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面不改色吃蝗虫,有人返祖上树学猴叫……当一场野外求生比赛以直播、短视频的方式持续展现,相关内容屡上热搜。流量之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荒野项目背后显然还有更大的生意。
蓝鲸新闻10月17日讯(记者 汤诗韵)引发全网围观的张家界荒野求生赛进行到第40天,场上还剩下14位选手。
有人面不改色吃蝗虫,有人返祖上树学猴叫……当一场野外求生比赛以直播、短视频的方式持续展现,相关内容屡上热搜。流量之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荒野项目背后显然还有更大的生意。
张家界七星山的“荒野求生”比赛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半决赛中尾期,排名前十的人将晋级决赛。这档求生挑战赛自10月8日下午正式拉开帷幕,共有100名选手参与挑战。规则很简单,一人一柴刀进山野,坚持时间最长的人获得冠军,奖金20万元。
低门槛给予了普通人理解和参与的机会,对于传播而言也更有利。在此背景下,冷美人、林北、苗王等人气选手纷纷出圈。
比如“冷美人”杨朝芹是唯一坚持到后期的女选手,她赛前特意黏了假睫毛、涂了指甲油,与后期干瘦形象和生吞蝗虫的行为反差极大,但其坚韧真诚的性格却尤其打动人。而学中医的“林北”张博林则以抽象返祖行为出圈,一言不合上树学猴叫,认起各类植物专业对口。
不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发疯、挑战自我,观看他人在野外求生为当代都市打工人提供了某种情绪宣泄的出口。荒野求生本身的戏剧性和选手不同的背景及故事线,也是讨论的焦点。赛事策划人龙武曾公开表示,赛事就是想给普通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甚至有参赛者直言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组织方敏锐捕捉到了前述需求。赛事承办方老六荒野自称是专业的荒野求生赛事机构,从2022年就已经开始组织文翔荒野求生挑战赛、樟树营杯荒岛求生挑战赛等活动。
在组织和传播方面其经验较为丰富,赛事官方账号每天都会直播并剪辑为每期10分钟左右的节目;节目向媒体开放探访,并有大量矩阵切片号配合二创传播。
目前该赛事全网播放量已超过50亿。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其官方直播号近30天场均观看人次接近百万,最高人气峰值一度超9万。
因此孤独可能不是这场求生比赛中最难克服的部分。尽管选手生活在荒野,但每天都有主播来直播互动、每天都有数万人同时在线围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20万奖金外赛事还设置了“10天生存任务奖”和“粉丝最认可取火奖”“粉丝最想鼓励选手奖”等多项粉丝互动奖项。
社交媒体时代,荒野求生节目都做出了养成感和互动性。世界知名探险家、野外求生专家贝尔·格里尔斯(贝爷)也在多条选手视频下点赞评论,称其“太对味了”、“唤起了我野外探险的回忆”。
节目爆火为参赛选手带了流量眷顾和一些变现机会。冷美人、林北等人的社交账号已获得超20万粉丝,主办方张家界七星山景区称赛事结束后愿为冷美人提供工作岗位。潇湘晨报援引工作人员消息称,目前留在赛场的选手大部分已经获得了运动类服饰、美妆品牌的赞助或代言邀约。
值得一提的是,“七星山的骆驼比沙漠还多”一度成为网络热梗。
户外运动品牌骆驼赞助了本届赛事,其产品在直播和采访中频繁露出。在一些直播切片中,骆驼相关直播间甚至在比赛期间邀请选手出镜“带货宣传”。据《财经天下》报道,赛事期间骆驼品牌搜索量暴涨30%,选手同款装备销量看涨;双11期间,骆驼在天猫平台开售30分钟销售额即破亿,并一度位列抖音运动户外品牌榜榜首。
时值秋冬,正是户外品牌的重要营销节点,骆驼在此时高调冠名、营销赛事完全在情理之中。近年来,多个户外品牌入局赞助越野跑、山地跑等户外赛事。伴随节目出圈和相关讨论发酵,三夫户外、牧高笛、探路者等户外露营概念股一度冲高甚至涨停。
另一方面,节目也为主办方张家界景区带来泼天流量。事实上,这并不是老六荒野第一次与张家界合作了,至少从2023年开始该团队就已经通过线上直播和“粉丝体验赛”“粉丝探班”等线下活动给景区带来客流。
本届挑战赛中的七星山景区是张家界近年新开发的旅游景区,被誉为“户外运动的天然竞技场”,相比武陵源、天门山等商业化更成熟的景区知名度较低。张家界文旅公众号文章显示,第一届张家界“七星山杯”国际极荒野求生挑战赛就向外界展示了景区的丰富业态。景区将来还计划举办挑战赛第三季、第四季,冠军奖励可能会提升至50万元。
龙武在近日直播中透露,比赛不靠报名费赚钱,也不会内定冠军而是着眼于更长久的发展。本届比赛目前的执行经费已达到500万,包括相关安全保障配套、摄影师剪辑师等。
赛事收入或许同样不菲。蓝鲸记者观察到,除冠名费外,老六荒野多个矩阵账号均挂出了包括多品牌户外产品、张家界景区门票在内的商品链接;其还开通费了月费约980钻(合140元)的专属会员群,目前已有近400人加入。
总结来看,这个以野外求生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更像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选手、品牌、景区和赛事IP方合作共赢。
热度之下,老六荒野迅速官宣了第三季挑战赛的相关赛事。据风芒新闻报道,第三季挑战赛报名将在本届半决赛结束后开启,预计将有数万人报名,参赛人数在100-120人左右,入选竞争激烈。
蓝鲸记者搜索发现,当前还有数场荒野求生赛事正在举行,多个机构景区入局。比如华夏荒野的广东川山群岛杯海岛求生赛、南斗荒野的湖南怀化好运通道杯荒野求生比赛等。
这些比赛规模规则各异,其中不乏近期开赛的,个别赛事甚至支持在一些阶段使用手机。记者注意到,网上近期传出了郑州、成都、长白山等地将举行荒野求生挑战赛的消息。不过多地相关部门均回应没有收到相关报备,部分比赛或有跟风、谣传嫌疑。
各类求生挑战赛密集涌现不难理解。
除上文提到的变现路径外,荒野求生项目IP的商业价值天花板可以很高。比如老六荒野方曾在直播中透露,目前其已在开发荒野求生基地,后续可供粉丝体验荒野求生。机构和景区完全可以联合开发培训、旅游、服饰装备等多元业态,形成商业闭环。贝爷、野兽先生的成功同样证明了这一赛道的潜力巨大。
但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是安全、合法、环保。记者注意到,近期有多位参赛选手实名曝光某荒野求生挑战赛缺乏安全保障、骗取报名费。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人员1126人,受伤92人,死亡84人,失踪11人。
张家界赛事的出圈应证了这一赛道可以赚钱赚流量,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公众对其安全性、合规性的审视讨论。整体来看,荒野求生项目要开的道、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来源: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