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为3453亿元,较上一年增5.7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626亿元。
从双11宠物赛道产品热销,到进博会首开“萌宠赛道”,再到北京平谷即将举办国际宠物博览会,2025年的中国宠物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为3453亿元,较上一年增5.7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626亿元。
这一曾经的小众市场正成为消费领域的新蓝海。宠物消费从“吃饱穿暖”的基础需求,升级为涵盖食品、医疗、用品、服务等多维度的千亿级赛道,折射出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消费升级的深刻变革。
线上平台成为宠物经济主阵地
当前,宠物经济持续升温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知名市场咨询机构久谦近日发布的2025“双11”大促分析报告指出,宠物经济升温,“双11”期间宠物消费热潮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渠道结构的战略优化已成为企业盈利能力跃升的核心引擎。 毕马威专项分析显示,伴随互联网社交生态与电商基础设施的成熟,80、90后主力养宠群体显著倾向线上消费。2024年宠物类目全平台线上销售额突破502.3亿元,同比增长10%,线上渠道首次超越传统渠道成为第一大销售通路。
行业分析师郝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线上渠道不仅改变了购买方式,更重构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对话机制,这种基于内容种草、社群互动、即时反馈的新消费闭环,正倒逼企业重塑产品开发逻辑与服务体系。
毕马威在进博会期间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4000亿元。从消费者端看,80后、90后等养宠人更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宠物产品,尤其是通过短视频和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并进行购买,直播电商表现尤为亮眼。他们的消费决策日益理性与精细,在关注性价比的同时,也越来越看重品牌信誉、产品的实际效果和透明度,这反映了“科学养宠”理念的普及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11月10日,天猫发布的《2025天猫双11宠物消费观察报告》清晰展现出宠物消费的升级路径——养宠人群正从“基础喂养”迈入“精致养宠”新阶段。从报告数据来看,过去三年,天猫双11宠物行业规模与宠物食品成交额持续攀升,养宠消费正从“基础喂养”迈入“精致养宠”新阶段。高价格带刚需商品的钱包份额占比提升,非刚需品类丰富度增加,共同印证了消费升级的确定性趋势。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林先平认为,我国宠物经济的持续升温,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单身群体扩大以及家庭规模小型化,宠物逐渐成为情感陪伴的重要角色,推动“宠物人性化”趋势。同时,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消费升级促使养宠需求从基础生存转向品质生活,例如健康管理、智能用品、宠物服务等细分领域快速增长。政策层面,宠物行业标准逐步完善,进博会、电商大促等平台进一步催化市场潜力,形成良性循环。
国货从“配角”到“主力军”质变
曾几何时,宠物食品货架上尽是外文标签的包装,宠物医院里推荐的也多是进口药品,宠物主人之间甚至流传着“进口即高端”的消费信条。
然而,这一景象正在悄然改变。随着宠物经济蓬勃发展,一股国产替代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在日益壮大的宠物消费市场中,国产罐头、猫条等宠物产品正逐渐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一消费观念的转变,正是国产宠物食品品质显著提升的生动写照。
从需求端观察,新一代宠物主人的消费心理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他们更为理性务实,不再盲目崇拜国外品牌,而是基于产品成分、功能设计、使用体验做出选择;他们更具文化自信,对国产品牌抱有更开放包容的态度。
随着国产品牌持续深耕研发,市场格局迎来变革。李佳琦直播间618大促数据显示,宠物消费国货已成主力军,物品类销量榜单TOP10中,国产品牌占据八席,其中猫粮、狗粮占比高达92%。
双11的购物数据也印证了该趋势。数据显示,天猫“双11”首日(10月15日)成交破千万元的宠物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比高达68%。反映出在当前宠物经济市场竞争格局中,国产品牌逐渐取代海外品牌,成为市场主流。
事实上,随着国产宠物品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资本市场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直接推动了相关板块的显著增长。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数据,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A股涉及宠物业务的上市公司达25家,其中包括5家宠物食品公司,该板块区间涨幅高达82.9%。
据媒体报道,国产宠物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供应链体系的持续完善。完善的供应链不仅保障了原材料供应和生产流程的高效运转,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而资本市场对宠物板块的看好,根本原因在于国产替代的广阔空间。东吴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中国本土宠物食品品牌研发能力、运营能力和产品力不断增强, 消费者对国产宠物食品品牌认可度不断提升。
林先平表示,中国宠物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增长潜力巨大,未来可能呈现精细化与专业化细分,需求将驱动品类创新,如老年宠物护理、情绪安抚产品、定制化膳食等。
智能重新定义“科学养宠”新标准
宠物经济作为新兴消费赛道,正从“功能性消费”向“情感性消费”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此前的进博会上,宠物展团首次在消费品5.1展区集结“出道”,汇聚16家企业、25个品牌的强大阵容,涵盖宠物食品、保健品、智能设备、服饰出行、环保猫砂、健康护理和人宠共用的前沿产品。
其中,某品牌推出的全自动宠物厕所尤为吸睛。“智能猫厕所可监测猫咪的粪便颜色和尿液pH值,在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发出提醒。”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内置麦克风和喇叭,还能远程互动,不仅可以自动打包,还能自动套袋,主人只需丢掉垃圾袋即可,除此之外,该品牌还带来了智能喂食器、感应饮水机等一系列宠物智能硬件产品。
从吃喝拉撒到居家陪伴,智能用品正全面融入养宠生活。从天猫双11成交增速来看,追踪器等智能穿戴设备同比增长1560%,智能玩具同比增长1470%,智能饮水机同比增长250%,智能碗同比增长超160%,智能储粮桶同比增长超160%。
京东数据也显示,宠物用品中的智能用品和猫砂清洁用品已成为宠物主购物清单中的优先选择。以京东近期发布的报告为例,10月9日0点至11月1日24点,该平台上宠物板块的智能用品销量前五的品牌分别为:小佩、霍曼、小米、CATLINK和空气萝。
人工智能(AI)技术正作为核心驱动力,从底层深刻重塑宠物行业的运营模式与用户体验,推动“科学养宠”理念全面落地。
林先平指出,智能穿戴设备、AI健康监测、远程诊疗等技术应用深化,提升养宠科学性与便捷性。 宠物旅游、摄影、训练等“情感消费”场景扩展,推动服务产业链完善。 低线城市养宠渗透率提升,成为新增长点。环保宠物用品、绿色食品等理念逐步普及 与国际趋势接轨。 “总体而言,中国宠物经济将从“量增”转向“质升”,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逐步缩小与发达市场的差距。”
综合自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华夏时报等
来源:财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