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珲春纪行(边城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18:35 1

摘要:刚下车,便听见歌声阵阵,《红太阳照边疆》的经典旋律入耳。循声望去,村口,一群身着朝鲜族服饰的男女载歌载舞,颇具感染力。往村内走去,不止有国内游客,也有外国面庞。

珲春纪行(边城记)

本报记者 郑智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17日 第 05 版)

珲春市远景图。

俄罗斯游客在珲春口岸通关入境。

位于珲春市的东北亚生鲜海产园区暂养池。

游客在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游玩观光。

珲春市委宣传部供图

“防川村,到了。”

过田野,穿山林,沿江行,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城区出发,约一小时车程,一座颇具朝鲜族风情的村落出现在眼前。

刚下车,便听见歌声阵阵,《红太阳照边疆》的经典旋律入耳。循声望去,村口,一群身着朝鲜族服饰的男女载歌载舞,颇具感染力。往村内走去,不止有国内游客,也有外国面庞。

“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防川村,这座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处的村落,是珲春独特地理位置的代表。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珲春这座小城多元的文化风情。

文化交融

漫步珲春市中心,一块银行牌匾吸引目光,上面印着多语种文字。

“要不是牌匾上的中文提醒我,还以为已经出了国。”第一次来珲春的同行友人打趣道。

珲春街头,俄罗斯面孔不时可见,俄罗斯商品店、俄罗斯餐馆等门店数量可观。一块块牌匾,见证这座边陲小城的开放与包容。

“出门便能吃俄餐,买老家日用品。而且只需大半天,坐上大巴车便可回到我的家乡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在珲春生活的俄罗斯友人桑德拉说。

今年8月,桑德拉从江苏来到珲春,在珲春市职业高中教授俄语,丈夫和孩子也随她来到珲春生活学习。

十几年前,桑德拉曾来过珲春旅游。彼时,考虑到城市建设、职业发展等因素,她最终选择去南方城市发展,但心中一直对这座离家乡很近的中国城市留有较好印象。

为何这次选择来到珲春?桑德拉的答案很清晰,“离家近,环境好,很友善。”桑德拉表示,如今的珲春通关便捷、城市干净、街路热闹,让她下定决心在这里工作、生活。

“珲春对外国人很友好,不少店的服务员会一些简单俄语,方便我们适应本地生活。”如今,桑德拉的儿子在珲春市上小学,学中文、练跆拳道,每天与当地小朋友快乐学习玩耍。

最近,让桑德拉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成为了“有车族”。“以前骑电动车,前阵子买了辆二手汽车,顺利上牌。”聊起新购置的汽车,桑德拉兴奋地和我们分享喜悦,“上下班更方便了,可以去更多的地方。”

假期,桑德拉喜欢在珲春和周边逛逛,还经常向在俄罗斯的亲友分享珲春生活。“开学前,在俄罗斯的朋友来珲春游玩,我们在珲春感受中国文化,品尝延边美食。特别是大家头一次看见打铁花表演,印象深刻。我们都很喜欢珲春。”

最近几年,“边境游”人气火爆,这座边陲小城被更多人关注。珲春市内新打造的渤海古镇文旅综合体、哇斯托克欢乐岛主题乐园等景区,不仅吸引国内游客,更成为俄罗斯游客来珲春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珲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俞美说,珲春常住人口仅20余万,2024年全年珲春口岸入境超30万人次,多数为俄罗斯人,相当于平均每天有近千名俄罗斯游客来珲春。

商贸繁荣

在珲春,若是打出租车出行,当地司机总爱问一句:“吃帝王蟹了没?”

