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富得流油,可民众连止痛片都买不起,这种撕裂要追溯到五十年前:油价第一次暴涨,钱像瀑布冲进国库,政府赶工修路、盖楼、把汽油当饮料卖;却没人肯花心思干点别的产业,等到八十年代行情跳水,一夜之间外债漫过膝盖,第一次骚乱就爆了。
挪威突然把和平奖塞给马查多,委内瑞拉街头瞬间炸锅。
石油富得流油,可民众连止痛片都买不起,这种撕裂要追溯到五十年前:油价第一次暴涨,钱像瀑布冲进国库,政府赶工修路、盖楼、把汽油当饮料卖;却没人肯花心思干点别的产业,等到八十年代行情跳水,一夜之间外债漫过膝盖,第一次骚乱就爆了。
查韦斯在这种烂摊子里横空出世。他拉上古巴医生、免费医疗、全民识字,贫困率直接砍半。街坊们记得,买一桶油的钱还不到矿泉水的十分之一。日子似乎又亮堂,可背后全是油美元支撑,重油升级、炼化设备统统被搁置。
查韦斯去世那年,全球油价正往下跳水,马杜罗刚接班就像接住一个漏水的桶:2014年每桶价格砸到三十美元,外汇蒸发,超市货架缺盐缺奶,政府开始印钞,通胀一年翻十倍,之后干脆用百分比都懒得算,直接按“万”计。
美国制裁随后登场。先锁住高层账户,再盯PDVSA的油船,最后连维修零件都卡。联合国报告写得直白:石油收入腰斩九成,医院手术灯坏了没人修,婴儿死亡率倒退二十年。马杜罗把锅甩给“帝国主义”,可民众更在意眼前那条买不起的胰岛素。
中产原先是福利的宠儿,如今排队两个小时只为加满一箱85号汽油,心态崩得最彻底。2017年他们举着平底锅上街,抗议口号从“要面包”进化到“要重新选举”。警棍落下,裂痕扩散。
马查多投身反对派圈子已二十年。她的主张极化:全面私有化,欢迎美资,用外援“重启”石油产业。她被禁选后,把话筒交给冈萨雷斯,自己转入地下直播。诺贝尔奖一砸过来,她在领奖台上呼吁华盛顿“考虑一切选项”,连军事介入都点了名。底层立即炸开——没人愿意让外军踏进家门,即便讨厌眼前的政府。
潘特拉民调显示,七成受访者痛恨腐败,但只有四成支持外部干涉;矛盾就在这条分界线上撕扯,街头帐篷越扎越多,却始终凑不齐一个一致的口号。
2025年,美舰开进加勒比海,理由是打击毒枭船只;同一周,委内瑞拉民兵在雨林里实弹演练。华盛顿说行动“非针对政权”,可油田周边雷达全开,没人信这是巧合。
石油出口被赶去亚洲,单价比往年低一截,船期却拖长三倍。换来的外汇只够进口三分之一的药品,超市里鸡蛋散装卖,收银员拿塑料桶当硬币箱。
腐败没有因为穷而收敛。审计署翻出PDVSA假合同,一笔就能吞掉全国两个月的基础教育预算。高管开着进口越野车,车队经过排队买面粉的人群,不远处宣传牌仍印着“社会主义大家庭”。
反对派同样不团结。冈萨雷斯流亡西班牙,主张谈判;马查多坚守“极限施压”。街头年轻人更现实:他们想要稳定货币、一份能买得起肉的新工作,其余口号都显得虚。
雨季快结束,警察水炮车依旧守在加拉加斯广场。白天抓几个人,夜里又来新的帐篷。墙角的涂鸦更新很快,昨天写着“马杜罗下台”,今天改成“不要外国兵”。
八百万委内瑞拉人已经逃到邻国,占本国人口四分之一。世界银行估算,移民潮让哥伦比亚额外负担十亿美元公共开支,而委国内剩下的劳动力出现断层,油田工人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先撤销了拜登时期有限松绑,再追加个人赏金。各类非政府基金趁机灌钱进反对派,但食品和药品豁免仍卡在国会程序里。宏大叙事里,普通人依然要在黑市换美元苟活。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委内瑞拉像一场实验:单一资源经济遇到漫长低价周期,会被制裁与内耗同时撕裂;福利在高峰期易发酵,中断时却能瞬间变成炸药。谁来执政并不改变这条结构性曲线。
教训摆在那:多元产业早建一天,危机晚来几年;制度透明多一分,腐败就少钻一个洞;外部势力插手的借口,也就更难出现。
危机仍在继续。下一个拐点,也许是油价意外反弹,也许是一次谈判成功放松制裁;更可能,两者都等不到,民众先在长队里耗尽耐心。
委内瑞拉的钥匙得自己握紧;一旦交出去,再想夺回就只剩流血这一条路。
来源:有趣的雪梨dVkW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