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大部分在职职工来说,基数调整没什么影响。但对交灵活就业社保的人来说,每月的社保费用更多了。
前段时间,全国各个省份密集调整了社保缴费基数。
对大部分在职职工来说,基数调整没什么影响。但对交灵活就业社保的人来说,每月的社保费用更多了。
尤其是缴费达到15年后,会有不少人犹豫,要不要继续交。
继续交,花的钱越来越多。
不继续,又怕将来领到的养老金不够花。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失业后,继续缴费和不继续缴费的差异。
灵活就业社保也是职工社保的一种,不愿意继续交的原因有很多。
1.自己交社保,压力真的大。
灵活就业社保需要承担单位和个人两部分费用,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8%进入个人账户,12%进入统筹账户。
在职职工则只需缴纳8%,单位缴纳16%。
2.社保基数连年上涨。
灵活就业社保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档位,大部分都选择基数的下限,也就是0.6倍基数。
但过去这些年,缴费基数不断上涨。从2020年至今,多数城市上涨幅度超过50%,深圳等城市甚至超过100%。
3.老龄化下对养老金信心不足。
还有一部分人担心随着老龄化加重,未来养老金发放紧张,可能实际领不到多少钱。
不继续缴费的原因有很多,但继续缴费的好处只有一个——退休的时候多领养老金。
缴费15年失业后,继续缴费与坐等退休,差别究竟有多大呢?
假设:
有A、B、C三名职工,三人均已经缴费15年,缴费基数均为10000元,当地社平工资为10000元。
A选择不继续缴纳,坐等退休。
B选择按照最低基数6000元继续缴纳15年,至55岁退休。
C选择按照15000元基数继续缴费15年,至55岁退休。
(1)A职工养老金:1500+847=2347元/月
基本养老金:10000*(1+1)/2*15*1%=1500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8%*12*15/170=8476元/月
(2)B职工养老金:2700+1355.3=4055.3元/月
基本养老金:10000*(1+0.8)/2*30*1%=2700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
(10000*8%*12*15+6000*8%*12*15)/170=1355.3元/月
个人缴费总额:6000*20%*12*15=216000元
养老金比A高出1708.3元,退休10年7个月后,能够“赚回”比A多交的21.6万费用。
(3)C职工养老金:3000+1694.1=4694.1元/月
基本养老金:10000*(1+1)/2*30*1%=3000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8%*12*30/170=1694.1元/月
个人缴费成本:10000*20%*12*15=360000元
C比A每个月多领2347元,要经过12年10个月,才能赚回比A多交的36万费用。
C比B每个月多领638.8元,要经过18年10个月,才能赚回比B多交的14.4万费用。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继续缴费会大幅拉高养老金。
A每个月只有2347元,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B按照最低基数继续缴费15年,尽管多花了21.6万元,但养老金涨到了4055.3元,生活质量能上一个台阶。
C按照1倍基数缴费15年,比B多花了14.4万元,但每个月只多领600多元。
由此得出结论:
失业后,继续交养老保险很有必要,会大幅拉高退休后养老金。
按照最低基数缴费更划算,高基数缴费对养老金影响不如缴费年限大。
其实,从2030年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将从15年逐步提高到30年。
也就是说,大部分80后和90后,都得缴费满20年才行。
所以,缴费满15年后坐等退休,不光在职职工不行,灵活就业社保也不行!
在职职工是因为社保法规要求,必须缴纳。
灵活就业人员则是因为缴费15年,将来达不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限要求。
如果觉得自己交社保压力比较大,可以采用“领失业金+4050”社保补贴的方式。
比如,王女士43岁失业了,这时候可以先申请领取2年的失业金。这期间,不用自己交医保,只需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不出意外,失业金是可以覆盖养老保险费用的。
然后从45岁开始,申请4050补贴。这一社保补贴最多领3年,但距离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最长可以领取到退休。国家会承担2/3的费用,这样个人缴费压力就减轻了很多。
当然,如果距离退休还有十几年,仍然需要自己交几年的灵活就业社保,然后才能采用上面的方式。
来源:明亚保险经纪总监卢华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