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连环画《清江壮歌》(中):能了解历史的红色记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16:34 1

摘要:当时清江地区(故事里的虚构区域,贴合抗战时期南方敌后斗争环境)的地下党组织,正秘密开展抗日活动,但遭到敌人破坏,还出了叛徒,导致贺国威、柳一清等核心党员被捕,关押进监狱。

一、连环画的故事背景

《清江壮歌》连环画的故事,改编自马识途的同名小说,背景设定在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清江地区(故事里的虚构区域,贴合抗战时期南方敌后斗争环境)的地下党组织,正秘密开展抗日活动,但遭到敌人破坏,还出了叛徒,导致贺国威、柳一清等核心党员被捕,关押进监狱。

那时候的地下党斗争很艰难,既要躲避敌人的搜捕,又要传递情报、组织群众抗日。

连环画里的党员们,即便在监狱里也没放弃,一方面和狱外的党组织偷偷联系,调查叛徒的具体行为,揭露敌人想瓦解革命力量的阴谋;

另一方面在狱内团结其他被捕同志,最后借着外部配合,用调虎离山的办法袭击监狱,救出了大部分被困的同志,延续了当地的抗日斗争力量。

二、连环画的相关历史

从创作出版来看,这本连环画是 1984 年 9 月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由张宇负责改编(把小说内容浓缩成适合连环画的图文形式),蔡国栋绘画,首印量就有 25.05 万册。

这个印量在当时不算小,说明出版社对它的受众需求有信心。

从时代环境看,1980 年代初期,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仍受大众欢迎,尤其是讲述革命先辈斗争经历的内容,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愿意通过连环画这种通俗的形式了解历史。

《清江壮歌》作为改编自经典革命小说的连环画,既保留了原著里地下党斗争的核心情节,又通过直观的画面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所以出版后在书店里很常见,成了当时传播革命历史故事的重要载体之一。

另外,绘画者蔡国栋的风格贴合故事调性,把地下党开会时的谨慎、和敌人对抗时的坚定等细节画得很清晰,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当时斗争的紧张和党员的勇敢,这也是这本连环画能被记住的原因之一。


























































来源:灯塔小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