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启示:美国经验2018年卵巢癌统计数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22:01 1

摘要:2018年,美国预计将新增约22,240例卵巢癌病例,并有14,070例卵巢癌死亡病例。本文中,美国癌症协会基于全国人口癌症登记处的发病率数据和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死亡率数据,概述了卵巢癌的发生情况,并回顾了早期检测策略的现状。在美国,卵巢癌的总体发病率从198

2018年卵巢癌统计数据

摘要:

2018年,美国预计将新增约22,240例卵巢癌病例,并有14,070例卵巢癌死亡病例。本文中,美国癌症协会基于全国人口癌症登记处的发病率数据和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死亡率数据,概述了卵巢癌的发生情况,并回顾了早期检测策略的现状。在美国,卵巢癌的总体发病率从1985年的每10万人16.6例下降到2014年的每10万人11.8例,降幅达29%;死亡率从1976年的每10万人10.0例下降到2015年的每10万人6.7例,降幅达33%。卵巢癌是一组异质性恶性肿瘤,其病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许多其他特征各不相同。卵巢癌中90%为上皮性癌,其中最常见的是浆液性癌。浆液性癌在非西班牙裔白人(NHW)中的发病率最高(每10万人5.2例),在非西班牙裔黑人(NHB)和亚裔/太平洋岛民(API)中的发病率最低(每10万人3.4例)。值得注意的是,API人群中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的发病率最高,这两种癌症的发病年龄较轻,这有助于解释55岁以下API人群和非西班牙裔白人上皮性癌发病率相近的原因。大多数浆液性癌在确诊时已处于III期(51%)或IV期(29%),2007年至2013年间确诊的患者的5年病因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42%和26%。就所有上皮癌分期而言,亚裔美国人(API)的5年生存率最高(57%),非西班牙裔黑人(NHB)的5年生存率最低(35%),几乎所有癌症亚型各分期的NHB生存率均最低。此外,尽管非西班牙裔白人(NHW)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从1992年至1994年确诊病例的40%提高到2007年至2013年确诊病例的47%),但NHB的生存率已停滞数十年。减少种族差异,加深对病因和肿瘤发生机制的了解,有助于制定预防和早期检测策略,从而加快降低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进程。

介绍

2018年,美国约有22,240例卵巢癌新发病例和14,070例卵巢癌死亡病例。卵巢癌占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2.5%,但由于其相对较高的死亡率(五分之四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卵巢癌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5%。由于局部期卵巢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高达93%,因此提高早期检测和预防能力是研究的重点。 尽管此前由于卵巢癌的异质性以及肿瘤组织起源的不确定性,人们对卵巢癌的认识进展缓慢,但近年来,尤其是在最常见的上皮性肿瘤方面,认识已迅速发展。本文概述了美国卵巢癌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及其趋势(尽可能按亚型分类),并总结了近期关于早期检测策略的研究。

部分研究结果

卵巢癌总体发生率

本节介绍卵巢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数据。虽然按组织学亚型分别提供信息通常更为合适,但合并发病率数据便于与其他主要癌症部位以及卵巢癌死亡率进行比较(后者无法按亚型划分),并且能够确保历史统计数据和趋势的一致性,以应对肿瘤分类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特定癌症亚型的信息将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当代发病率和死亡率

女性一生中罹患卵巢癌的平均风险为1.3%,相当于每78名女性中就有1人患病。2010年至2014年间,美国卵巢癌的总体发病率为每10万名女性11.5例。发病率最高的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每10万名女性12.0例)比发病率最低的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每10万名女性9.4例)和亚裔美国人/太平洋岛民女性(每10万名女性9.2例)高出30%。人群层面的卵巢癌风险存在种族/民族差异,部分原因在于风险因素的流行程度不同。例如,生育次数较多、服用口服避孕药、输卵管结扎和卵巢切除术会降低风险,而使用更年期激素则会增加风险。然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大部分原因仍然未知。与发病率类似,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的死亡率最高(每10万名女性中有7.9人死亡),亚裔美国人女性的死亡率最低(4.4人死亡)。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的死亡率位居第二(每10万名女性中有6.6人死亡),尽管她们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这可能部分归因于与其他女性相比,她们接受最佳治疗的可能性较低,且合并症较多。

