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投资机会初探(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17:43 1

摘要:最近,中美博弈进入“竞合相持”时期。双边的贸易关系走向“分流式重构”模式。两个大国之间科技与资源博弈持续。实际上,近几年两国贸易格局重组趋势明显:中美双边贸易占比下降,而中国与东盟贸易额5年增长54%。其中,中国的最大十个贸易顺差最大经济体中,有两个是东南亚的

中国最大十个贸易顺差最大经济体中,有两个是来自东南亚的越南与泰国。这两个国家近况如何?泰国四平八稳,越南有别样的精气神。

文丨黄凡

最近,中美博弈进入“竞合相持”时期。双边的贸易关系走向“分流式重构”模式。两个大国之间科技与资源博弈持续。实际上,近几年两国贸易格局重组趋势明显:中美双边贸易占比下降,而中国与东盟贸易额5年增长54%。其中,中国的最大十个贸易顺差最大经济体中,有两个是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2024年,中国对越南顺差约4500亿人民币,而对泰国顺差约2700亿人民币(商务部的数据)。而我过去一段时间服务的、不少以外向型跨境业务为主营的国内企业家也一直尝试把生产基地转向东南亚,其中两个重要的目的地就是泰国与越南。于是,我利用到泰国参加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会议的机会,分别到这两个国家走走,看看最新营商环境,也访谈部分企业界与投资界的资深人士,探索一下不同形式的投资机会:

一、泰国的发展依然是四平八稳

关于泰国,我比较熟悉,几十年前,国内刚开放出境游时,泰国就是其中一个推荐的目的地,而我过去也去过不止一次。当时,泰国被认为是继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波、韩国)之后的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亚洲小虎之首,1980-1990年代是泰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泰国经济年均增长率维持在6%-8%的高位,是当时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主要驱动因素是:

1)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成功承接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和电子装配业。

2)得益于开放政策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

3)国内搞活让服务业繁荣,加上国民友好、好客,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国家经济支柱。

然而,之后泰国国内房地产泡沫破灭,泰铢汇率暴跌,继而触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暴露了泰国经济在金融监管、外债和资产泡沫方面的深层问题,而泰国经济在1997年和1998年严重衰退,增长势头被彻底打断。金融危机后,泰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年均增长率降至3%-4%的区间,且再未回到过危机前的高速增长。

这次看看曼谷以及周边的环境,发现与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变化不大。最大城市首都曼谷有了地铁与轻轨服务,但是覆盖范围不广,市民出行依然是靠摩托车为主,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尾气。交通拥堵成了全天候的“景色”,曼谷成了名副其实的“慢谷”。当地专业人士告诉我,政治动荡(军事政变与街头政治交替上演)导致政府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劳动力成本上升后,泰国无法在高端产业与发达国家竞争,又在中低端产业被后来者追赶,产业升级困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一直过度依赖旅游业和加工业出口,经济结构转型缓慢,容易受外部冲击(如疫情、全球衰退等)。

曼谷市中心的高楼下面就是老旧的低矮平民区

不过,当地人也告诉我,泰国也有宏大的计划,推动从“泰国制造”到“泰国智造”,从旅游业到高价值服务业。从“世界组装厂”到“世界制造基地”,并激活内需市场。拟立足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吸引中、日电动车企投资),打造更完整产业链,旨在成为东南亚的电动汽车中心。同时努力吸引高质量、技术密集型外资(如电动汽车、生物科技、数字产业),其经营模式从建厂向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升级。

根据我这数十年对泰国发展的观感,我对上述“宏大叙事”能否落地存疑。

二、越南的走访感到别样的精气神

这是我第一次走访越南这个我们的南方邻居。我对越南这个南方邻居的认知是始于《血染的风采》这首歌在神州流行的年代,当时看过《高山下的花环》、《闪电行动》等电影……印象中的越南人民彪悍好战,经济贫穷落后。后来,听说越南也推动改革开放了……

还没到越南之前,我首先通过一些公开的数据做了些功课。从数据上看,越南发展势头确实迅猛:

