艺术作品本身就都是见仁见智,当然,如果“梆梆”和“五子棋”也能被收纳进这个范畴内的话。一档喜剧类的竞演节目,或许也就是应该有《夜宴》这样,令人想反复看后仍然笑完之后感动的想哭,也应该有他们极端的反面。
可反面是什么?笑完之后恶心的要吐?
抱歉了!
来源:总注册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