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完韩国文化厅递上去的材料,我乐了。他们拿公元5世纪几个巴掌大的粘土小兵,想证明“我们早就有陶俑传统”。早多久?800年。800年前我奶奶的奶奶都没出生,时间差得够拍十部穿越剧。兵马俑是真人身高,拿尺子量,一米八的将军鞋印还沾着秦代泥巴,韩国那些小陶偶连鼻孔都
一觉醒来,兵马俑要被韩国抱走?我第一反应是:我小学课本里那排排站的小人儿,怎么就成了别人家的祖产?
翻完韩国文化厅递上去的材料,我乐了。他们拿公元5世纪几个巴掌大的粘土小兵,想证明“我们早就有陶俑传统”。早多久?800年。800年前我奶奶的奶奶都没出生,时间差得够拍十部穿越剧。兵马俑是真人身高,拿尺子量,一米八的将军鞋印还沾着秦代泥巴,韩国那些小陶偶连鼻孔都没戳出来,放掌心能当钥匙坠。
更离谱的是数量。8000对几十,等于我囤的泡面袋跟超市仓库比。真想申遗,先把规模凑齐,别拿幼儿园手工充国家队。
朋友圈里有人慌:“联合国会不会真信?”我甩过去一张截图:教科文组织官网清清楚楚写着“未收到韩国关于兵马俑的任何正式申遗文件”。闹半天,是韩国某地方协会自己写PPT,媒体一哄,就成了“韩国抢兵马俑”。流量这碗饭,真香。
不过我也理解韩国的小心思。自己历史短,就拼命往别人家衣柜翻旧衣服穿。05年端午祭被他们用“江陵”俩字成功打包,咱们吃了闷亏。现在他们又想复制粘贴,可惜兵马俑不是粽子,包不走。
真正该骂的,是我们自己。秦俑坑挖了50年,纪录片拍了一摞,却连一部让全球小孩追着看的动画都没有。隔壁把三国都拍成游戏卖回中国,我们还在用“世界第八大奇迹”自我陶醉。文化像菜,不趁热吃,就等着别人端走。
我刷到一条短视频,陕西导游小哥直播带看俑坑,弹幕飞“原来秦代就有双眼皮”。评论区瞬间破防——原来大家不是不爱,是没机会爱。那一刻我明白:防贼不如锁门,锁门不如把家布置得舒服,让客人坐下来听咱自己讲故事。
所以,别急着骂韩国,先把自己院子扫干净。把考古报告翻译成漫画,把兵马俑做成积木,把“秦始皇”拍成让全球熬夜追的爽剧。等自家孩子回家能买秦俑盲盒,谁还稀罕别人那几粒小土人?
文物不会说话,但会跟谁姓,就看谁嗓门大。今天我们可以骂,明天最好让他们跟着我们的直播转。
来源:诗意星辰ybcNyx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