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卵巢癌的发病率一直在下降,这主要归因于白人发病率的下降,尤其是在过去十年中下降速度加快。总体而言,发病率下降了29%,从1985年的每10万人16.6例降至2014年的11.8例。 然而,不同年龄段的趋势有所不同。在65岁及以上的白人和黑人中,发病率从1975年到1990年左右呈上升趋势,之后开始下降。这种上升可能与20世纪早期至中期出生率的下降有关;第一次生育可使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的风险降低约20%,之后每生育一次,风险降低约10%。近年来白人女性发病率下降速度更快,部分原因可能是2002年一项里程碑式报告发表后,更年期激素的使用量有所减少,该报告指出更年期激素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曾使用过更年期激素(单独使用雌激素或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比从未使用过的女性高出20%,近期使用者的风险更高;目前正在使用以及停药5年以内的女性的风险则高出约40%。即使短期使用更年期激素也会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并且停药后至少10年内风险仍会持续升高。

相比之下,65岁以下女性的发病率自1975年以来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很可能是由于口服避孕药的普及,口服避孕药可显著降低风险,也可能是近年来老年女性发病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服用口服避孕药5至9年的女性,风险可降低约35%,且这种保护作用在停药后至少30年内仍会持续存在,只是强度会逐渐减弱。

由于发病率下降和治疗方法改进,卵巢癌死亡率从1976年的10.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6.7/10万,降幅达33%。由于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普遍较低,各年龄段的死亡率趋势与发病率趋势密切相关。在最近10年的数据(2006年至2015年)中,除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外,所有种族/族裔群体的死亡率均有所下降,而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的死亡率则保持稳定(表2)。西班牙裔和非西班牙裔白人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每年下降约2%,而非西班牙裔黑人和亚裔美国人的死亡率每年下降约1%

卵巢癌亚型

概述

卵巢癌是一组异质性恶性肿瘤,其区别在于细胞/起源部位、病理分级、危险因素、预后和治疗方法。上皮性卵巢癌在所有种族/族裔的女性中最常见,占所有病例的90%。根据肿瘤细胞组织学,上皮性卵巢癌可分为浆液性(52%)、子宫内膜样(10%)、黏液性(6%)或透明细胞癌(6%),另有四分之一为罕见亚型或未明确分类。根据临床病理因素,上皮性恶性肿瘤进一步分为I型和II型,其主要分子鉴别特征是II型与I型相比具有显著的遗传不稳定性。 I型卵巢癌通常在诊断时表现为较大的单侧囊性肿瘤,且生长缓慢。人们认为,卵巢癌通常由卵巢外良性病变发展而来,这些病变侵入卵巢后,经历一系列突变最终导致恶性转化。例如,低级别浆液性癌被认为起源于卵巢内的输卵管上皮良性沉积(输卵管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起源于卵巢内的子宫内膜组织良性病灶(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大多数低级别黏液性癌则起源于输卵管腹膜交界处的移行上皮良性病灶。除透明细胞癌外,I型卵巢癌均被认为是低级别癌,仅占卵巢癌死亡病例的一小部分。

II型上皮癌属于高级别肿瘤,其特征是双侧卵巢受累、侵袭性强、诊断时已处于晚期且生存率低。 它们被认为起源于输卵管伞部癌,并扩散至卵巢和/或腹膜。患有此类癌症的女性通常表现为广泛的卵巢外转移和腹水。II型癌症主要为高级别浆液性癌,这是最常见的上皮癌亚型,但也包括癌肉瘤和未分化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肿瘤分级在临床实践中很重要,但它并非一个可靠的独立预后指标。此外,由于癌症登记数据中存在大量记录不准确和分级未知的病例,包括高达三分之一的上皮癌(见补充图1), 分级并非基于人群的癌症流行病学研究的可靠指标。

非上皮性癌症通常不如上皮性恶性肿瘤侵袭性强。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占非上皮性癌症的大多数,但分别仅占所有卵巢癌的3%和2%。性索间质肿瘤起源于多种结缔组织细胞,包括颗粒细胞、支持细胞和/或间质细胞。其他非上皮性卵巢癌包括小细胞癌(高钙血症型和非高钙血症型)和卵巢肉瘤。

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

发病率

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率因年龄和种族/族裔而异。浆液性癌的发病年龄分布比其他上皮性亚型更老,高峰年龄在70岁左右,而其他亚型则在50岁左右。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的浆液性癌(5.2/100,000)和黏液性癌(0.7/100,000;表3)发病率最高。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的子宫内膜样癌发病率也最高(与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并列;1.1/100,000)。透明细胞癌的发病率在亚裔美国人中最高(1.0/100,000),约为其他种族/族裔女性的两倍。相反,亚裔美国人的浆液性癌发病率最低(与非西班牙裔黑人并列;3.4/100,000),而浆液性癌是最常见的亚型。亚裔美国人女性的透明细胞癌发病高峰年龄较轻。美国和东亚地区已记录到亚洲女性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病率较高,但其原因尚不清楚。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这些亚型关联最为密切;然而,这种关联是因果关系还是共同风险因素的结果尚不明确,也不清楚亚洲女性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率是否更高。其他遗传和生殖/激素因素也可能有所影响。非西班牙裔黑人(NHB)所有上皮癌亚型的发病率最低。即使考虑到NHB人群中已知的卵巢癌保护因素(例如输卵管结扎)的患病率较高,输卵管结扎可使卵巢癌风险降低约30%。

