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不是雷军太忙,是某些媒体太“能编”。一个“最新发声”,跟“天气预报”一样准时,比“闹钟”还勤快,雷军但凡打个喷嚏,标题党立马替他写好万字声明。
当UC震惊部退出历史舞台!
原以为“刚刚、震惊、定了、巨星陨落、燃爆了、惊呆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等已经是标题党的极限了。
不曾想,“最新发声”“xx,怒了”成了标题党的迭代更新“产品”。
这不,就有媒体乐此不疲的使用。比如雷军发了一条微博,流量超高,媒体就换个标题党转发。
呈现一派:今天雷军“最新发声”,明天雷军“怒了”,后天雷军“连夜表态”的热闹场景。
雷军怕是还没起床,热搜上已经替他开了八场发布会。
这年头,不是雷军太忙,是某些媒体太“能编”。一个“最新发声”,跟“天气预报”一样准时,比“闹钟”还勤快,雷军但凡打个喷嚏,标题党立马替他写好万字声明。
“最新发声”如此严肃的四个字,如今成了一个笑话,当媒体推送的消息不是新闻,而是一种病,一种流量焦虑病。
它像极了那个喊“狼来了”的孩子,一开始大家还信,后来发现次次都是假的,连真狼来了也没人信了。
媒体如今就是这放羊娃,靠标题吊胃口,靠悬念骗点击,把读者当傻子耍。点开一看,所谓“发声”,不过是雷军在炫耀双十一战绩;所谓“怒了”,原来是他批评某些媒体和网友,对他的发言断章取义。
这能当新闻吗?当然这种现象不止发雷军,只要谁有流量,某些媒体都会闻着味过去,打上水印换上bgm,当成作品发出去。
敢情跟营销号似的,难怪曹林要吐槽这些媒体,“报无报格,编无编品。”诚哉斯言!
昔日记者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如今小编是“键盘敲流量,标题骗转发”。办公室一杯奶茶,两眼紧盯热搜,三秒编出一个“惊天猛料”。
新闻三要素早被篡改为:断章、取义、搞对立。标题不再传递信息,反而制造信息壁垒。
你得点进来,才能知道说的是啥。媒体发布的信息不像是新闻,更像“信息诈骗”。
更可怕的是,这种“悬念体”正在吞噬公共信息的抵达效率。暴雨预警不说时间,地震新闻不标地点,就连传统节气也是写成“几点几分重大事件”,愣是不好好说话。
老百姓看个新闻,还得先破译谜语,活生生把新闻标题搞成了“猜灯谜”。当紧急预警都成了“猜猜我是谁”,当民生信息都玩起了“盲盒文学”,这不是媒体的失职,是媒体的犯罪。
古人云:“修辞立其诚。”新闻标题可以花哨,但不能言之无物;可以吸引眼球,但不能欺骗人心。
标题是新闻的脸面,不是遮羞布。你天天戴个面具见人,时间久了,谁还认你这张脸?
媒体的公信力,不是靠“爆款”堆出来的,是靠一次又一次扎实的报道积累的。
骗来的流量只能,赢得一时的数据亮眼,守不住长久的信任。
我们知道媒体都有流量焦虑,每个媒体人的待遇都和流量挂钩,可这也不能成为标题党大行其道的通行证,守正创新不能走歪门邪道。
长此以往,读者终将用手指投票:不点、不信、不转。
当标题党把公众的信任耗尽,媒体也将迎来自己的“最后失声”:你说啥都没人听了,发啥都没人信了,那还叫媒体吗?充其量是个“标题作坊”。
雷军到底发了什么声,不重要。重要的是,某些媒体该醒醒了。别再用“最新发声”来消费公众耐心了。狼真的来了,可别怪没人开门。
来源:芯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