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年来,我一直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第一线,自诩“师生舌尖安全的守护者”。这些年来,经手的大案要案不少,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却是一枚小小的鸡蛋,和它壳上那些不起眼的痕迹。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11年来,我一直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第一线,自诩“师生舌尖安全的守护者”。这些年来,经手的大案要案不少,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却是一枚小小的鸡蛋,和它壳上那些不起眼的痕迹。
那是3年前一次常规的校园联合检查。我们来到县里一所素有口碑的老牌中学,其食堂管理向来是模范。走进后厨,一切井然有序:仓储整齐,蔬菜水灵,锅气蒸腾,香气四溢。检查表上的“符合”项即将勾选完毕,顺利得让人几乎放松了警惕。
就在这平静的氛围中,我踱步到蒸饭区。一位阿姨正端出一盘刚蒸好的鸡蛋,准备送往分餐间。就在那一瞬间,我的目光被锁定了——几枚浅褐色的鸡蛋壳上,粘着些许暗色的污渍和细小的绒羽。其中一个破损的蛋壳边缘,还残留着一点黑褐色的痕迹。
“阿姨,请您稍等一下。”我的声音不高,却让周围的空气瞬间凝固。我走上前,指尖触碰到那些带着“痕迹”的蛋壳,心里泛起一阵凉意。污渍、绒羽,甚至未能洗净的鸡粪……这都是一个个潜在的“炸弹”!
我转向陪同检查的食堂管理员小刘,问道:“你们食堂的鸡蛋使用前都不清洗吗?”他支吾着解释:“我们……都是从正规渠道进的,一直挑干净的用,这么多年也没出过事……”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看着他,我心里有点沉重。我严肃地告诉他,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禽蛋在使用前应清洗外壳,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像这样未经清洗的鸡蛋,蛋壳表面的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引发食源性疾病。
“小刘,”我指着那些鸡蛋说:“你看,这蛋壳上的每一点污渍,都可能藏着致病菌。我们孩子的健康,不能赌在‘好像没事’上啊。”
尽管小刘焦急地表示开餐在即,但那一刻,我没有丝毫犹豫地下达了停止使用的命令:“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看着蒸鸡蛋被一盆盆撤下、销毁,我心痛那些粮食,但也庆幸阻止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危机。
事后,看着小刘擦汗时懊悔的眼神,批评的话到了嘴边,又化作推心置腹的交谈。我告诉他,我们的严格,不是为了找谁的麻烦,而是为了守护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为了夜里能睡得踏实,对得起“守护者”这三个字。
几个月后的“回头看”,成了我职业生涯中最感欣慰的场景之一。原料处理区里,清澈的流动水下,每一枚鸡蛋都被温柔而仔细地清洗。小刘远远迎来,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离开时,恰逢午间铃响,学生们如欢快的小鹿般奔向食堂。阳光下,那个曾经因蛋壳痕迹而紧绷的午后,与眼前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重叠。那一刻,我眼眶微热:我们所有执法的意义、坚守的价值,不就藏在那一枚枚被清水洗净、安心地躺在餐盘中的鸡蛋里吗?
来源 |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11月14日A4版
中国市场监管报新媒体矩阵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