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把今天的数据比作北极海,表面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流汹涌。11月16-17日,短短48小时,两条技术暗流突然升温,让资本嗅到春汛的味道:一条是“数据要素×可信流通”,另一条是“AI原生湖仓一体”。它们看似晦涩,却像两把火,正在融化数据冰川,也烤热了相关A股公司
——11月16-17日最具爆发力的大数据技术扫描
“码农财经”记者
【开场白】
如果把今天的数据比作北极海,表面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流汹涌。11月16-17日,短短48小时,两条技术暗流突然升温,让资本嗅到春汛的味道:一条是“数据要素×可信流通”,另一条是“AI原生湖仓一体”。它们看似晦涩,却像两把火,正在融化数据冰川,也烤热了相关A股公司的成交量。本文带你拆解技术、对照业务、比对盘口,看谁能率先破冰。
---
一、暗流一号:数据要素×可信流通
1. 新闻回溯
11月16日,广州数据交易所宣布“数据产品互认互通”功能上线,并同步发布《数据资产可信流通技术白皮书》。核心亮点:
- 采用“区块链+隐私计算”双栈架构,实现“数据不动模型动、可用不可见”;
- 支持数据资产跨所、跨省、跨境一站式登记、评估、交割;
- 首日完成16笔交易,标的涵盖交通、医疗、气象等高频数据,总成交额1.14亿元,刷新单日纪录。
2. 技术含金量
通俗比喻:过去数据交易像“卖整只羊”,买家得把羊牵回家才能做菜;如今像“中央厨房”,厨师(模型)被请进透明厨房,羊不出栏就能做成羊排,全程视频监控,保证不偷肉。
- 区块链做“监控摄像头”,确保流程可追溯;
- 隐私计算做“磨砂玻璃”,厨师看得见羊排形状,却看不清整羊;
- 数据资产凭证化,让“羊”成为标准化羊单位,银行能抵押、保险能承保。
3. A股映射
(1)广电运通
公司持股广州数据交易所10%,旗下“广电五舟”服务器已适配国产可信计算模块,官方透露正与交易所共建“数据资产托管云”。
(2)零点有数
11月16日盘后互动易回复:公司“零点楷模”大模型已嵌入隐私计算节点,可为数据交易双方提供智能估值与合规审核。
(3)吉视传媒
控股东北亚大数据交易中心53%股权,技术栈与广州所互通,旗下“东北亚数据要素服务平台”同步升级了“互认互通”模块,16日单日新增注册企业87家。
4. 盘口语言
- 广电运通17日早盘30分钟成交8.2亿元,已超前一交易日全天;
- 零点有数尾盘最后竞价拉升6.8%,龙虎榜显示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
- 吉视传媒午后封单一度达120万手,为三年新高。
---
二、暗流二号:AI原生湖仓一体
1. 新闻回溯
11月17日凌晨,阿里云在国际数据库顶会VLDB上发布论文《LakeHouse-AI: A Serverless Lakehouse for Foundation Model Training》,并同步开源核心组件。
- 提出“AI原生湖仓一体”架构,把数据湖、仓库、AI训练统一在Serverless层;
- 支持PB级非结构化数据直接参与大模型训练,无需ETL;
- 训练成本较传统方案下降42%,延迟降至秒级。
2. 技术含金量
生活比喻:以前做大数据菜,得先“洗菜-切菜-装盘”(ETL)才能下锅;现在把整缸水连菜带泥端上灶台,锅(AI引擎)自带“智能滤网”,边炒边洗,省时省力。
- Serverless弹性伸缩像“懒人灶台”,火大火小自动调;
- 向量检索+列式缓存,让“找菜”速度从小时级降到秒级;
- 开放格式,兼容Iceberg、Hudi、Delta,企业旧湖无需“翻缸”。
3. A股映射
(1)东方国信
公司17日早间在互动平台透露:已第一时间下载开源代码,完成与自有“大数据基础平台”兼容测试,计划下周发布国产商业版,定位“金融风控大模型一站式训练”。
(2)中科曙光
旗下“曙光XMachine”服务器完成LakeHouse-AI基准测试,单节点可稳定承载130B参数模型训练,公司宣布将在12月推出“国产加速卡版”整体方案。
(3)神州信息
金融科技场景落地最快:17日午间公告,已用新架构完成某股份制银行“信贷反欺诈”POC,训练时间从38小时压缩到11小时,GPU节省37%。
4. 盘口语言
- 东方国信午后触及20cm涨停,封单额21亿元;
- 中科曙光成交额突破46亿元,创该股历史天量;
- 神州信息尾盘集合竞价成交3.7亿元,为平日五倍。
---
三、交叉验证:两条暗流的“化学反应”
1. 数据要素+AI湖仓=“燃料+发动机”
可信流通解决“数据敢不敢给”,湖仓一体解决“数据怎么喂AI”。二者结合,意味着数据从确权、定价、交易到训练全流程贯通,AI模型可“吃百家饭”,再也不用担心“没米下锅”。
2. 政策东风
11月1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加快推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试点第二批清单”,并“鼓励地方在AI训练场景区探索数据成本抵扣所得税”。政策把“燃料”价格进一步打低,产业拐点临近。
---
四、风险与冷思考
1. 技术成熟度
隐私计算+区块链的“双栈”方案,对网络时延要求极高,跨省场景下TPS仍低于3000,难以承载高频实时交易;
2. 合规不确定性
《数据资产入表规定》细则尚未落地,会计确认、税务处理仍存盲区,可能掣肘企业采购意愿;
3. 估值透支
部分概念股三日涨幅已超30%,若后续订单无法快速兑现,短线资金或有“多杀多”风险。
---
五、结语:别做冰面上的“观光客”
数据冰川正在开裂,声音清脆却暗藏杀机。对于投资者,听得到声音是第一步,看得见暗流是第二步,最重要是“穿上救生衣”——用技术理解深度、用订单验证速度、用仓位管住冲动。下一批破冰船谁能率先驶出,我们且行且验证。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撰写,仅作技术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引用资料
: 知乎专栏《A股掌握13亿人的大数据龙头企业》
: 腾讯新闻《数据交易所利好频频!持股超10%的A股上市公司名单一览》
: 南方财富网《2025年大数据上市龙头企业名单来了》
来源:程序员讲故事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