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考生会纠结“学科好不好”“名气大不大”“将来好就业”,把目光投向带“工业”二字的高校,往往能发现一些既有明确专业方向又具备研究与教学基础的选择。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把全国公办本科院校中的852所高校全部纳入统计范畴,“工业”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考生会纠结“学科好不好”“名气大不大”“将来好就业”,把目光投向带“工业”二字的高校,往往能发现一些既有明确专业方向又具备研究与教学基础的选择。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把全国公办本科院校中的852所高校全部纳入统计范畴,“工业”做校名的学校不多,在名单中有23个是“工业大学”,9个叫作“工业学院”。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不过整体表现尚可。在这32所学校当中,有18所可以给本科生保送研究生的机会,这对于想要读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
把这样的学校塞到志愿参考里面,有个办法是先挑出那些能进全国总榜前一百的工业类大学,2025年榜单显示这23个“工业大学”里有7个排在前十位,这里面有些是重点打造的高校,有些兼顾学术与应用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学校,还有两所没有985、211或者双一流的名称但凭自己办学实力挤进了全国百强的,在华东地区,下面是按照工科类从后面往前描述这些学校的概况。
靠后的几名,湖南工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排在第21到23位。它们的全国总榜名次没显示出来,不过都在各自的区域承担着教育与产业对接的任务,郑州轻工业大学跟西安工业大学处在中游位置,主要服务地方产业,学科分布倾向于轻工制造方向,内蒙古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以及北方工业大学分列中段,这三所院校在当地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长春工业大学同河南工业大学也处于中间地带,跟当地企业的合作比较密切。
往上湖北工业大学在总榜上逼近200,安徽工业大学是172名,沈阳工业大学是170名,齐鲁工业大学是160名,天津工业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全国总榜为135。广东工业大学接近全国前100,排在第104位,位于广州,面向珠三角产业有属于地方重点院校又属于国家的211工程学校及双一流建设大学。河北工业前身可追朔到1903年创办的北洋工艺学堂,历经几度更名与调整之后,现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约达4000余亩,设有多达21个教学单位并开设有65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理、管等学科。
再往前,南京工业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也进入到了全国前100,在工业类里面分别排第6位和第5位,在整个全国总榜上面是91位和83位,这两个学校都不是985、211院校成员。但是在地区内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以及校企合作都较为活跃。南京工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时候,多所院校合并而成为如今的样子,直到2001年多所学校才开始新的发展道路。浙江工业是在1953年成立,并且在1993年正式改名为现在这所学校名称,在杭州附近并且靠近长三角产业链条,两所学校的优势就是在地理位置方面比较优越,离制造业集中的地方近一些,学生的实习就业的机会会相对更多一点。
北京工业大学在工业类中排名前四,全国总榜77名,在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之列,并且是211工程院校。北工大从1960年起步,到八十年代获得了硕士和博士授予权,九六年开始列为211高校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共有六个校区、二十五个教学科研机构,开设本科专业七十个左右,学科上以工为主,兼及理、经管、文法、艺术等门类。该校在北京的区位优势带来了某些资源和平台,对于想留在北京发展或者对接国企与科研所的学生而言比较有吸引力。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类排第三,全国总榜56名,在211工程高校中。学校入选过“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现在有四个校区,二十三个学院,八十四个本科专业。合工大在安徽合肥,既靠地方产业又搞一些新东西,它涉及的学科挺多,机械材料这种传统工科强项不在话下,信息交叉之类的新领域也有涉足。
第二是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总榜第22名。西工大是985高校,其前身国立西北工学院成立于1938年,1957年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现在办学主体,“国防七子”之一,在航空、航天、航海等学科有特色,学校归属工业和信息化部,面向国防和高端制造业培养人才,科研方向以飞行器设计、发动机、航天材料等为主。
在工业类榜单上排名第一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全国总榜排名第九,哈工大成立与1920年,并且于1938年开始使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名。学校的历史超过了一百年。理工科上的成绩一直以来都是国内顶尖水平的大学,“国防七子”之一。作为一所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承接者以及工程学科教学、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的职业发展和科研资源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整体来看这23所工业大学差别挺大的,有的像哈工大、西工大这种国家级重点研究型大学,也有一堆服务地方产业为主的学校,有些院校属于中央部委或者跟国防、航空航天之类有较深联系的,学科优势比较突出,还有些地理位置临近经济发达地区,能提供更多的校企合作和实习机会,学生选的时候得综合考虑专业兴趣、就业方向以及学校的实际水平,名次可以显示一定的学术教学资源分配情况,但不是唯一参照标准。
从可选路径如果想继续读研或者去科研单位,就找那些有保研资格、科研平台齐全的学校;如果重视实践、就业和产业对接,可以看看位于产业带附近、跟企业联系紧密的学校;对家庭和学生来说,把目标专业对应的几个核心院校列出来,了解这些学校的强项、老师队伍以及合作的企业,比单纯看校名更有意义。
你怎么看待这份关于“工业”类高校的排名和分布?欢迎在评论里写下你的看法或报考经验。
来源:自由的蜻蜓NcIF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