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一听到“艾滋病”三个字,心里的害怕远超实际风险。有人担心寿命,也有人怕被别人知道,更有人被各种“偏方”“谣言”误导。
很多人一听到“艾滋病”三个字,心里的害怕远超实际风险。
有人担心寿命,也有人怕被别人知道,更有人被各种“偏方”“谣言”误导。
其实,感染艾滋并不代表人生就结束了,关键是要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老刘四十多岁,在外地打工多年。前阵子体检时,被通知复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他是 HIV 阳性。
那天他一个人从医院走出来,感觉天都暗了,怕死、怕家里人知道、怕失去工作,晚上整夜睡不着。
几天后,他鼓起勇气去定点医院复诊,医生跟他说:“只要按时吃药,你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老刘听完,才慢慢稳定下来。
很多人感染后都会经历这一段慌乱,而接下来该怎么走,决定了生活质量。
建档越早,控制越快,身体恢复得越稳。
很多地方都有艾滋病定点医院,去那里比自己乱问更靠谱。
现在的抗病毒药物(ART)已经非常成熟,只需规律服用,就能把体内病毒量压到很低。
只要达到了“检测不到的状态”,传染风险会明显下降,身体损害也会减少,很多人可以工作、生活、规划未来。
治疗有两个重点:
每天按时服药,不能漏不要擅自换药或停药中断用药会让病毒反弹,也容易出现耐药问题,得不偿失。
这些都不会传播 HIV。
血液接触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刀片、牙刷日常物品都要分开放,带血风险的物品用完及时处理。
生活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不需要刻意回避自己或别人。
确诊后压力很大,有人因为害怕被歧视而拒绝看医生、拒绝吃药,反而拖垮身体。
把情绪处理好,有几个办法:
找到一位可信任的人倾诉保持规律作息不要熬夜不要盲目上网看谣言定期和医生沟通身体变化如果情绪严重影响生活,也可以到医院心理门诊寻求帮助。
病不能光靠撑,心态稳住了,治疗也更顺。
合理防护不是歧视,而是责任。
网络上各种“根治药”“免疫疗法”“特效丸”很多,有的价格离谱,还有的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正规抗病毒药物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不需要自己花大钱买神药。
能不能控制得好,就看你是否按时、规律、科学地吃药。
复查能及时让医生判断药物效果,是否需要调整。
只要身体指标稳定,生活可以和普通人一样。感染艾滋病不是世界末日,只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越早接受现实、越早治疗,未来越可控。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知识要点》
[2]国家卫健委:《抗病毒治疗管理规范》
来源:彩牛科普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