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STM32毕设项目加点料:AI智能风扇智能温控与风扇调节系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4:21 1

摘要:每年的这个时候,总能看到许多为毕业设计而发愁的同学。大家手里握着熟悉的STM32,知道它性能强大、控制精准,是完成毕设的可靠伙伴,但恰恰因为这份“可靠”,反而让选题变得困难——能做的东西似乎都被人做过了,怎样才能让项目既有技术含量,又有些新意,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能看到许多为毕业设计而发愁的同学。大家手里握着熟悉的STM32,知道它性能强大、控制精准,是完成毕设的可靠伙伴,但恰恰因为这份“可靠”,反而让选题变得困难——能做的东西似乎都被人做过了,怎样才能让项目既有技术含量,又有些新意,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呢

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在于STM32本身,而在于如何为它加点“料”——如何让它与更前沿的技术结合起来。如今,“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遥远的概念,它们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实际应用中。那么,何不让我们的STM32项目,也尝试具备联网、上云,甚至一点简单的“思考”能力?

这个想法,正是我们筹划这一系列分享的初衷。我们希望能为你们的毕业设计,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和具体的参考增加一些创新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陆续带来从易上手的AI趣味小应用,到综合性项目的讲解,包括13个AI入门应用项目、2个小智AI项目、3个LVGL综合项目、一个AI桌宠机器狗,以及那个经典的、国民级嵌入式项目——AI智能小车

本篇我们讲解13个AI入门应用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本身不复杂,但它能让你直观地感受到,当STM32和AI技术结合起来后,能实现哪些不一样的功能。

《AI智能风扇》

智能家居环境监控办公室舒适度调节精准温控应用场景02 项目功能

本项目实现了语音交互式温湿度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如"室内温度是多少"、"好热啊")触发系统工作,STM32采集SHT20传感器的温度、湿度数据,通过双芯通信返回给ESP32。ESP32根据用户指令类型生成不同响应:对于温度/湿度查询,直接播报当前数值;对于"好热"等指令,自动控制风扇运行。风扇通过PWM信号调节转速(占空比),支持开启/关闭/调大/调小等多种控制指令,形成完整的"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03 项目硬件平台

主硬件平台:华清远见F103&ESP32-S3 AI开发板(板载麦克风、扬声器)+2.8寸显示屏。

扩展模块:可采用SHT20温湿度传感器(I2C接口)+直流PWM风扇,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资源扩展板(扩展板上非常多的传感器执行器,非常方便多项目实战)。

关于华清远见F103&ESP32-S3 AI开发板:

这是一款能让你的STM32项目瞬间拥有联网和AI能力的双核开发板,集成了STM32F103和ESP32-S3。两个核心都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协同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你可以把它当成两块板子来分别学习(STM32F103开发板+ESP32-S3开发板)。对于项目实战来说,可以让它们分工合作——ESP32作为“AI大脑”,STM32作为“控制双手”,低成本实现更复杂、更稳定的高级应用。

04 项目实现关键点

1.SHT20传感器控制 :STM32通过I2C接口读取温度/湿度原始数据

2.数据转换算法 :温度(℃) = -46.85 + 175.72 × (原始数据/65536);湿度(%RH) = -6 + 125 × (原始数据/65536)

3.PWM风扇控制 :通过TIM3_CH1通道生成PWM信号,占空比40%-100%(低于40%可能导致风扇不转)

4.双芯通信协议 :9字节固定帧格式,支持5类核心指令(温度/湿度查询、风扇开关/调速)

5.指令映射机制 :将"好热啊"等生活化指令映射到"开启风扇"等具体控制动作

- I2C传感器通信

- 传感器数据处理与转换

- PWM信号生成与控制

- 双芯架构任务分工

- 语音识别与指令映射

- 串口通信协议设计

- 嵌入式系统定时器应用

06 项目实现原理

1. 硬件原理

首先打开【华清远见_F103&ESP32-S3 AI开发板资料V1.0\05_硬件图纸\ 1.F103&ESP32-S3 AI开发板原理图V4.3, 3.FS-MP1资源扩展板原理图V3.3】,根据扩展板原理图查看温度传感控制引脚。

上图可以看出连接传感器的I2C引脚为PB7和PB6,引脚定义如下表:

1)SHT20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它采用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在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方面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

2)SHT20传感器使用I2C总线接口进行数据通信,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2. 双芯通信原理(ESP32-S3 为主机,STM32 为从机)

采用9 字节固定帧格式,支持 5 类核心指令,帧结构与解析逻辑如下:

3. 温湿度采集原理(STM32 端)

SHT20控制:STM32 通过I2C接口(默认 SDA=PB7,SCL=PB6)与SHT20 通信,发送 “测量温度 / 湿度” 指令,等待传感器返回 16 位原始数据;

数据转换:原始数据需去除校验位,按公式计算实际值:

温度(℃)= -46.85 + 175.72 × (原始数据 / 65536);

湿度(% RH)= -6 + 125 × (原始数据 / 65536);

4. 风扇控制原理(STM32 端)

PWM调速:STM32 通过定时器生成PWM信号(如 TIM3_CH1),输出到风扇驱动模块,占空比(0~100%)对应风扇转速;

控制逻辑:

开关:占空比= 0%(关),占空比≥40%(开,最小风速);

调速:每次调大/ 调小增加 / 减少20%占空比(如 40%→60%→80%→100%,100%→80%→60%→40%);

极值保护:占空比≥100% 时锁定为 100%,≤40% 时锁定为 40%,避免低占空比导致风扇停转。

07 项目实现步骤

完整的实验步骤目录如下图。

后台私信(备注:AI智能风扇),免费领取项目完整文档、源码

AI智能风扇》项目硬件平台是华清远见STM32F103&ESP32-S3 AIoT开发板。

开发板简介

F103&ESP32-S3 AI 开发板是华清远见针对嵌入式与 AI 开发市场需求,打造的高性能、低成本AIoT实战平台。该开发板采用双核心设计,整合了STM32F103与ESP32-S3两款芯片:以ESP32-S3作为AI中枢,承担视觉识别、语音交互及 WiFi/BLE 无线通信任务;以STM32F103作为控制核心,实现实时运动控制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二者通过 UART 总线无缝协同,形成 “AI 决策 + 实时执行” 的高效工作模式。

相较于仅使用STM32F103的方案,这一架构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同时扩展了板载资源与外设接口,为更多AI及物联网应用的拓展提供了便利。为了方便实战练手,我们为该平台配套了多种硬件模块20个实战项目,涵盖13个AI基础应用项目、2个小智AI项目、3个LVGL物联网应用,以及AI桌宠机器狗AI智能车各1个。所有项目均基于STM32F103与ESP32-S3协同开发,“学完就能用”,助你快速打造硬核作品,轻松开发智能AIoT应用。相关资料持续更新中,可以在文章末尾扫码领取。

STM32 与 ESP32 是单片机入门经典 MCU,技术普及度、生态完整性和商业应用优势显著。STM32 擅长精准控制,是工业与教育首选;ESP32 及升级版 S3 主打物联网,集成联网与 AI 能力,广泛应用于 AIoT 终端。二者高度互补,所以我们提倡“双核学习路径”从入门到综合项目实战,建议先通过 STM32 夯实通用 MCU 开发基础,再用 ESP32 拓展物联网等开发能力,掌握后可提升技术广度与就业竞争力,实现 1+1>2,这也是双核心开发板的教学设计初衷。

来源:幻听泽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