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38届金鸡奖在厦门落幕,24岁的易烊千玺凭《小小的我》成为金鸡奖最年轻影帝,宋佳靠《好东西》二度封后,《好东西》拿下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女配角,张艺谋兼任评委主任且与影帝影后合作拍片引避嫌讨论,男配奖项在开奖前一天出现热门人选除名
第38届金鸡奖在厦门落幕,24岁的易烊千玺凭《小小的我》成为金鸡奖最年轻影帝,宋佳靠《好东西》二度封后,《好东西》拿下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女配角,张艺谋兼任评委主任且与影帝影后合作拍片引避嫌讨论,男配奖项在开奖前一天出现热门人选除名
灯光落下,掌声像海潮
易烊千玺站在舞台中央,稍微吸了一口气再开口,那句“谢谢大家”的尾音压得很稳
他靠着脑瘫少年刘春这个角色拿到影帝,24岁成了金鸡史上的最年轻之一,这个节点本身就能载入一页
说白了,这个奖不是靠“少年得志”四个字就够的,背后是他从12岁出道到现在的12年积累
《小小的我》里他收敛着力气,把走路的趔趄和眼神的迟疑演得很克制,评委会普遍认可也不意外
他说:“我一直在高压高关注度下成长,很幸运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希望用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可”
最后还不忘给新片打个招呼
“希望大家去电影院观看我即将上映的作品《狂野时代》”
在台下,我看到有同行轻轻点了点头,这种自控力是年轻演员里少见的
宋佳的领奖更像一次稳稳的返场
她拿的是《好东西》里的王铁梅,戏里那种不急不慢的劲儿,到了台上也没变
她说:“我是代表全剧组领这个奖,我们永远是一台戏不是一人戏,这个奖属于我们”
这句话落地之后,台下的掌声很整齐
她还提到从2006年第一次入围到今天,时间像一条河,角色和老师一站一站托举她走过来
“在中国电影120年之际拿奖很感恩”
这份“二度封后”的稳定,某种程度也给观众吃了颗定心丸——认真走路的人,路会回馈
《好东西》是今年的高能选手之一
据中国电影报统计,《好东西》拿到七项提名,最终摘下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故事片三项大奖
这部片子为什么能赢?
换句话说,它的“好东西”不在噱头,在人物的轻重缓急——王铁梅的分寸,小叶的锋利与柔软,是那种看完还能往生活里折返的角色
最佳故事片落到它身上,行业里不少人都说“服”
最佳男配角的悬念有点波折
袁富华凭《水饺皇后》的糖水伯拿下奖项,台上他笑得挺谦逊
至此,他实现华语电影“三金大满贯”,这枚补齐的拼图意义不小
更扎心的是
多个娱乐报道显示,颁奖前一天最佳男配另一位热门人选被突然除名,原因未披露,现场不少人都感到意外
我留意到他下台那刻,几位前辈站起来拍了拍手背,像是在说“你值得”
钟楚曦拿到最佳女配角,《好东西》里的小叶,是她近年明显的转向
她在台上眼眶发红,感谢名单念得很真诚
评委会的说法是“钟楚曦的表演突破以往形象,实现对当代女性形象的多维诠释”
但网络上也没少有不同声音
有业内人士提到,相比同提名的惠英红、蒋勤勤,钟楚曦的角色戏份和情感层次有争议,获奖的合理性仍在讨论
我自己的感受是,她在某些场景里把锋利收住了,留了一点生活的糙感,只是要完全服众,还需要更稳定的作品去坐实
奖项之外的技术盘点不能漏
最佳导演由陈思诚、戴墨凭《唐探1900》拿下,最佳编剧归陈茂贤、郑纬机的《破·地狱》
这两项落点挺说明问题:一个是成熟系列在拓边界,一个是类型片在写结构,行业还是需要这两股力交替推进
我在后台听到有人小声说“1900那场火车戏真难”,这类工业化的难题解决了,观众自然愿意买票
接下来这件事,是很多人昨晚讨论得最热的
张艺谋作为本届评委主任,同时易烊千玺、宋佳正在拍他的新片《惊蛰无声》,网友因此质疑是否需要更严格的避嫌
组委会没第一时间出详细说明,但态度很明确
张艺谋在11月16日回应:“金鸡奖始终以艺术质量为唯一标准,作品未公映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评判”
说白了,规则怎么立,执行怎么做,是一体两面
历史对比也在被拿出来:第35届时朱一龙获影帝,评委与获奖者没有即时合作的关联;
而今年这层“正在拍摄”的关系成了争议点
我并不急着下结论
如果避嫌规范能更细致地公开化,争议自然会变小
看的人也变了
本届金鸡奖直播收视率是0.35%,较去年下降12%,创近十年新低;
但优酷、抖音的线上观看量较去年上涨40%,弹幕里95后、00后占比达到60%
这组对比挺直观
娱乐颁奖礼的受众迁移到线上,是个已经发生的事实
说白了,谁能把线上的互动做成“参与感”,谁就更容易把年轻观众留住
把时间再拉长一点,脉络更清楚
从6月6日发布参评通知到9月26日公布提名,再到11月11日至14日终评、15日晚揭晓,节奏都在既定框架里走,唯一的“插曲”就是男配前一天除名
这提醒我们
流程公开与变量解释都重要,尤其在行业信任度本来就需要加固的时候
今年的获奖名单,对人的走向有直接影响
易烊千玺和宋佳的“金鸡加持”,很可能为《惊蛰无声》与《狂野时代》的后续宣发增加势能
行业层面
年轻演员获大奖会给同代人以激励,而奖项争议则逼着评选机制往更透明的方向再走一步
我常把它看作一场公共课:谁在用作品说话,谁在耐心打磨,观众的眼睛其实很不偏心
接下来几天值得关注的点已经列出来了
11月17日,期待组委会就避嫌与女配争议给出更清晰的说明;
11月18日,看《狂野时代》是否借势释出新物料或定档;
11月19日,留意获奖片的票房与口碑走势
这些节点一旦推进,很多讨论自然会有结果
对观众来说,最实际的是能否在影院里遇到配得上奖的作品
我喜欢把颁奖礼看成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会”
舞台上的人把一年里最有力的一击抛出来,台下的人用掌声和质疑回敬
如果我们把“争议”当作进步的燃料,而不是消耗的噪音,金鸡的意义就不止于一夜的光
说到底
好演员要靠好角色留下来,好电影要靠好故事站起来,奖只是路上的一块刻碑
今年的刻字已经完成
真正的检验还在接下来的每一张电影票里
来源:是你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