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外蒙古独立,真的是利大于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7:38 1

摘要: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14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就在全国人民张灯结彩欢庆胜利的时候,在遥远的莫斯科,外交部长王世杰代表国民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这一签可好,把156.6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给签了出去,等于在中国的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14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就在全国人民张灯结彩欢庆胜利的时候,在遥远的莫斯科,外交部长王世杰代表国民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这一签可好,把156.6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给签了出去,等于在中国的后背上给挖了一个大窟窿。

关于这段不堪回首历史,无数国人感到痛惜不已。一晃80年过去了,现在居然有很多人试图洗白,认为当年的外蒙古独立不一定就是坏事,说不定还是好事呢。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

01壹

提到外蒙古独立事件,不得不提一下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会上,美英苏三巨头背着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签订了一个臭名昭著的《雅尔塔密约》。其核心思想是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换取苏军进攻日本,以减轻美军损失,并加快日本投降。

该密约一共有三项,其中前两项涉及到中国。第一,要求保持外蒙古现状;第二,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但苏联的优先权益须予保证。

因为是密约,外界从未所知。蒋介石听到了一些风声,连忙指令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打探会议内容。当蒋介石获悉了具体内容后,火冒三丈,认为罗斯福把自己卖了。在呻吟与绝望之声停止之后,国民政府只得派出以宋子文领衔的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进行交涉。

7月2日,会谈正式开始。双方在东北三省问题上“比较满意”,但“外蒙问题则成僵局”。斯大林坚持外蒙古必须独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谈判陷于僵局。

事后,蒋经国以私人名义拜访了斯大林,想通过私人交情来打动铁血。谁知铁血不为所动,很不客气地说:

“你要知道,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并且还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

斯大林的意思很明白,外蒙古就是要当做苏联的缓冲区而存在的,他不可能让步。于是蒋经国的这次访问铩羽而归。

02贰

就是由于斯大林的不让步,以及苏军已经箭在弦上,随时可以兵发东北,再加上此时老蒋的兴趣已经转移到如何拉拢苏联对付即将到来的内战,于是国民政府被迫同意签约。

关于签约前后的痛苦挣扎,蒋介石在日记中无奈的写到:余再三考虑,俄对外蒙之要求,志在必得,决不能以任何高度自治或准其驻兵之方式所能餍其欲望。若不允其所求,则东北与新疆各种行政之完整无从交涉,共党问题更难解决;而且外蒙事实上已为俄占有,如为虚名,而受实祸,决非谋国之道,忍痛牺牲,而换得东北与新疆以及全国之统一。

1945年8月8日,百万苏军发动“八月风暴”,占领了东北全境。8月14日,两国正式签约。第二天,日本宣布投降。按照协议,外蒙古独立还剩下最后一个流程要走,那就是进行独立公投。

10月20日,公投开始了。诡异的是,在外蒙古494960名投票人中,实际投票者为487409人,即98.4%,所有487409人,以记名投票的方式,百分之一百投票拥护外蒙古独立,没有出现一张反对票。这就创造了世界公投史上的一个奇迹。

公投结束之后,外蒙古当局迫不及待地宣布,“全民投票完全证实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人民要求国家独立的愿望”。1946年1月15日,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至此,外蒙古终于从祖国冰裂而去,中华秋海棠彻底崩塌。

03叁

就这样,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四大战胜国之一,居然损失的利益比战败国还要多。相比于一战,北洋政府仅仅出了一些劳工,但捞到了大量的好处。不仅废除了对德奥两国的高达1.3亿两白银的庚款,还获得了8400万元的战争赔款,如果再加上其他收益,中国总收益达2.5亿元。除此之外,中国还有条件的收回了青岛主权。

外蒙古独立后,更让老蒋憋屈的是,苏联对他的所有承诺都落了空。正当国民政府对外界极力解释中苏条约可保中国30年和平之时,苏联第一年就给了蒋介石好看。

苏联军队在东北胡作非为,又插手新疆三区革命,国民政府看在眼里,心里像吃了蝇子一般难受。但只是为了避免纠纷,也装聋作哑不说话。1947年,中蒙之间还爆发了激烈的北塔山事件,双方大打出手。

此时,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远交近攻等等策略统统失去了作用。这些老祖宗们的看家宝,看来只能对内,一对外就不灵验了。在北方大国缓冲区狂魔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04肆

按照铁血的逻辑,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安全,就必须要割让外蒙古当缓冲区。同样的道理,为了保护圣彼得堡的安全,就必须要割占芬兰的一部分领土当缓冲区。为了保护自己西部边境的安全,就必须建立东方战线,吞并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的一部分领土。

这套缓冲区逻辑和沙皇俄国是一脉相承的。正是有了这一套逻辑,俄国才从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扩张成了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面积达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

现在有很多人为铁血洗白,认为外蒙古当缓冲区十分合理,它保证了中苏两个大国的相对安全。认为它就像一个减震器一样,可以有效的释放大国的压力,缓和紧张的气氛,平衡左右的关系。

这个逻辑有一个相当大的缺陷,就是为何非要让别的国家割让一部分领土当缓冲区?自己国土那么大,你把西伯利亚割让出去当缓冲区,效果岂不是更好吗?

由此可见,缓冲区逻辑本身就是一个强权逻辑,是大国强权的产物。现在的俄罗斯和美国在白令海峡仅仅相隔几公里,从来没有听说俄罗斯要求割占美国的领土当做缓冲区。

05结束语

外蒙古的割让让中国北方的安全形势危如累卵。从地图上就可以知道,外蒙古正好位于雄鸡的后背上,可以同时威胁到南方大国的正北、西北和东北三个方向。

从外蒙古向南,可以直接威胁京畿重地和河套地区;向东南方向直插鸡脖子位置的辽西走廊,可以切断东北与内地的联系;向西南方向,可以切断甘肃和新疆与内地的联系。外蒙古对南方大国来说,就犹如头上常悬的利剑,随时可以对南方大国进行突袭。

最为凶险的是,外蒙古边境离京师最近只有568公里,坦克集群一天就能突破到长城一线。如果换成飞机,连一个小时也用不到。不知道那些说外蒙古独立利大于弊的人,到底是站在了谁的立场上。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敬请点赞、收藏、分享和关注

来源:中土岛SxYd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