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二十,全网守着一块屏幕,只为看21岁阿尔卡拉斯和23岁辛纳把四巨头时代最后一块遮羞布撕个干净。
凌晨三点二十,全网守着一块屏幕,只为看21岁阿尔卡拉斯和23岁辛纳把四巨头时代最后一块遮羞布撕个干净。
谁还惦记老天王?
今年四大满贯决赛圈被这俩包圆,年终总决赛又把他们锁死在最后一格。
费德勒、德约之后,终于有人把全满贯+年终全决赛的变态成就刷成连续剧,而且一次还来俩。
数据摆在这:辛纳室内硬地30连胜、总决赛9连胜;阿尔卡拉斯21岁就把大满贯、大师赛、奥运会、年终决赛门票集齐,史上最年轻,没有之一。
上一代熬了十年才凑齐的荣誉,他们一年就打包带走。
很多人凌晨爬起来,其实是想看天才会不会翻车。
半决赛阿利亚西姆够凶,发球时速飙到220,结果还是被阿尔卡拉斯两盘碾过去,比分6-3 6-2,现场只打了79分钟。
同一夜,辛纳更绝情,德米纳尔全程没拿到一个破发点,直落两盘,交手记录拉到13-0,血条清零。
决赛还没开打,外界已经把这场球定义成改朝换代的盖章仪式。
原因简单:巨头们今年最好的成绩只是德约一块奥运金牌,而新生代已经把年终前二锁死。
ATP官方积分榜更新后,00后第一次同时占据年终第一、第二,上一次出现23岁以下包揽前二还要追溯到2003年的罗迪克与费雷罗,那时候费德勒还没坐上王座。
更细思极恐的是,两人今年打了5次,阿尔卡拉斯赢4次,可偏偏辛纳在美网决赛抢下唯一一次,也是分量最重的一次。
这种互咬战绩让球迷心里打鼓:到底谁才是新版GOAT雏形?
有人站阿尔卡拉斯,理由是他的打法更花哨,小球、放短、反拍穿越,一套连招把对手拉成背景板;也有人押辛纳,发球抡到230公里,正手平均转速比阿尔卡拉斯高200转,稳定性肉眼可见。
技战术拆解能写一整篇,但凌晨看球的人更在乎心跳。
第三盘第六局,阿尔卡拉斯一次离谱双误直接把发球局送掉,镜头切到他蹲在地上喘,那一刻你几乎能听到他心脏砰砰跳;辛纳拿下破发点后面无表情,只是用力捏了下球拍,像把杀气压进金属里。
这种细节比任何统计都真实:年轻不代表稳,关键分照样手抖。
有人担心他们会不会昙花一现,数据却给出冰冷答案:辛纳今年对TOP10战绩15胜2负,阿尔卡拉斯14胜3负,两人合计29胜,占到巡回赛总胜场近三成。
换句话说,他们不是爆种,是把高水平发挥磨成日常。
再对比同龄巨头:2004年23岁的费德勒全年对TOP10也就12胜,2008年21岁的纳达尔15胜,数据层面新生代已经提前超车。
场外因素也在推波助澜。
明年澳网扩军到128签,前八种子全部轮空,这意味着体能储备更足,爆冷概率更小,辛纳和阿尔卡拉斯会师决赛的赔率已经低到1赔3。
巨头粉再不服气,也只能接受一个事实:签表刚出炉,博彩公司就把四巨头划出夺冠第一梯队,这是2002年以来头一回。
电视转播方干脆把决赛票价抬到历史新高,内场座位被炒到单张1.2万人民币,仍一票难求。
现场镜头扫过去,观众席里坐着穆雷、瓦林卡,还有刚退役的蒂姆。
老面孔集体出现,像来参加毕业典礼,只是今天的主角换了人。
穆雷赛后被拦住采访,他只说一句:未来十年我们得习惯给这俩小孩鼓掌。
话虽轻,分量却像终场哨。
凌晨四点五十,决赛进入抢七,辛纳7-5先下一城。
评论区瞬间刷屏:旧时代彻底落幕。
可第二盘阿尔卡拉斯立刻回破,连赢三局把大比分扳平,现场分贝飙到99,纪录台显示已超过当年费德勒对纳达尔巅峰夜。
这种拉锯让中立球迷爽翻,却让押注者心脏受不了:盘口来回跳,一分钟封盘三次,庄家直呼受不了。
最终比分定格在6-7 6-4 6-4,辛纳逆转失败,阿尔卡拉斯捧起年终首冠。
颁奖礼上,西班牙小将把奖杯举过头顶,灯光打在他汗湿的刘海上,那一刻,屏幕前的你突然明白:所谓王朝交替,不是老将退役,而是新人把冠军从旧人手里生生夺走,连招呼都不打。
比赛结束不到半小时,ATP官网更新海报,背景是阿尔卡拉斯挥拍剪影,配文只有一句:新王已立。
没有再见,没有感谢,没有留恋。
网坛这出连续剧,直接跳到下一季,连预告片都省了。
你关掉直播,窗外天已微亮,心里却翻江倒海:原来属于巨头的时代,昨晚真的翻篇了。
来源:团战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