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念青熟练地准备咖啡,多加了一份浓缩。她知道陈川的口味,尽管他从未特意嘱咐过。
“今天这么早啊,陈医生。”,八点刚过,念青头也没抬地打招呼。
“老规矩,美式加奶,谢谢。”陈川的声音温和而疲惫。
念青这才抬头,看见他的样子,不禁皱了皱眉:“又值班了?看你累的。”
“昨晚有个急诊,忙到凌晨三点。”陈川在靠窗的老位置坐下,揉了揉太阳穴。
念青熟练地准备咖啡,多加了一份浓缩。她知道陈川的口味,尽管他从未特意嘱咐过。
陈川是镇上唯一一家医院的医生,两年前从省城调来。初来时,他对这个慢节奏的小镇极不适应,直到发现了这家书店。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坐上一会儿,喝杯咖啡,翻翻书,然后再去医院。
“你的书。”念青把咖啡和一本厚厚的医学专著放在他面前,“上周你订的,昨天刚到。”
陈川有些惊讶:“这么快?我以为至少要半个月。”
“知道你急用,特地催了出版社。”念青轻描淡写地说,转身去整理书架。
陈川望着她的背影,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说了声“谢谢”,然后翻开了这书本。
这样的早晨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他们之间的对话总是简短、克制,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
门被推开,这次进来的是镇上的几位老人,他们是书店的常客,每天准时来读报聊天。
“念青啊,昨天的报纸到了吗?”领头的张大爷嗓门洪亮。
“早就给您留着呢。”念青从柜台下取出几份报纸,“李叔的那份财经版单独摺出来了,王伯喜欢的文化版在最上面。”
老人们笑呵呵地接过报纸,在阅读区坐下,寻找并浏览他们每天需要了解的内容。
陈川看着这一幕,不禁微笑。他喜欢这家书店,不仅仅因为这里的书和咖啡,更因为这里有一种医院里没有的安宁和温暖。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总是安静做事、细心体贴的店主。
十点左右,陈川起身准备离开,放了一张钞票在柜台上。
念青抬头:“新书不打折,按原价算,找你二十。”
陈川摇头:“咖啡的钱一起付了。”
“你不是已经办过会员卡了吗?直接扣就行。”
“那就充卡里。”陈川坚持。
念青无奈地笑了笑,收下了钱。她知道陈川总是故意多付钱,说是支持小镇文化事业。
这样的日常,平静得像一首重复播放的轻音乐,直到那天下午。
“念青!念青!”张大爷急匆匆地跑进书店,气喘吁吁,“快,去医院!陈医生他...他晕倒了!”
念青手中的书“啪”地掉在地上。
当她赶到医院时,陈川已经被送进了急诊室。护士告诉她,是因为过度疲劳导致的昏厥,需要住院观察两天。
“陈医生太拼了,连续值了三个班,说是让年轻医生回家陪孩子过周末。”护士摇着头,语气里带着敬佩和无奈。
念青站在病房外,透过玻璃窗看着躺在病床上的陈川,她的心像是被什么揪紧了,一阵阵地疼。
那天晚上,书店提前打烊。念青回家熬了粥,特意去了医院。
陈川醒来时,已是深夜。月光从窗户洒进来,照亮了病房一角。他惊讶地发现,念青趴在床边睡着了,旁边的柜子上放着一个保温桶。
他轻轻一动,念青就醒了。
“你醒了?”她揉了揉眼睛,急忙起身,“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叫医生?”
陈川摇摇头:“我很好。你怎么在这里?”
“给你带了点粥,怕你醒来会饿。”念青避开他的目光,打开了保温桶。
“谢谢你。”陈川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不用谢。”念青盛了一碗粥递给他,“你呀,得学会照顾自己。”
陈川接过碗,静静地看了她,直到念青脸颊发红,他才开始慢慢品尝粥的味道。
第二天,陈川出院了。他照常来到书店,却发现门口贴着一张字条:“今日有事,暂停营业一天。”
这是三年来书店第一次关门。
镇上的人们纷纷猜测原因,只有陈川知道,念青在躲他。
傍晚,他来到书店后面的小巷,站在那栋老式住宅楼下。他不知道念青住哪一层,只好大声喊她的名字。
几个邻居探头出来看热闹,陈川不管不顾,继续喊着。终于,三楼的一扇窗户打开了,念青探出头来。
“你干什么?全镇的人都听见了!”她压低声音说。
“下来,我有话跟你说。”陈川坚定地看着她。
十分钟后,念青走下楼梯,脸上带着明显的局促不安。
“为什么关门?”陈川问。
“有点事。”
“什么事?”
