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消防救援支队连续七年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8:08 1

摘要:改革转隶七年来,伊春市人民政府连续七年为市消防救援支队记集体二等功,支队所辖十个大队连续两年实现集体三等功“全满贯”,这一殊荣,是伊春市委、市政府对全队伍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更传递了林都百姓对全体指战员的认可…

伊春消防

伊春市消防救援支队

连续七年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在全队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七周年之际,伊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给予伊春市消防救援支队记集体二等功的决定》,以表彰支队在2025年度为服务地方发展、保障民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改革转隶七年来,伊春市人民政府连续七年为市消防救援支队记集体二等功,支队所辖十个大队连续两年实现集体三等功“全满贯”,这一殊荣,是伊春市委、市政府对全队伍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更传递了林都百姓对全体指战员的认可与爱戴。

七年里,强化核心政治统领,铸就忠诚奉献之师。擎旗铸魂强根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重要训词精神引领广大指战员不断增强“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荣誉高地树标杆。支队连续6年被省总队表彰为“先进支队”,6次被表彰为“先进党委”,涌现一等功臣李艳伟、马博等先进典型,基层单位荣获“青年文明号”“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30余项。暖心惠勤固根基。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系列暖心政策,解决百余名指战员子女教育优待、家属随调安置,70余名指战员完成在职学历提升,指战员扎根林区投身“第二故乡”,铸牢“扎根边疆、竭诚为民”的忠诚本色。

七年里,深化多元共治格局,筑牢民生安全防线。联动共治筑根基。构建“党委领导、多元共治”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20余次,主要领导带队督导整改隐患1200余项。创新“消地协同”模式,联合印发《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方案》等文件50份,发送风险提示函40件,开展部门联合检查2600余次。靶除隐患强基层。三年部署专项整治60余项,聘请专家开展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教学式检查30次,召开标准化建设现场会警示约谈2300人次。基层治理实现突破,推动10个县区出台消防力量建设方案,44个乡镇街道消防所实体化运行。科普强防聚民心。立体化宣传矩阵成效显著,“真火实训”覆盖20万人次,特色科普作品传播量破6000万次,创新消防文创产品深化全民参与。

七年里,淬炼全灾种救援能力,锻造攻坚尖刀力量。科技赋能强战力。与国家级体能教练团队签订训练协议实施入队驻训,建立指战员运动素质评估机制,向科学训练要战斗力提升。厚植信息化建设成果,VR全景、无人机等技术为灭火救援实战指挥提供立体化数据化的决策辅助。在省总队比武竞赛中多次冲入前三甲,展现了支队训练成效,赛出“小支队”的风采和韧性。特勤淬锋砺尖刀。全面加强特勤队伍建设,发挥特勤队伍“孵化器”作用,围绕山岳、地震、水域队伍建设,开展轮训复训500余人/次,60余人取得专业资格认证,承办省级抗震救灾、山地绳索拉动演练,伊美大队被授予“黑龙江省山岳救援专业突击队”称号。实战砺刃护民安。在“3·28”尾矿砂泄漏、7·10抗洪抢险救援、“7·5”商户爆炸坍塌、“7·31”建筑坍塌救援等救援中冲锋在前、攻坚排险、快控快处,表现出过硬的战斗力,充分发挥了救援尖刀作用。

七年里,抢抓政策赋能基建,夯实现代救援根基。稳步夯实基础设施。建成“一站、一楼、两馆、四站”体系,特勤站获省级专项验收“优秀”等次。培训基地综合楼实现执勤、培训、战勤三效合一,嘉荫县、丰林县大队室内训练馆攻克极寒练兵瓶颈,汤旺县、南岔县、金林区、铁力市工业园区四座消防站拔地而起筑牢基层根基。着力优化装备结构。按标准配齐基础装备;针对地震山岳水域配优专业装备;面向高低大化灾害配强杀手锏装备。新增大功率高层供水车、正压排烟车、远程供水系统、水陆两栖车、灭火机器人等特种车辆,配备三维雷达探测仪、水面水下机器人、液压破拆组等装备,填补体系空白,实战能力显著增强。倾力加大建设投入。聚焦“全灾种、大应急”,落实“十四五”及总队特勤建设、战保体系三项规划,加速装备升级。转制以来,新增消防车58辆、器材1.5万件套、灭火药剂20吨,全面提升专业装备建设水平。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