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的“保定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7:29 1

摘要:1917年至1921年,在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的倡导下,先后在保定市高阳县布里村,开办了四期留法勤工俭学高等预备班,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市,第二班的湖南学生最多,也叫“湖南班”。

1918年10月6日至10日,25岁的毛泽东到保定,看望即将留法勤工俭学的湖南籍学生。

1917年至1921年,在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的倡导下,先后在保定市高阳县布里村,开办了四期留法勤工俭学高等预备班,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市,第二班的湖南学生最多,也叫“湖南班”。

1918年10月6日下午,30余名湖南学生到达保定。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专程从北京赶来,迎接并安排相关事宜。学生贺果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十月六日 是日下午,长沙初级班卅余人到此,余等在此同学,多到站欢迎,搬运行李。分寓第一栈、泰安栈。陈君赞周、邹君鼎丞护送到此。肖君子升、毛君润之、蔡君和森自北京来。”

毛泽东在保定期间,住在唐家胡同18号的第一客栈。目前,这一青灰色天井式小楼修旧如旧,作为历史文物永久保护。贺果笔下的“泰安栈”,即泰安客栈,紧邻第一客栈。

10月7日,毛泽东与同学们游览了古莲池。贺果日记记载:“十月七日 下午,湖南全体学生在莲池摄影。本班与初级班及北京数人济济一时。晚与和笙君、芝圃君住第一栈,与毛、蔡诸君谈一时许,归时已十时矣。”

10月10日,蔡和森带领初级班学生,从保定南关大桥坐船到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送走他们后,毛泽东同萧子升返回北京。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载过,毛泽东这次保定之行,“绕保定古城墙走了一圈”。

1948年4月12日至5月27日,毛泽东带领党中央在阜平度过了46天。4月12日晚,毛主席住在西下关村阎家大院区公所办公室的西屋。4月13日傍晚,毛泽东一行到达城南庄,住在聂荣臻原来住的两间房子里。5月18日,毛主席转移到花山村办公和居住。9天后的5月27日,毛泽东前往西柏坡住下。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途中在曲阳、唐县、保定停留。路过曲阳时,他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北岳庙。晚上在唐县淑闾村住下。3月24日,继续北进,中午时分,在冀中区党委大院(今火车站广场以东﹑裕华路以南)午餐。饭后,听取了冀中区党委书记林铁的汇报,就下一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下午3点,车队出发,向徐水、涿县方向行进。据警卫李银桥回忆,毛泽东望着西部群山,谈起了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杨六郎镇守三关、荆轲告别燕太子丹的故事,还吟诵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经典诗句。傍晚,车队经徐水、定兴、新城来到涿县,毛主席参观了城南“三义宫”。入夜,毛主席入住第四野战军42军驻地。军管会主任兼军区司令员孙毅回忆,毛泽东在晚餐中再次提出了警示“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次日凌晨2时,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登上赴北平的专列。

1952年11月初,毛泽东返京路过定县(今定州市),到县城东北角的一座古典园林——众春园,详细查看了苏东坡在定州任知州时在中山后圃发现的雪浪石,随后登临开元寺塔。下午6时,专列抵达保定车站,毛主席在省委大院(今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刚落座,就提出去走一走,游览了古莲池。他叮嘱有关人员,一定要把这座古迹保管好,说“莲池有名,是因为莲池书院”。

1958年,正值“大跃进”时期,毛主席决定亲自到农村视察。8月4日,毛主席乘专列从北京出发,下午4时抵达徐水车站。4点半,毛主席到达南梨园乡大寺庄村,视察了农业社、粮食加工厂、农业社供销部、医院、养猪厂、缝纫厂、幼儿园、幸福园以及机械厂、肥料厂。8月5日,毛主席乘坐专列抵达安国,在田间的“瓜棚”里同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在县城内,毛主席参观了铁工厂。下午3时30分在县委机关接见了部分干部并合影留念,随后听取安国县委第一书记刘振宗的汇报。

1959年9月24日,毛主席视察河北省,到保定市看望干部群众,保定地委第一书记李悦农做了工作汇报。晚上,毛主席在河北礼堂参加晚会,观看了由保定专区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金鳞记》片段、《追鱼》,哈哈腔《王小打鸟》片段,由保定市京剧团演出的《火焰山》片段。毛泽东看完戏之后很高兴,站起来鼓掌说,“大梆子好啊”。

来源:圣骑HjFe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