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 Pro 8.88万元起售:650万国民家轿,杀回油车智能化主战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22:16 1

摘要:11月17日晚,朗逸 Pro 宣布上市,限时价8.88万-11.29万元,并提供4000元置换补贴、两年免息金融方案和整车终身质保,数字钥匙全系免费随车。名义上它是一台A+级家轿,但从升级幅度看,更像上汽大众对“燃油车还能进化到哪一步”的回应:在守住650万用

在电车几乎垄断话题的2025年,哪款燃油车还有资格“占用”一整场发布会?上汽大众给出的答案,是一台已经卖了17年、累计超过650万辆的老熟人——朗逸。

11月17日晚,朗逸 Pro 宣布上市,限时价8.88万-11.29万元,并提供4000元置换补贴、两年免息金融方案和整车终身质保,数字钥匙全系免费随车。名义上它是一台A+级家轿,但从升级幅度看,更像上汽大众对“燃油车还能进化到哪一步”的回应:在守住650万用户口碑的同时,把智能和舒适这一块补齐。

先看“壳子”。朗逸 Pro 车长4720mm、轴距2688mm,已经站到A+级水准,整车比例更接近一台“小一号帕萨特”。

这次“长大”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实打实给了空间:前后排头部、膝部都有余量,510L后备箱配合全车33处储物格,典型的“三代同游”场景下,一家人的腿部、行李和零碎物品都能安顿好,这种不拥不挤的余度,就是朗逸老用户最看重的“家用感”。

车内风格则往“北欧家居”走。一体化空调出风口、怀挡释放出的中间通道,再加上上拉式门把手和大面积软包,坐进车里那种宽松、温和的氛围,比老款朗逸要“松一口气”。前排座椅在肩、腰、腿部做了更厚实的支撑,并配电动调节和加热,明显是按“每天通勤+周末长途”来设计的。

真正的底气在车底。朗逸家族首次升级为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对细碎颠簸的过滤比过去那套扭力梁更干净。底盘按“大众动态性能主观评价体系”针对井盖、桥头跳、乡村非铺装路等典型路况做了专门调校,目标很直接:日常开起来更稳、更不烦躁。

动力部分沿用EA211 1.5T EVO II发动机配7速双离合,118kW、250N·m,综合油耗约5.5L/100km,还能加92号汽油。简单说,这一代朗逸 Pro 把家轿门槛从“空间够用”往上抬了一档——在十万出头的价位上,让你尝到一些原本只在B级车上才会较真的乘坐和行驶质感。

朗逸能跑到650万销量,靠的是“稳、耐用、好养”的传统优势;但这些年被吐槽最多的,也是“智能化太传统”。朗逸 Pro上来就把MQB-EVO智能架构和高通8155芯片搬了进来,先把“车机太慢、功能鸡肋”这口锅扔掉。

上汽大众给它的标签,是“燃油车智能化普及者”。翻成用户听得懂的话,就是把帕萨特 Pro、途观 L Pro 那套智舱和辅助驾驶,下沉到十万级家轿,让还在买油车的人也能用上不掉队的智驾体验。

它围绕高频场景做了整合。腾讯地图负责导航,车机和手机用同一套引擎和算法,实时路况、POI更新都在腾讯生态里自动完成;腾讯随行打通手机和车机,你在手机上看到的大众点评地址、公众号里的定位,一键就能同步到中控屏,省去来回搜。

社交场景交给车载微信。方向盘右侧设有快捷键,按下后能朗读消息、语音回复、接打语音通话,全程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前方。对于每天堵在路上的通勤族来说,“开车也能正常回微信”,比多少炫目的动画都实用。

辅助驾驶方面,车辆通过15个雷达与5个摄像头组合,实现Travel Assist、Front Assist和智能自动泊车等功能,覆盖城市拥堵、中高速巡航和日常停车三大高频场景,上手门槛不高,更适合从“没有辅助”直接迈入“有点帮手”的那批传统用户。这套组合背后,其实就是上汽大众“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的落地:哪怕新能源增速惊人,市面上仍有约一半用户选择燃油车,朗逸 Pro 要做的,是把智能体验普及到这部分更务实的家庭。

回到那个现实问题:在8.88万-11.29万元这个区间,你能买到什么?

朗逸 Pro 给出的,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组合:A+级的车身尺寸和空间,首次搭载的四轮独立悬架,以及基于MQB-EVO平台、配备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再叠加腾讯生态和大模型加持的车机系统。

在“看不见”的地方,它用81%高强度及以上钢材打造车身,至多7个安全气囊并新增中央气囊,前排配双预紧、双级限力安全带,再叠加德系那一整套严苛测试,把“车坚强”这件事做成了家轿的底线。

百公里综合油耗官方约5.5L,还能加92号汽油。整车终身质保、数字钥匙全系标配,再加上4000元置换补贴和两年免息金融方案,用户算账时看的就不只是落地价,而是整个持有周期的成本。

行业现在更愿意用“品价比”来形容这种车——价格没有卷到地板缝里,但在空间、底盘、智能、安全这几个点上,尽量把门槛往上抬。对上汽大众来说,朗逸 Pro的任务很清晰:一边延续650万台积累下来的“国民家轿”口碑,一边用更符合当下需求的产品,把那些对电车仍有顾虑、又不想接受“落后体验”的用户留在燃油阵营里。

在新能源话语权越来越大的今天,朗逸 Pro 不一定还是“永远的销量冠军”,但它依然代表着很大一部分真实用户的选择:预算十万出头,希望车够大够舒服、智能体验不拖后腿、安全和可靠性有德系那套“笨功夫”做底。对这群人来说,朗逸 Pro至少说明了一件事——燃油车还没到淘汰的时候,在国民家轿这条路上,它还想再跑一程。

来源:每日车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