珲春充分发挥近海和口岸优势,成为一座不临海的“海产城”,全国超七成的俄罗斯帝王蟹经此发往各地。

行至珲春市内海鲜街,入口处一只巨大的“帝王蟹”霸气站立,鲜明体现这条街的主要卖点。每家海鲜店铺内,帝王蟹、松叶蟹等海鲜琳琅满目。饕客们在暂养池前挑好海鲜,选择自己心仪的做法,约半小时后,就可以品尝鲜香美味。

40多公里外,俄罗斯波谢特港,满载帝王蟹等海鲜的货车驶出,两三个小时之后到达珲春口岸,完成海关检疫、查验等程序,正式进入中国。

“‘老铁’们,这只从堪察加运来的5斤帝王蟹正活蹦乱跳呢,马上打包,现场发货!”离口岸不远处,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帝王蟹展销馆内,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一边麻利地捞起帝王蟹展示。

如今,不只是现场加工,随着直播等新业态的火爆,善于“唠嗑”的东北人在暂养池前架起手机,在屏幕前妙语连珠,售卖鲜活帝王蟹,依托便捷的物流,将一只只帝王蟹从这里发往全国多地。

俄罗斯是世界帝王蟹主产地之一。2016年,珲春口岸被正式批准为进口冰鲜海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成为俄罗斯帝王蟹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自此,帝王蟹成为珲春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便捷的通关,开放的市场,不仅带来海鲜贸易的火爆,也使得跨境电商成为创业的新选择。

每到周末,同在产业园内的珲春东北亚国际商品城人头攒动,人们拎着大包小袋,采购不同国家的各类商品,俄罗斯糖果、韩国饮料、日本洗护用品……在这里可以一站式购齐。

“这里不仅是商场,更是珲春跨境电商产业的‘会客厅’。”珲春综合保税区管理局跨境电商负责人李金海笑着说。

“买全球”与“卖全球”的热潮在这里双向奔涌。一边是琳琅满目的外国产品通过保税仓模式快速送达国内消费者手中;另一边,国产手机、小家电、潮流服饰,也从这里出发,覆盖广阔的俄罗斯市场。

在珲春,多语种直播间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俄罗斯主播流利地用中文介绍俄罗斯巧克力和蜂蜜等食品;本地主播则面向国外市场,热情展示中国智能家居等产品。

商贸的活力,在小城珲春持续迸发。2024年,珲春市跨境电商贸易额66.5亿元,短短6年间,珲春跨境电商贸易额实现了百倍增长。

生态秘境

深秋时节,沿着G331国道穿行珲春,览五花山色,探生态秘境。

行至一隧道入口处,墙体上鲜明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字样提醒着来客,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的家园到了。

珲春,地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腹地,野生东北虎、东北豹在广袤森林里安然栖居,梅花鹿、狍子嬉戏打闹,原麝、紫貂、猞猁等频频现身。

“珲春,是我们和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同行的赵岩,是土生土长的珲春人,如今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珲春管护中心科研中心副主任。

莽莽密林,赵岩用脚步踏访10年,用镜头密切关注东北虎、东北豹等野生动物动态。“保护东北虎豹,不只是保护虎豹本身,更是保护以它们为‘旗舰物种’的整个生态系统。”赵岩认识深刻。

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偶遇野生东北虎的内容并不少见。“虎变多了,人也得当心,可别为了‘火’酿成祸。我们最希望的是人虎相安,和谐生活。”赵岩提醒道。

在林子里巡护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有惊心动魄的经历。有一次在山里调查,赵岩和同事误入带着幼崽的雌虎的领地。“忽然,听到林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吼声。一抬头,看到一个庞大身影消失在林子里。”回想起这段擦身而过的经历,赵岩仍心有余悸,“同行的老师傅判断,老虎在强烈警告,再往前恐怕会遭受攻击。我们赶紧折返,没走出200米,就发现了老虎活动的足迹,深浅不一,大小不同。所幸最后我们安全撤离。”

悉心守护,终有回报。如今,珲春森林覆盖率高达86%,野生动植物资源达1270多种,野生东北虎豹分布数量居全国之首。

东北虎,已成为珲春的“金字招牌”。城市内,不时可见有着东北虎元素的墙绘、装饰或卡通形象。近年新开放的珲春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成为不少游客到珲春了解东北虎豹的第一站。

虎啸山林,不只吸引国内目光,也促进国际交流交往。中俄携手,共同保护“百兽之王”。如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相邻的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共同组成了一个近1.7万平方公里的跨国保护地,促进东北虎豹栖息地互通。

离开珲春,车行途中,我们聊起珲春最鲜明的标签。今日珲春,人员往来便捷,贸易互通频繁。这座边陲小城,正在进一步释放区位优势,奔向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刘以晴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