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美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22:06 1

摘要:几乎同一时间,中国国防部严正表态:美国务院已秘密批准3.3亿美元对台军售案,将向台湾地区提供F-16、C-130等战机"非标准航材零部件"和维修服务 。

同日!美军"堤丰"撤出日本,却砸3.3亿对台军售,释放什么信号?

同一天,三件事!

11月17日,日本山口县岩国市发布消息:部署在驻日美军岩国基地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被撤走 。

几乎同一时间,中国国防部严正表态:美国务院已秘密批准3.3亿美元对台军售案,将向台湾地区提供F-16、C-130等战机"非标准航材零部件"和维修服务 。

更耐人寻味的是,据中国网援引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同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紧急访华,计划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会谈,试图说明高市早苗涉台言论"未偏离日方一贯立场" 。这波"撤走导弹+对台军售+急派高官"的三连操作,背后藏着何等战略算计?

背景与事件铺陈

"堤丰"撤离:从争议到妥协

"堤丰"不是普通装备。这套美军2019年退出《中导条约》后研发的系统,可搭载射程覆盖中国沿海18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威慑意图极其明显 。

今年9月,它以"联合演习"为名首次部署日本,却在演习结束后拖延撤离超40天,直至11月10日日本广岛、山口两县市民团体提交驱逐抗议书,引发当地反战呼声后,才在一周内仓促撤走。

3.3亿对台军售:"鸡肋"还是"陷阱"?

这笔军售金额不大,却是特朗普第二任期(2025年1月就职)以来首笔对台军售。耐人寻味的是,售台的不是先进武器,而是老旧战机的零部件和维修服务——台军F-16、C-130、IDF等机型的"续命耗材" 。

深度关联三大信号分析

信号一:战略重心"南移",台湾地区成"前沿棋子"

"堤丰"撤离暴露美军布局逻辑:撤走一处争议装备,立刻在另一处投下"棋子"。美军撤走"堤丰"并非软弱,而是战略"止损"——日本民众抗议、中方强烈反对,继续留在日本政治与舆论成本太高,而台湾地区比日本基地更"便于操作":

- 无当地反战压力(台当局对美依赖度高)

- 战略位置更关键(可影响中国出海通道)

- 成本更低(3.3亿零部件远低于"堤丰"系统部署成本)

美国陆军高官曾直言,"堤丰"可"对对手形成牵制",如今这套战术正更多指向台海,本质是把在日本的"压力"转移到台湾地区。

信号二:对华"软硬组合拳",美日上演策略配合

美国深谙中方对"堤丰"的关切。此时撤出敏感武器,表面缓解东北亚紧张,实则为对台军售留出"战略缓冲带":

- 避免在台海、东海两线同时引发紧张

- 给日本一个"交代"(安抚当地民众情绪)

- 为后续可能的军事动作预留空间

五角大楼算盘是:西太平洋对抗需要"动态平衡",既维持相关威慑,又不彻底破坏现有互动框架。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日的默契配合:此前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将"台湾有事"与日本安全关联,引发中方严正交涉。美国此时火速批准对台军售,是对日本相关立场的呼应,也是在测试中方反应底线;而眼看局势失控,日本外务省又急派高官访华沟通,一边释放强硬信号一边寻求降温,各怀鬼胎——日本想借美制衡,美国则想把日本绑在台海议题上。

信号三:台当局成"接盘方",深陷外部依赖循环

3.3亿美元采购老旧零部件,这笔交易背后暗藏风险:

- 清空美军淘汰库存,赚取暴利

- 迫使台军更依赖美式维护体系,强化美方对台海防务的影响力

- 用小额高频军售替代大额整军备,降低国际关注度

台当局甘当"配合方",殊不知这是把台湾地区推向军备竞赛深渊——赖清德已承诺2030年前将防务开支提至GDP的5%以上,而43年来美国对台军售已超7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台湾民众分摊2.8万元人民币,也是一大笔钱啦 。民进党当局相关做法,换来的不是安全,而是更深的战略依附,彻底丧失防务自主话语权。

弹性包围圈战略

"堤丰"撤离叠加对台军售,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美国重塑"第一岛链"围堵的缩影:

琉球驻军调整 → "堤丰"撤离日本 → 对台军售强化 → 推进菲南海巡航

这表明美军正从"固定堡垒"向"弹性包围圈"转型:

- 减少日本等易引发争议区域的重型武器

- 增加台湾地区、菲律宾等前沿区域的轻量装备

- 形成"多点开花、动态施压"的新格局

这种战略调整,既规避了当地民众抗议,又能以更低成本维持对华威慑,同时为可能的区域冲突提前布局。而日本右翼势力也正从过去被美国"推着走",转变为主动"拉着美国走",通过绑定台海试图影响美国战略选择,让地区局势更趋复杂。

中国立场

对这套组合拳,中国看得真切且早已亮明应对姿态:

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明确指出,美对台军售是"饮鸩止渴",警告"以武拒统注定失败",更表明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军号发布相关警示内容,提醒日本"玩火者必自焚",王毅外长直言"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中方的反制从不止于口头抗议:相关部门已发布赴日相关提醒,引导公民理性安排出行;解放军舰机绕台将更加常态化,对美日军事联动的监控也全面升级 。高市早苗的相关言论已遭到日本国内多位前首相、学者的批评,鸠山由纪夫直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日本绝不应插手" ,可见其相关行径既不得人心,也注定失败。

撤出"堤丰"不代表放弃威慑,对台军售只是换了干预方式,日本急派高官访华也难掩其真实意图!当岩国市民庆祝基地导弹消失时,台海方向的风险隐患正逐步累积,但任何触碰一个中国原则、企图分裂中国的行为,都将遭到中方坚决反制,付出相应代价。

说到底,美军"堤丰"撤离是战术调整,对台军售是战略延续。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遏制中国发展的野心,是美日台勾连的真实用心。但正如国防部所言,"以武助独"只会引火烧身,"以台制华"绝不会得逞,中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台海局势最新消息#

#创作训练营开营了#

来源:云舟知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