自2000年以来,子宫内膜样癌和浆液性癌的发病率分别以每年3.7%和1.0%的速度下降,这可能与更年期激素治疗的使用减少有关,而更年期激素治疗与这些亚型密切相关。1995年至2009年间,黏液性癌的发病率每年下降超过5%,这可能是由于实验室方法的改进,能够更好地识别卵巢转移瘤(卵巢转移瘤的临床表现可能与原发性黏液性癌相似),也可能是由于吸烟率的下降(吸烟只会增加该亚型的风险)。然而,自2009年以来,黏液性癌的发病率一直保持稳定,透明细胞癌的发病率至少自1995年以来也一直保持稳定。近年来,由于不断改进分类的努力,其他上皮癌的总体发病率迅速下降,这可能减缓了某些亚型发病率的下降趋势。未来趋势也将受到卵巢癌生物学认识进展的类似影响。例如,由于现在已知许多上皮癌起源于输卵管,因此高级别浆液性癌越来越多地被归类为输卵管癌而非卵巢癌,尽管这种分类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诊断时的分期和生存期

诊断时的分期因上皮亚型而异。大多数浆液性癌在 III 期(51%)或 IV 期(29%)确诊,这反映了以高级别浆液性癌为主的侵袭性特征。相比之下,大多数(58%−64%)子宫内膜样癌、黏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在 I 期确诊,与非上皮性肿瘤相似。因此,浆液性癌的 5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 43%,而子宫内膜样癌、黏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的 5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 82%、71% 和 66%

生存率也因种族/族裔而异(表5)。例如,非西班牙裔白人(NHW)、亚裔美国人/太平洋岛民(API)和西班牙裔女性的5年浆液性癌病因特异性生存率为47%−48%,而非西班牙裔黑人(NHB)女性的5年病因特异性生存率为36%。事实上,在所有诊断阶段,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的浆液性癌生存率均最低,这可能部分归因于她们接受指南推荐治疗的比例较低。此外,非西班牙裔黑人在所有上皮癌亚型中的分期特异性生存率也处于最低水平。亚裔美国人/太平洋岛民上皮癌总体生存率相对较高,这反映了他们浆液性癌的发病率较低,以及各亚型生存率较高。这种生存优势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包括对治疗的更好反应。总体而言,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五年特定病因上皮癌生存率从1992-1994年确诊病例的40%提高到2007-2013年确诊病例的47%。相比之下,同期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的五年生存率仍维持在35%左右。治疗进展推广缓慢,包括获得最佳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内化疗的机会较少,这可能是导致生存率停滞不前的原因。

非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

与上皮癌相比,非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分布更年轻,尤其是生殖细胞肿瘤。在所有诊断年龄段,非西班牙裔黑人(NHB)的性索间质肿瘤发病率最高,其总体发病率(0.5/100,000)是亚裔美国人(API)的五倍(0.1/100,000),后者发病率最低。相比之下,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在西班牙裔中最高(0.5/100,000),在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中最低(0.2/100,000)。虽然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自至少 1995 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但性索间质肿瘤的发病率在 2004 年至 2014 年间每年增长 2.3%。由于对这些癌症的风险因素了解甚少,因此导致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尚不清楚。大多数性索间质肿瘤(64%)和生殖细胞肿瘤(57%)在I期确诊,其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8%和99%。即使发展到IV期,这些肿瘤的生存率仍然相对较高,分别为41%和69%。

家族风险与风险降低

卵巢癌最强的危险因素是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有卵巢癌病史的女性罹患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的风险增加约50%,一级亲属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罹患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的风险增加约10%。据估计,约18%的上皮性卵巢癌病例,特别是高级别浆液性癌,是由遗传性突变引起的,这些突变会增加患病风险,其中大部分位于BRCA1和BRCA2基因。 在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中,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约占卵巢癌病例的40%。罕见的、中等外显率的上皮性卵巢癌基因突变包括BRIP1、RAD51C和RAD51D基因突变。此外,还有一些更常见的低外显率基因变异,由于其普遍存在,可能导致相当数量的癌症病例。与风险增加相关的其他基因的鉴定及其在临床风险预测中的潜在应用仍在不断发展。非上皮性癌症通常与非BRCA1/2基因突变相关,例如成人型颗粒细胞瘤的FOXL2突变和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的DICER1突变。由于已鉴定基因突变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所有确诊卵巢癌的女性进行基因检测,以便为她们及其亲属的医疗和生育决策提供依据。