越南自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政策后,经济从低基数开始加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从1980年代末的约5%提升至1990年代的7%左右。本世纪以来越南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7%左右(剔除2020-2021年疫情异常值),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国内媒体报道,10月20日,越南总理范明政在新一届国会会议开幕式上表示,政府把2026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在至少10%的创纪录水平。同时,他预计今年GDP增长率为8%,并表示尽管面临外部冲击的压力,国家经济仍然展现出韧性。今年前九个月,越南GDP同比增长7.85%。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预测越南GDP将增长6.6%和6.5%。

相比起欧洲各国缓慢的经济增速,越南的增速目标可谓激进,实际上,这是为了确保其“2045年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计划能如期实现。越南设定这一目标的底气,源于该国近年来稳定的经济增长表现。

据越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越南GDP同比增长8.23%,增速高于预期且达到三年来最快水平。此外,今年前8个月,越南货物贸易顺差达2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前9个月,越南实际到位外国直接投资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8.5%,创五年来新高。

而且,通胀情况总体上控制得相对较好,远低于许多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必需品价格的管理和越南国家银行的谨慎货币政策。

越南经济的核心引擎是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和外国直接投资。过去五年的表现证明,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在巩固。

根据越南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该国在2025年人均GDP预计将突破5000美元,这标志着越南正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该国从1986年改革开放前的不足80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4700美元,展示了从低收入到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增长历程,其实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了。

关于对未来的展望,越南经济的中长期前景依然被国际主流组织广泛看好,预计2025年及以后将继续以6%-7%的速度增长。

从实际观感看,越南经济活跃度也确实很高。我乘坐飞机傍晚时分降落胡志明市,从空中可以欣赏到湄公河两岸的璀璨灯火,远看以金融塔为中心的夜景,也真有“小上海陆家嘴”的感觉。

飞机落地,感觉机场运作有序、入境流程高效快速。坐车进入胡志明市区,见到马路车水马龙,交通拥堵,再加上摩托车四处飞弛……空气中同样弥漫机动车尾气的浓烈味道,莫非,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味道?

胡志明市街头的摩托大军

第二天,我们走到了胡志明市有名的特色地标之一,韩国村。韩国村主要分布在第7郡的Phu My Hung(富美兴)新都市区以及部分延伸至第2郡。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高度自洽和繁荣的社区生态:街道上的招牌、餐厅的菜单、商店的广告,韩语与越南语并排出现,甚至常常更加醒目;从地道的烤肉店、醒酒汤餐厅,到K-Pop专辑店、韩国超市、美发沙龙,一应俱全,仿佛将首尔的一个街区搬到了胡志明市;这里还聚集了众多的韩国国际学校、针对韩籍员工的诊所和专为韩国家庭服务的房地产中介。这些设施直接服务于长期驻扎的韩国员工家庭。

韩国村的形成与发展,与韩国在越南的产业投资增长存在着清晰的因果循环关系。以三星为代表的巨头企业,将其最大的海外手机生产基地设在越南(特别是在北宁、北江省),同时也带动了大量韩国供应链企业入驻。这些企业的外派高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构成了早期韩国村的核心居民。虽然制造业多集中在越南北部,但胡志明市作为越南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吸引了许多韩国企业的区域总部、销售与营销中心、研发机构入驻。这些白领和外派人员更倾向于选择生活品质更高的第7郡等地居住。

当走在胡志明市韩国村的街头,感受到浓郁的韩式氛围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餐馆和学校,更是韩国在越南高达94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B&Company网站数据)所投射出的“生活倒影”。它证明了韩国的投资已经超越了工厂和生产线,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肌理,从“投资越南”进化到了“扎根越南”。从这种深度的社会融合中,我们不难直观地感受韩国对越南投资增长的广度与深度。

从数据上看,日本在越南的投资动向也不容忽视。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25年7月,日本在越南共有5,608个投资项目,累计注册资本达794亿美元(B&Company网站数据),是越南的第三大外国投资者和最大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来源国。日本与越南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组,旨在切实解决合作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日本通过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等机构,为越南的绿色转型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合作重点已从传统制造业转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等高附加值领域。日本承诺支持越南在半导体领域的人力资源培训与联合研究。在“亚洲零排放共同体”(AZEC)框架下,日本计划投资超过200亿美元,支持越南的15个能源转型项目。

