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数据显示,中国避孕套市场规模连续四年负增长,连国产“伟哥”都比2023 年每天少卖3.6 万片。
“性萧条”时代来临了吗?
有数据显示,中国避孕套市场规模连续四年负增长,连国产“伟哥”都比2023 年每天少卖3.6 万片。
但另一边,情趣用品却卖爆了,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女性成为了消费主力军。
有人调侃:“这代人的性生活,不需要两个人了。”
年轻人的 “性活跃度” 似乎在下降。
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最年轻群体却不是性生活最活跃的人群。
在有伴侣的情况下,过去一年中没有性生活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4.6%和10.1%,甚至高于70后、80后、90初。
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吐槽,七情六欲只剩“食欲”了。
从避孕套的产业链来看,这种现象或许更加直观。
在上游生产端,2020-2022年间,全球最大的避孕套生产企业康乐公司,避孕套销量下降了40%,为应对危机,被迫将部分产线转为生产医用手套。
直至2024年,其避孕套业务营收仍未恢复至五年前水平。
在中游品牌层面,知名避孕套品牌杜蕾斯在中国的销量也急剧下滑,截至2024年,其中国区市场份额已从38.5%缩至29.3%。
或许是为自救,杜蕾斯曾尝试过直播卖货。
据悉,2023年情人节期间,他们在抖音连开直播半月,累计场观超300万,但每场GMV仅在1000至6000元之间。
另一巨头品牌杰士邦也在2024年公开承认:“市场份额与销售表现逐年下滑。”
在下游销售端,这一趋势同样明显。
2024年,中国避孕套行业市场规模为156亿元,较2020年缩水25%,连续四年负增长,年均跌幅约6%。
不仅避孕套销量疲软,“伟哥”也“卖不动”了。
白云山金戈是国产“伟哥”的代表产品,与进口“万艾可”的主要成分相同,但价格更低。
金戈曾撑起白云山的半壁江山,火爆的时候,药店门口都挂着“金戈到货”的牌子。
但财务报表显示,2024年,其销量为8785 万片,日均 24万片,相较于2023 年每天少卖了 3.6 万片,而库存却涨了近50%。
其销售额也从2023年的12.9亿下滑至10.34亿,跌幅近20%。
避孕套、“伟哥”市场冷清,这意味着“性萧条”时代来临了吗?
并非如此。
天眼妹看到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
在避孕套市场规模下降的同时,情趣用品行业却一路猛涨,2024年销售额达到1942.1亿元,同比增长8%,较2019年翻了个倍。
有人总结道:“这代人的性生活,不需要两个人了。”
艾媒咨询相关数据也显示,中国情趣用品的市场规模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预计2025年将增至 2081.3 亿元。
在消费端,美团闪购数据显示,2024年成人用品90天复购率高达38%,远高于平台平均值的21%;年均下单频次从2.1次飙到5.3次。
更明显的是,当代年轻人早已不再“谈性色变”,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博主都在分享情趣用品的测评内容,曾经的 “禁忌话题”成了能大方讨论的 “生活日常”。
那么,情趣用品的主力人群是谁呢?
答案也有些意外。
据《2024年情趣用品全周期品牌榜》显示,女用产品预售成交额占比高达63%,“静音款、小巧、高颜值”成为核心关键词。
一批情趣品牌借着这股东风快速崛起。
比如成立于2019年的“大人糖”,2021年就获得达晨财智、IDG2.5亿融资。
该品牌还曾请来小S代言,如今在深圳、上海、成都、杭州等多个城市开了线下店。
据悉,“大人糖”仅一款鸡蛋型小玩具,2024年的销售额就有 2727 万元。
另一情趣品牌“醉清风”成立于2012年,2020年的营收达到了10亿元。
该公司曾于2021年6月向创业板递交招股书,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不过已于2021年7月撤回。
这些数据和现象似乎都在指向一个结论:我们迎来的不是“性萧条”,而是一场“性转型”:从 “两个人的亲密”到 “一个人的快乐”。
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来源:天眼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