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数据中心搬进自家棚屋,英夫妻取暖费暴降90%!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17:22 1

摘要:根据 BBC东部政治记者本·斯科菲尔德(Ben Schofield) 的报道,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一对夫妻特伦斯·布里奇斯(Terrence Bridges)和莱斯利·布里奇斯(Lesley Bridges),成为了全国首批试验一项创新供暖方案的家庭:他们将一座小

根据 BBC东部政治记者本·斯科菲尔德(Ben Schofield) 的报道,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一对夫妻特伦斯·布里奇斯(Terrence Bridges)和莱斯利·布里奇斯(Lesley Bridges),成为了全国首批试验一项创新供暖方案的家庭:他们将一座小型数据中心搬进了自家的花园棚屋,并用它产生的热量来温暖整个房屋!

这一惊人的举措彻底颠覆了他们的生活。自从他们用这个名为“HeatHub”的微型数据中心取代了传统的燃气锅炉后,他们的能源账单出现了戏剧性的下降——从每月375英镑狂降至最低仅40英镑! 相当于节省了近九成的费用!

500台微型电脑变身“超级暖气”

这个被称为“HeatHub”的设备,本质上是一个小型的液冷数据中心,里面装着超过500台正在处理数据的微型计算机。众所周知,数据中心就是一排排执行数字任务的计算机阵列,而当这些电脑高速处理数据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这个系统的巧妙之处在于:这些热量被油捕获,然后通过热交换器输送到布里奇斯家的热水系统中,为他们的两居室平房提供持续的暖气和热水。

76岁的特伦斯·布里奇斯曾是一名皇家空军中士,他表示,让位于布雷恩特里(Braintree)附近的家保持温暖是生活必需,因为他75岁的妻子莱斯利患有椎管狭窄症,天气一冷就会“非常疼痛”。

特伦斯兴奋地表示:“这真是太棒了!我们被选中试用这个方案,简直是喜出望外。你挑不出这个供暖系统的毛病——它比我们以前的系统好上100%。” 莱斯利更是幽默地补充道:“你来我们家之后,都不用再去桑拿房了!”

黑科技背后的绿色革命:用别人的电费取暖

这项“HeatHub”技术由Thermify公司开发,并得到了英国电网(UK Power Networks)的SHIELD项目支持。SHIELD项目旨在为低收入家庭寻找创新方案,帮助他们向“净零排放”的目标过渡。通过这个项目,布里奇斯家还安装了太阳能板和电池,进一步贡献了他们的节约额度。

特伦斯说,尽管为了让患病的妻子“保持温暖舒适,我们把暖气开得相当高”,但他们每月的账单已经降到了40英镑到60英镑之间。他强调:“我认为这太棒了,因为它生态友好。我们没有燃烧任何燃气,所以它是绿色的,对环境有益。”

Thermify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特恩(Travis Theune)透露,布里奇斯家的HeatHub最终将成为一个“远程分布式”数据中心的一部分,涉及许多单元为客户处理数据。虽然它不是为人工智能所需的大规模重度处理而设计的,但特恩表示,该系统可以运行像应用程序或分析大量数据等任务。

特恩解释说,公司希望设计一个能同时提供“清洁”和“负担得起”能源的系统,因为“找到一种能兼顾两者的方法是一个难题”。

这个项目仍处于试点阶段,但在未来,客户将付费给Thermify,以便使用这些HeatHubs处理他们的数据。特恩补充说,这个系统能够以“低廉甚至零成本提供清洁、绿色的热能”,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产生这些热量的电费是由其他人(数据处理的客户)支付的。”这简直就是用“别人的钱”来温暖自己的家,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隐秘的经济效益。

数据中心的巨大能耗与全球趋势

数据中心是现代世界的运转核心,但它们也是巨大的“电力怪兽”。据估计,数据中心消耗了英国约2.5%的电力,随着更多数据中心的建成,它们的电力需求到2030年可能会增加四倍。全球各国都面临着如何为这些永不休止的计算机降温、并处理巨额余热的挑战。

Thermify并非唯一一家试图捕获和利用数据中心余热的公司。在英国德文郡,一个游泳池正由一个洗衣机大小的“数字锅炉”加热。该方案背后的公司也参与了一个计划,打算在南剑桥郡建造一个名为“梅尔本能源超级环”(Melbourn Energy Superloop)的太阳能数据中心和区域供热网络。甚至米尔顿凯恩斯大学医院也曾希望从一个耗资9500万英镑的新数据中心共享热量的计划中受益。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数据显示,数据中心高达**30%**的电力消耗用于冷却。如何高效、环保地散热,是全球科技界必须攻克的难关。

水下与“鱼塘”散热:与自然共生的奇特实验

另一位创新者,66岁的DSM公司创始人兼所有者迈克·理查森(Mike Richardson),在他的数据中心中尽可能地融入了“大自然”的力量。这个数据中心位于彼得伯勒(Peterborough)附近一个前皇家空军基地,由一个200千瓦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供电。

更奇特的是,它通过一个500立方米的人造湖来降温。这个1.7米深的湖里充满了从旧飞机机库屋顶收集的雨水和从两个钻孔抽取的地下水。四个热交换器浸没在湖水中,而湖水里还生活着数十条锦鲤和丁鱥鱼——这些鱼类在数据中心的运行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理查森告诉BBC:“我们需要保持管道清洁,它们(鱼)会吃掉藻类。”

在这个闭环系统中,温水从数据机架被泵出,输送到湖中的热交换器,冷却后的水再被送回室内。这种方法避开了传统冷却系统常用的有毒化学制冷剂。理查森自豪地说,由于不需要压缩,这个设置的冷却用电量大大减少。

理查森承认,依靠“大自然”来运行数据中心确实带来了“挑战”,因为“大自然本质上不是稳定不变的”,但“一切都是可以管理的”。他强调:“水是最好的传热介质之一。”

不仅如此,科技巨头微软也曾进行过水下数据中心的实验。在2018年至2020年间进行的“Project Natick”项目中,超过850台服务器被沉入苏格兰奥克尼(Orkney)海岸的一个巨大金属管中。更有报道称,中国的一些公司也在计划将数据中心沉入海洋。

无论是花园棚屋里的“热力中心”,还是人工湖中的“鱼塘散热”,抑或是大洋深处的“水下机房”,都揭示了一个颠覆性的趋势:数据中心不再是能源消耗的黑洞,它们正在成为未来智能供暖的“热源”,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特实验场。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有谱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