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高端化遇阻,低价酒利润有限,占40%销量的渠道竟成瓶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6 16:37 1

摘要:当青岛、华润的高端啤酒在餐厅货架周转趋缓,燕京U8却能实现价格上浮;当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从3.68%回落至0.45%,部分区域酒企反而吨价显著提升——啤酒行业正在呈现一场明显的“冷热不均”。这不是消费升级的退潮,而是支撑行业40%销量的餐饮渠道,正在反向制约

当青岛、华润的高端啤酒在餐厅货架周转趋缓,燕京U8却能实现价格上浮;当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从3.68%回落至0.45%,部分区域酒企反而吨价显著提升——啤酒行业正在呈现一场明显的“冷热不均”。这不是消费升级的退潮,而是支撑行业40%销量的餐饮渠道,正在反向制约高端化进程?

2025年前三季度,啤酒板块617亿营收仅微增1.99%,归母净利润增速从两位数收窄至10.43%,龙头企业吨价连续回调,产品结构出现下沉趋势。按理说,从5元工业拉格到12元纯生的升级路径已经铺就,2012-2023年即饮渠道零售价翻倍的增长态势,为何出现停滞?更值得关注的是,同样依赖餐饮场景,为何部分区域酒企能够突破,而巨头却集体“放缓”?

答案或许隐藏在一组同步数据中:啤酒Q3业绩增速回落之际,餐饮行业景气指数9月环比下降14.5%,全聚德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同庆楼单季亏损超过4000万。需要认识到,餐饮不仅是啤酒的“销量基础”,更是“溢价支撑”——即饮渠道价格比超市高出106.7%,AB类餐饮加价率直接翻倍。但值得思考的是,餐饮市场实际上在逐步恢复,为何却对啤酒高端化形成制约?

这就需要审视行业的深层现状:2013年销量见顶后,啤酒行业早已不是“多卖一瓶赚一瓶”的逻辑,而是依靠结构升级维持增长。而餐饮场景的独特价值,是零售渠道难以替代的——它是消费者接受高价格的“场景依据”,也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展示窗口。2012到2023年,正是餐饮渠道将8-10元价格带推动成为主流。但现在,餐饮复苏力度不足使得企业失去了提价空间,高端酒销售放缓只能转向下沉,吨价自然回落。令人思考的是,中等收入人群可支配收入仍在增长,大众消费展现韧性,为何未能顺利承接高端化进程?

更复杂的因素还在显现:2025年铝价、瓦楞纸价格连续上涨,2026年包材成本压力将集中体现。如果餐饮复苏不及预期,企业既难以通过提价转移成本,又无法放弃高端化战略,在双重压力下,行业将出现“规模效应主导”还是“差异化突围”?那些逆势增长的区域酒企,依靠的是精准定位还是阶段性机遇?

我们可以回到最初的行业现象:啤酒高端化遇阻,真的是餐饮的单一原因吗?其实并非如此——餐饮只是表象,它反映的是行业对单一渠道依赖度较高的现实挑战。2026年促消费政策落地后,餐饮有望稳步恢复,但啤酒企业能否把握机遇?那些提前布局全场景、优化渠道结构的企业,是否会借助这场行业调整实现超越?

总体来看,啤酒行业的“遇阻”,是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调整。餐饮复苏将起到推动作用,但真正决定行业走向的,是企业能否减少“渠道依赖”。而我们接下来需要关注的,就是2026年餐饮复苏的进度,以及啤酒企业能否在依赖与自主之间找到平衡——毕竟,高端化的目标,从来不是单一渠道的成功,而是全场景的价值认同。

来源:江北普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