“私事。”
陈川深吸一口气:“是因为我吗?因为昨天在医院...”
“不是。”念青迅速打断他,“你想多了。”
两人站在暮色中,沉默像一堵墙横亘在他们之间。
“我下个月要回省城了。”陈川突然说。
念青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是吗?那...恭喜你。是高升了吧?”
“医院有一个进修名额,院长推荐了我。”陈川看着她,“为期一年。”
念青点点头:“挺好的机会,你应该去。”
“我可以拒绝。”陈川轻声说,“如果你希望我留下。”
念青愣住了,她看着陈川,眼中情绪复杂。许久,她摇摇头:“你不应该为了任何人放弃这样的机会。”
“如果是为你,我愿意。”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念青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她低下头,不敢看陈川的眼睛。
“我知道你可能觉得唐突,但我考虑了很久。”陈川继续说,“这两年在清河镇,我最安心的时刻就是在你的书店里。我喜欢看你整理书架的样子,喜欢听你和顾客聊天,喜欢你为我留的那盏灯...”
“别说了。”念青打断他,“你不了解我,不了解我的过去...”
“那就告诉我。”陈川向前一步,“告诉我你为什么大学毕业要回到这个小地方,为什么你总是一个人,为什么你从不说你的家人...”
念青的眼中突然涌上了泪水。她转过身,背对着陈川:“明天,明天你来书店,我告诉你一切。”
第二天清晨,陈川早早来到书店。念青已经在那里等他了,桌上放着两杯咖啡和一本旧相册。
“坐吧。”她示意道。
陈川在她对面坐下,注意到她的眼睛有些红肿。
念青打开相册,第一张是一个年轻女孩的照片,眉眼间与念青有七分相似。
“这是我姐姐,念雪。”念青轻声说,“大我两岁,从小就聪明漂亮,是全镇的骄傲。她考上了省里最好的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里。”
陈川静静听着。
“五年前,她回镇上参加一个活动,认识了当时从省城来的医生。”念青的声音微微颤抖,“他们相爱了,计划着未来。可是半年后,那个医生接到了回城的调令,承诺会接姐姐一起去。姐姐相信了,等啊等,最后只等到一封信,说省城的生活压力大,他们不适合...”
念青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姐姐没哭没闹,只是变得越来越沉默。三个月后,她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医生说,她是疲劳驾驶,但我知道,她是心死了。”
陈川的心沉了下去。
“那个医生,也姓陈。”念青看着陈川的眼睛,“所以……。”
“我不是他。”陈川打断她,坚定地说,“我不会承诺我做不到的事,也不会轻易放弃我珍视的人。”
念青苦笑着摇头:“人都这么说,直到面临选择的那一刻。”
“那就给我一个证明的机会。”陈川握住她的手,“跟我一起去省城,在那里开一家书店,或者留在这里,我进修结束后回来。你选择,我尊重你的决定。”
念青惊讶地看着他:“你疯了?你的前途...”