我乘车经过胡志明市工业区,除了看到成片的新厂房外,就是各家各所恢弘的国际学校,“美国学校”、”澳洲学校“、”日本学校“、”德国学校“……应有尽有。为外籍专业人才的家属提供家乡特色的教学服务。

胡志明市的美国学校一角

在酒店入住,电视几十个频道中除了英语、法语外,还有日语、韩语等多个频道,当然也少不了我们央视的几套节目,以及中国香港的电影频道,还有Youtube等,越南语电视中播放的都是年轻人向前冲闯关比赛、超级歌手与演艺大PK、吃喝玩乐等充满活力与烟火气息的节目,这与我在2007年刚从海外回国的体验相似。

胡志明市街头,可明显辩别的老外非常多,不少已经能加入当地的摩托飞车行列,也有不少能在街市与当地人手舞足蹈地讨价还价,看来是融入了当地社会了。当然了,我认为有更大量的日韩人士以及国内同胞在当地“混迹”,只是与当地肤色、人种都接近,肉眼难以辨别出来而已。一眼望去,胡志明市目前的国际化程度真是一点都不亚于上海。

其实,越南的本土工业与产业也肉眼可见在进步,漫步街头看到轿车中比例最高的品牌,就是以大“V”为标志的越南首个本土汽车品牌——VinFast。

与当地人士交流中得知,VinFast是越南最大私营企业集团Vingroup旗下的汽车制造商,自2017年成立以来,以惊人的“越南速度”迅速崛起,不仅旨在成为越南的民族工业骄傲,更立志于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VinFast的产品线覆盖从微型车到大型SUV,甚至电动滑板车和电动巴士。其主力车型是VF 8(中型SUV),已面向北美、欧洲等国际市场交付,是其全球化的先锋,其VF 9(大型7座SUV):定位高端,面向家庭用户。公司正在实现全球化扩张,已进入东南亚多国市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并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建设其海外第一家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同时计划进入欧洲。

综上看来,越南在产业上的“引进来,走出去”做得有声有色。经济发展活力十足。

胡志明市中心商业区的高楼

展望未来,我认为越南经济发展后劲依然可以期待。据当地人介绍,为实现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越南政府正致力于推动制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关键领域的战略性突破。具体而言,一方面,越南政府大刀阔斧整合国内省市,将现有的63个省市减少一半,旨在重新分配经济资源并简化行政程序;另一方面,越南投资数百亿美元打造交通、港口、高铁等关键基础设施,以将越南打造为区域性的制造与物流中心。

在胡志明市的周边,肉眼可见高速公路网正在热火朝天兴建中。胡志明市的第一条地铁线已经在运行中。据当地人介绍,河内、胡志明市等中心城市也都即将建成第二机场。

直到21世纪初,越南的高速公路里程几乎为零。过去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越南高速公路建设明显提速。截至2023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1200公里。根据《2021-2030年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划》,越南的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至少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Voice of Vietnam网站报道)。而越南的高速铁路计划在酝酿数十年后,在越南政府高层的大力推动下,项目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南北贯通的高铁项目正处于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场地勘察和征地拆迁准备的关键阶段。据说越南政府的目标是力争在2026年左右动工,2030年左右完成首段(河内—荣市段)的建设。一旦南北高铁全面建成,从河内到胡志明市的旅行时间将从目前普通火车的30多小时缩短至约5-6小时(越南人民报网站报道)。

越南政府在着力促增长的同时,正不断大力引进外资。据《经济日报》报道,在越南近日启动的250个项目中,越南政府资助了129个项目,总投资额约为478万亿越南盾(约合180亿美元),而另外121个项目由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支持,总投资额约为305亿美元,其中私人和外国直接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据63%的比例。

尽管越南经济内部结构性矛盾也突出,包括制造业依赖进口中间品、金融风险上升、技能型人才短缺,以及能源供应问题,制约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不过,越南政府持续推进经济自由化,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也签署了大量自由贸易协定。

最近更是成功承接全球供应链转移,成为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和鞋类的重要出口国。

我认为,尽管存在种种的不足,但越南政府管理有力而目标明确,政策持续性强,社会年轻化,劳动力资源充沛,加上外部地缘政治对其有利,内部也进入了增长的快车道。整体情况与国内二十年前非常相似,正在酝酿着一轮加速发展。

来源:FT中文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