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现在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硬币,非1角莫属。平时咱们在地上看到一枚1角,估计很多人都懒得弯腰去捡,甚至有时候超市找零钱都懒得要。可别小看这枚不起眼的小硬币,在收藏圈里,它的身价可一点也不低。尤其是其中两个年份——2000年的菊花1角和1983年的麦穗1角,已经成
要说现在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硬币,非1角莫属。平时咱们在地上看到一枚1角,估计很多人都懒得弯腰去捡,甚至有时候超市找零钱都懒得要。可别小看这枚不起眼的小硬币,在收藏圈里,它的身价可一点也不低。尤其是其中两个年份——2000年的菊花1角和1983年的麦穗1角,已经成了真正的“隐藏富贵币”。最近,这两枚硬币在拍卖会上相继拍出高价,再次让不少收藏爱好者惊掉下巴。
先来说说那枚菊花1角。熟悉钱币的朋友都知道,这套硬币从1991年开始发行,一直用了整整10年,直到2000年才正式停产。市面上流通的菊花1角大多是91年到99年的版本,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用过。但2000年的菊花1角就不一样了,它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而是被特意装进当年的《中国硬币》纪念册里,用作收藏展示。换句话说,这个年份的菊花1角从来就不是用来花的,而是纯粹作为“纪念币”存在。
也正因为数量有限,这枚2000年的菊花1角成了“菊花系列”里最特殊的一员。6月28日,在一次拍卖会上,一枚普制版的2000年菊花1角拍出了759.2元的价格。要知道,这可不是精制币,而是普通的普制版本!从1角的面值涨到七百多倍,这涨幅相当惊人。如今,这枚硬币成了不少藏家争相追捧的目标,能从纪念册中拆出一枚完好无瑕的,价值只会更高。
不过,要说到真正让收藏圈沸腾的,还得是那枚1983年的麦穗1角。它属于长城币系列,是老一代人印象最深的一种硬币。长城币从1980年开始发行,一直到1986年结束,但只有1980、1981、1983和1985四个年份是公开发行的。也就是说,83年版的麦穗1角并不是人人都能见到的“普货”。更关键的是,这个年份的发行量极低——只有53万枚!放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这简直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7月3日,在一场钱币专场拍卖会上,一枚品相极佳的1983年麦穗1角拍出了1309.36元的高价。这枚硬币来自当年的“上海绿纸卡册”,也就是说,它是专门做收藏展示用的版本,没有经过流通磨损。拍卖方给出的评级是NGC MS66分,还带有蓝标推荐,这在评级体系里已经是非常优秀的等级。要知道,评级币的分数每上升一点,价格都可能翻几倍,更别说这样一枚稀缺年份的“精品硬币”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算不是评级币,83年的麦穗1角在市场上也已经是抢手货。目前普通散币的市场价也要600元左右,而如果是保存完好的原卷、原卡套版本,那价格还要往上走。毕竟发行量只有几十万,能流传到现在、保存完好的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其他年份的麦穗1角就没这么幸运了,比如1981年或1985年,虽然也有溢价,但远没有83年版这么疯狂。
从这两枚硬币的表现也能看出一个规律——哪怕是最常见的币种,只要发行量少、年份特殊、保存完好,就有机会成为收藏界的“黑马”。菊花1角因为2000年那一年的“停刊”,成了系列收官币,自带稀缺光环;而83年的麦穗1角则因为发行量极低、流通极少,成了老一代硬币中的稀世珍品。这类硬币的价值往往不是立刻暴涨,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存世越来越少,才一点点被市场追捧起来。
很多人以为收藏得从高面值、贵金属入手,其实不然。真正懂收藏的人,往往是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价值的。像1角、2角、5角这些老硬币,只要留心观察、分清年份和细节,就有机会淘到宝。比如判断菊花1角的2000年版,要看它是否出自装帧册;而麦穗1角的83年版,观察铸造细节与表面光泽,几乎一眼就能看出与其他年份的差别。
来源:阿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