“我的前途应该由我决定,而不是被所谓的‘机会’绑架。”陈川说,“省城有很多好医生,但清河镇只有一个念青。”
就在这时,书店的门被推开了,张大爷和李叔走了进来。
“念青啊,今天的报纸...”张大爷话说到一半,察觉到气氛不对,尴尬地停在原地。
念青迅速抽回手,站起身:“报纸刚到,我拿给你们。”
两位老人拿了报纸,却不急着走,在阅读区坐下,假装看报,实则竖起耳朵听着这边的动静。
陈川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考虑一下我的提议,好吗?我等你答案。”
陈川离开后,念青的书店照常开门,但她明显心不在焉,好几次找错钱,摆错书。陈川还是每天早晨来买咖啡,但两人之间的对话变得客套而生硬。
镇上的人们都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每天来读报的老人们私下讨论着,猜测着这对年轻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我看是陈医生要回省城了,两人闹别扭呢。”李叔推测。
“不像,要是那样,念青应该伤心,可现在她更像是有什么心事。”张大爷分析道。
一周后的傍晚,念青正准备打烊,张大爷和李叔走了进来。
“念青啊,有空聊两句吗?”张大爷问。
念青点点头,请他们坐下。
“我们这几个老家伙,来你这书店三年了。”张大爷开口,“看着你把这儿从一个小铺面经营成现在这个样子。说实话,刚开始我们都不看好,这么个小地方开书店,能挣几个钱?”
念青微微一笑:“是啊,很多人都这么说。”
“可你还是坚持下来了。”李叔接话,“而且做得很好。你不光卖书,还组织读书会,给孩子们办故事会,咱们这小镇因为你这书店,多了不少文化气息哩。”
“谢谢李叔夸奖。”
张大爷清了清嗓子,进入正题:“我们听说陈医生要回省城了。”
念青愣了一下,点点头:“是的,有个进修机会。”
“那你呢?你怎么打算?”李叔关切地问。
念青低下头:“我能有什么打算?继续经营书店啊。”
两位老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张大爷向前倾身:“孩子,咱们都是过来人。看得出你和陈医生之间有点什么。这年头,遇到一个真心对你好的人不容易,别因为过去的阴影,错过了眼前的幸福。”
念青惊讶地抬头:“你们...”
“你姐姐的事,镇上的人都知道。”李叔温和地说,“那是个悲剧,但你不能因为一个悲剧,就否定所有可能的幸福啊。”
“陈医生是个好人。”张大爷补充道,“这两年在镇上,大家都看在眼里。医术好,人品也好。上次我孙子发高烧,深更半夜的,他二话不说就起来看病。这样的年轻人,不多见了。”
念青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
“人生啊,就像翻书。”张大爷感慨道,“翻过一页是悲剧,不代表下一页也是。总得继续翻下去,才能看到结局啊。”
送走两位老人,念青独自坐在书店里,回想着他们的话。
她想起三年前刚回到这里时,满心都是失去姐姐的伤痛和对未来的迷茫。是这家书店治愈了她,是镇上人们的温暖支撑着她。而现在,她遇到了一个想要共度余生的人,却因为恐惧而不敢向前。
第二天是周六,念青照常开门营业。令她意外的是,陈川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一上午过去了,还是不见他的身影。
中午时分,念青终于忍不住,向来看书的护士小刘打听。
“陈医生啊,他今天休息,好像去省城了,说是要办什么手续。”小刘说。
念青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他最终还是决定回去了,甚至没有跟她正式道别。
到了傍晚,念青正准备关门,门再次被推开。这次进来的,是她等待了一天的人。
陈川风尘仆仆,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
“你去哪了?”念青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没察觉的委屈。
“省城。”陈川回答,把文件袋放在柜台上,“我去了医学院,询问是否可以把进修时间推迟半年,或者分成两个阶段完成。”
念青愣住了:“为什么?”
“因为我需要时间证明给你看,我不是你姐姐遇到的那种人。”陈川直视着她的眼睛,“我需要时间让你相信我,让你愿意跟我一起规划未来。”
念青的眼中泛起泪光:“你没必要这样...”
“有必要。”陈川坚定地说,“因为我发现,对我来说,非你不可。”
念青看着陈川,看着他眼中的真诚和坚定,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
她走到陈川面前,轻轻拥抱了他。
“我跟你一起去省城。”她说,“你可以进修,我可以在那里开一家分店。等进修结束,我们再一起回来。”
“你确定吗?”陈川紧紧抱着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念青点头:“确定。就像张大爷说的,不能因为一页悲剧,就放弃整本书。我想和你一起,书写我们的下一页。”
窗外,几个偷偷观望的镇民见状,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来源:那一世倾城在哪里等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