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以来,能源金属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锂价在经历大幅下跌后持续磨底,行业陷入普遍亏损;另一方面,钴价受刚果金出口禁令影响强势上涨,镍价则在成本支撑下保持震荡。
锂价触底、钴价飞涨、镍价磨底,能源金属板块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估。
2025年以来,能源金属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锂价在经历大幅下跌后持续磨底,行业陷入普遍亏损;另一方面,钴价受刚果金出口禁令影响强势上涨,镍价则在成本支撑下保持震荡。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能源金属板块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相关标的股价出现明显分化。在行业变革之际,如何把握投资机会、规避潜在风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01 行业新周期:供需重构,格局生变
2025年,能源金属行业正处于供需再平衡的关键阶段。过去几年由供需错配带来的价格暴涨暴跌正逐渐平息,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平衡期。
锂市场方面,供给过剩局面仍在持续,但已经出现边际改善信号。美银证券的研究显示,中国锂价已跌至约6.6万元人民币/吨,要实现大幅反弹仍需时间,原因是供应过剩8%,成本曲线趋平,且供应增加,库存高企。
民生证券的调研进一步证实,当前锂价下行业内大部分矿山盈利较差,澳矿存在进一步减停产可能。中性假设下,2025年供给增量下修16.7万吨LCE,其中澳矿下修7.3万吨,国内云母下修6.1万吨。
钴市场则因政策因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全球第一大钴矿生产国刚果金暂停出口,挺价态度坚决。这一政策导致中国钴中间品进口量同比下降36%,原料紧张格局延续。
镍市场总体呈现供需过剩局面,但上游镍矿价格坚挺。据SMM数据,2025年镍供应379万吨,需求361万吨,整体过剩18万吨。印尼镍矿耗尽速度或将快于预期,资源的稀缺性可能会很快体现。
02 三大核心金属:锂、钴、镍的冷暖人生
锂:行业深蹲,静待起跳
锂行业目前正处于普遍亏损状态,成本支撑效应日益凸显。
浙商证券研究表明,2025年3月以来因锂精矿价格下跌,锂价加速探底。目前矿价下澳洲矿山虽然仍有一定毛利,但全成本已陷入亏损。
行业“底部”特征明显,行业内公司PB已跌至较低区间。
这一轮锂价下跌已击穿多数硬岩锂矿的成本线,仅有国内盐湖和极少数资源禀赋优秀的矿石项目还能维持盈利。行业见底信号日益明确。
钴:政策驱动,价格飞涨
钴市场成为2025年能源金属领域最大的亮点。
2025年2月底,全球第一大钴矿供应国刚果金发布禁止钴出口四个月禁令,原料端面临紧缺担忧,行业普遍惜售,钴价大幅上涨。
这一政策变化彻底改变了钴市场的供需格局。随着国内库存逐步消耗,原料端将面临短缺,钴价有望迎来第二轮上涨。
刚果金政策大概率演绎成配额制,印尼湿法项目钴供应难以弥补市场缺口,供给收缩大势所趋。
镍:成本支撑,震荡磨底
镍价2025年以来整体处于低位震荡格局。
尽管下游不锈钢和新能源领域需求依旧疲软,但上游镍矿价格坚挺,形成了有力的成本支撑。
火法镍成本支撑明确,镍价整体处于低位震荡。印尼RKAB审批配额同比虽有增长,但实际的镍矿供应还会受到矿山开采能力、运输能力及天气因素的影响,镍矿供应预计整体仍偏紧。
03 投资策略:把握景气轮动,聚焦优势龙头
锂板块:布局成本领先者
锂行业已进入底部区域,具备成本优势和产量弹性的企业有望率先复苏。
民生证券建议关注具有成本优势和产量弹性的标的,重点关注:藏格矿业、中矿资源、永兴材料、盐湖股份、雅化集团。
浙商证券则推荐关注公司增量较大且成本较低的企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永兴材料,盐湖股份,雅化集团等。
值得注意的是,美银证券对锂板块持谨慎态度,重点指出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表现不佳。投资者需仔细甄别不同企业的成本结构和资源禀赋。
钴板块:把握政策红利
钴价的上涨趋势有望延续,拥有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
民生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华友钴业、腾远钴业。
国投证券的推荐名单还包括:洛阳钼业、华友钴业、格林美、腾远钴业、寒锐钴业、力勤资源等。
华友钴业和洛阳钼业作为钴行业的双雄,将成为钴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
镍板块:关注资源掌控者
镍行业虽然整体承压,但上下游一体化布局的企业仍具投资价值。
民生证券建议,镍行业新增产能释放,供给压力凸显,但印尼镍矿价格坚挺,火法成本支撑镍价,重点关注:华友钴业。
浙商证券则推荐关注在印尼具有先发优势的华友钴业、力勤资源。
04 机构视角:分歧中寻找共识
不同机构对能源金属板块的观点存在明显分歧,但在某些领域也形成了共识。
美银证券对锂、多晶硅等持悲观态度,在上半年黄金大幅上涨且对太阳能表示担忧后,对铜最为乐观,对太阳能材料最为悲观。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民生证券对锂板块更为乐观,认为出清信号明显,行业拐点来临。
浙商证券则指出,锂行业供需有望在2026年迎来显著改善。这意味着锂行业的复苏可能比市场预期的更为持久。
05 风险提示:机遇与挑战并存
投资能源金属板块,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类风险:
金属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始终是悬在能源金属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是另一大风险点。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虽然储能增速持续超预期,但整体需求增速可能放缓。
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刚果金、印尼等资源国的政策变化可能对供应链造成重大冲击。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也可能影响企业的业绩释放。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锂、钴、镍等能源金属的长期需求增长趋势依然明确。短期来看,钴价的强势有望延续,锂价正处于底部区域,镍价则在成本支撑下继续震荡。
资源为王,成本制胜——拥有优质资源、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在行业复苏中占据先机。
在市场的波动中,真正的价值总会浮现。能源金属的长期故事,才刚刚翻开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爱生活的奶茶a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