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作者、编辑都在你身边!长宁这本在地杂志开放预订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20:08 1

摘要:“从送奶工到小区保安,从手工改衣二十余年的裁缝到即兴厨房主理人……每个新华人的故事,都该被好好记录。”日前,陪伴新华社区走过近8年的在地生活杂志《新华录》第8号正式开放预订,这本由街坊邻里共同执笔的刊物,再次将镜头对准社区内的烟火日常,以“这里有条幸福路”为主

“从送奶工到小区保安,从手工改衣二十余年的裁缝到即兴厨房主理人……每个新华人的故事,都该被好好记录。”日前,陪伴新华社区走过近8年的在地生活杂志《新华录》第8号正式开放预订,这本由街坊邻里共同执笔的刊物,再次将镜头对准社区内的烟火日常,以“这里有条幸福路”为主题,串联起老街区里流动的温暖与生机。

纵观《新华录》第8号的筹备故事,“共创”二字贯穿始终。自今年7月启动策划起,不同年龄、职业的新华人便聚在一起:在幸福路的梧桐树荫下访谈老居民,记录他们27年的社区记忆;跟着新住户打卡街角小店,捕捉他们与这片街区“热恋期”的新鲜体验;追访一对想要成为幸福路婚登中心001号的情侣,听他们讲述在新华路街道定下终身的心动瞬间。“我们不想只做旁观者,而是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故事的主人。”主编万千说,从选题讨论到照片拍摄,从文字撰写到版面设计,《新华录》第8号的共创者们用脚步丈量街区,把对幸福的理解“种”进了每一篇稿件里。

这份在地刊物的初心,要从2018年说起。彼时,新华路街道联合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发起创办《新华录》,初衷是记录社区里容易被忽略的人和事。从第1号到如今的第8号,这本刊物已经从最初的外部团队协助采写,变成了居民全程主导的“邻里创作营”——退休居民化身撰稿人,用细腻笔触描绘弄堂变迁;年轻设计师主动担纲排版,让老故事焕发新活力;就连推广环节,也是居民们自发在社区群、咖啡店分享,让更多人看见新华的美。正如创刊号发刊词中所写:“一个街区的温度,藏在每个居民的故事里。”

《新华录》8号幸福地图

值得期待的是,《新华录》第8号不仅收录了鲜活的人物故事,还特别绘制了一张“幸福地图”。地图上标注的,既有免费打卡的园林景观,也有会不定期举办活动的街角空间,甚至还有居民私藏的“心流角落”——这些由街坊们共同推荐的点位,串联起新华路街道独有的生活节奏。“之前参与共创时,我只是想记录家门口的变化,没想到最后自己也成了杂志里的故事主角。”家住法华镇路的居民Anjo说,从第一期的受访者到后来的撰稿人,《新华录》让她和社区的连接越来越深。

部分资料来源于《新华录》

撰稿/摄影:甘力心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来源:上海长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