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到 80 岁时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分别为 44% 和 17%。虽然这些突变在普通人群中较为罕见(不足 1%),但在某些种族或地理隔离群体中更为常见,例如德系(东欧)犹太人(约占 2%)。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 (USPSTF) 建议,初级保健医生应使用多种筛查工具(例如 BRCA PRO 或 BOADICEA)评估有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癌家族史的女性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潜在风险。筛查结果呈阳性的女性应接受遗传咨询,并在必要时进行BRCA1/2基因检测。

对于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风险降低型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可将卵巢癌风险降低约 80%,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 和妇科肿瘤学会 (SGO) 建议在完成生育后进行此项手术。目前不建议对绝经前高危女性单独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但相关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也建议对 45-50 岁携带BRIP1、RAD51C和RAD51D基因突变的女性考虑进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 和妇产科医师学会 (SGO) 建议,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应考虑服用口服避孕药,因为对于曾经服用过口服避孕药的高危女性,口服避孕药可降低约 50% 的卵巢癌风险。虽然有人担心这会进一步增加乳腺癌风险,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服用现代口服避孕药会显著增加这些女性的乳腺癌风险。

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风险增加相关。林奇综合征家族的主要特征是DNA错配修复基因(例如MLH1、MSH2、MSH6或PMS2)的种系突变。林奇综合征女性在70岁时患卵巢癌(通常为非浆液性上皮肿瘤)的风险约为8%,而普通人群的这一风险为0.7%。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对于已完成生育的林奇综合征女性,应考虑行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早期检测和筛查

上皮性卵巢癌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因为该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而且迄今为止,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尚未证实筛查的有效性。晚期最常见的体征是腹水引起的腹部肿胀。 然而,研究表明,一些女性在确诊前数月会出现持续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背痛、腹胀、盆腔或腹部疼痛、进食困难或易饱、呕吐、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或尿频或尿急。如果女性每天出现此类症状超过数周,应及时就医。非上皮性肿瘤患者通常会出现更特异的早期体征,包括阴道不规则出血。性索间质肿瘤通常会产生性激素,这可能影响月经和/或导致男性化体征,例如声音低沉或体毛增多。

目前尚无推荐的卵巢癌筛查方法,但正在进行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以确定有效的筛查方式。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筛查试验(PLOCTS)评估了经阴道超声(TVU)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固定临界值(≥35 U/mL)用于早期检测的效果,结果显示,在长达19年的随访后,并未观察到卵巢癌死亡率的降低。另一项在英国开展的大型随机试验——英国卵巢癌筛查协作试验(UK COSC)评估了TVU联合包含CA125水平变化风险算法的效果,结果发现,在平均风险女性中,15年后死亡率有所降低。然而,这些结果是基于二次分析得出的,其合理性一直存在争议,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才能明确该筛查方法的潜在益处。基于这些研究,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 USPSTF)继续建议不要对普通人群进行卵巢癌筛查,并得出结论:有充分证据表明,年度筛查并不能降低卵巢癌死亡率,反而可能导致严重的危害,主要是对未患卵巢癌的女性进行手术干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卵巢癌,特别是侵袭性高级别浆液性癌,最初是输卵管内微小的病变,而目前的筛查策略无法检测到这些病变,这使得确定有效的筛查方法变得复杂。对于高危女性,可以考虑进行全面的盆腔检查,并结合经阴道超声( TVU)和肿瘤标志物CA125水平变化的血液检测,尽管这种策略尚未被证实能有效降低卵巢癌死亡率。

结论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发病率下降和近几十年来治疗方法的改进,卵巢癌死亡率已下降超过30%。然而,由于侵袭性高级别浆液性癌的普遍存在,以及缺乏特异性早期症状和有效的早期检测策略,确诊后五年生存率仍然不足一半。值得注意的是,高级别浆液性癌的风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不为人知,这阻碍了预防工作。过去三十年中,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的生存率仅略有提高,而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的生存率则停滞不前,这可能是由于她们获得高质量治疗的机会存在差异。此外,在几乎所有癌症亚型中,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的生存率都最低。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具体地确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从而识别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开发有效的早期检测方法,并改进治疗。

Ovarian cancer statistics, 2018 - PubMedTwitterFacebookLinkedInGitHubTwitterSM-FacebookSM-Youtube

来源:可靠儒雅小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