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母亲,兄弟俩“抢”着养?|司法所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7:17 1

摘要:李老二兄弟俩的事,村干部很清楚,但他也很头疼,为了化解哥俩的矛盾,村干部已经多次上门做老三的工作,可是老三坚持认为老二没有善待母亲,始终不肯点头让其照顾。

“砰!”沾化下洼镇某村的李家门前,沉重的关门声伴随着一声怒吼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以后就算咱娘没了,也不许你上门,赶紧走!”

70岁的李老二僵在原地,看着紧闭的大门,失落又无助,这五年来,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被亲兄弟老三拒之门外。

李老二觉得冤枉,他只是想看看103岁的母亲,想和弟弟一起尽孝,这个简单的心愿,却被兄弟之间的隔阂阻挡了五年。

郁闷的李老二来到村委会,“这也是我老娘,他凭什么不让我见……”

在村委会,李老二把这些年的委屈与憋闷一股脑儿倒给村干部。

李老二兄弟俩的事,村干部很清楚,但他也很头疼,为了化解哥俩的矛盾,村干部已经多次上门做老三的工作,可是老三坚持认为老二没有善待母亲,始终不肯点头让其照顾。

“要不你去镇上司法所找调解员试试,他们处理这类矛盾纠纷很有经验。”

第二天一大早,李老二在沾化下洼司法所“枣乡情”调解室向所长田景亮倾诉了自己这五年的烦心事。

2020年,李老二与李老三因琐事爆发激烈争吵,母亲说和了几句,引得老二很不满,认为母亲偏心,便和母亲争执了几句。李老三很生气,觉得二哥对母亲不孝,昔日和睦的兄弟变成了脸红脖子粗的“冤家”。

不久后,李老三便带着老母亲搬离老宅,搬进自己家,从此对老二闭门不见,也不让他见母亲。大哥早年离世,赡养老母的重担本应由兄弟二人共同承担,可这场争吵却让这份责任变成了李老三的“独角戏”。

五年来,李老二一次次上门求和,想重拾兄弟情分,共同赡养母亲,却屡屡吃闭门羹。亲朋好友和村干部轮番劝说,却始终未能化解兄弟间的矛盾。

“田所长,我该咋办?你们一定帮我想想办法……”

听完李老二的讲述,田景亮心里明白,这场持续了五年的家庭纠纷,绝非一两次谈话就能解决。

他耐心安抚着李老二的情绪,让他先回去,表示所里会根据他的情况,制定专门的调解方案。

送走李老二,田景亮给村干部打了个电话,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邀请他和村居法律顾问一起参与此次调解。

随即,田景亮又联系了李老三,起初对方语气还算客气,可一提到赡养母亲的事,态度立刻强硬起来:“这个事,他休想。”说完便挂了电话,再打过去,已无人接听。

针对这种情况,田景亮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商议。经过数日筹备,司法所联合镇综治中心、村法律顾问石新山及村负责人,共同组成了专项调解组,并约定在村委会进行调解。

调解当天,李老二准时赶到了村委会,老三已经到了,见了他却装作没看见,李老二见状,亦默不作声。

调解过程中,俩人全程没有任何交流,气氛十分尴尬。调解组决定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让李老二在屋外等候,单独与老三进行沟通。

面对调解组的询问,老三始终沉默不语。石新山先从法律层面做工作:“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是法定义务,不能因为兄弟间有矛盾就不履行。”

见老三表情有所松动,田景亮接过话头劝道:“这五年你独自照顾百岁老母,这份孝心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可老太太都这么大年纪了,难道不希望两个儿子都在身边尽孝吗?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反目成仇?”

紧接着,村干部趁势劝道:“古话说‘养儿防老’,如今却成了‘兄弟斗气’。你母亲是咱们村的老寿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难道真愿意让全村人看你们兄弟俩的笑话吗?” 听到这,老三的的抵触情绪缓和了不少。

田景亮趁热打铁:“都在一个村,你哥抬不起头,你这当兄弟的脸上也不好看,你们都已经当爷爷姥爷了,一奶同胞不和成了笑话,也给下一辈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再说了,你不要你哥见,你觉得你老娘在你家里住的安心吗?”

这句话彻底触动了老三,他终于开口了:“只要他能好好孝顺俺娘,也能每月轮流照顾。”

听到老三松口,田景亮赶忙把老二叫了进来。他对李老二说:“这五年,老三独自把老太太照顾得很好,往后你也要像老三一样细心照顾老人。希望你们兄弟俩能冰释前嫌,这才是老人最想看到的。”

李老二激动地说:“你们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照顾老娘!太感谢你们了!”

最终,兄弟俩达成一致协议:每月轮流照顾母亲,农历初六进行轮换,照顾期间的生活费等由照顾一方负责。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按了手印。

李老二临走时紧紧握着田景亮的手:“这五年我每天都睡不好觉,总担心老娘的身体。现在好了,终于能在娘身边尽孝了,太谢谢你们了!”

一场持续五年的亲情坚冰,在调解组情理法三管齐下的耐心疏导下彻底消融。百岁老人得以在两个儿子的陪伴下安享晚年,这份来之不易的和谐,不仅温暖了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成为四邻八乡的佳话。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