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四川舰今早出海,4 万吨巨舰带电磁弹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19:33 1

摘要:“鸣笛启航了!中国两栖战力要变天”,11 月 14 日上午 9 时,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的汽笛声刚落,# 四川舰首次海试 #就冲上热搜榜首,无数网友紧盯直播画面,见证这艘 4 万吨巨舰的 “首秀时刻”。

“鸣笛启航了!中国两栖战力要变天”,11 月 14 日上午 9 时,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的汽笛声刚落,# 四川舰首次海试 #就冲上热搜榜首,无数网友紧盯直播画面,见证这艘 4 万吨巨舰的 “首秀时刻”。

镜头中,舷号 51 的四川舰在五艘拖船牵引下缓缓驶离码头,全纵通飞行甲板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双舰岛设计格外醒目。作为我国 076 两栖攻击舰首舰,它从 2024 年 12 月下水到开展海试仅用 11 个月,比同型装备建造周期缩短近三成,再次刷新 “中国造船速度”。

这场海试藏着太多 “全球第一”。最让人震撼的是舰上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 ——85 米长的弹射轨道静静蛰伏,这是全球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两栖攻击舰。专家解读:“有了电磁弹射,固定翼无人机能满载起飞,作战半径直接翻倍,直升机起降效率也提升 40%”,舰上预留的 35 个机位,可实现战机与两栖装备的混合编组。

动力系统的突破更显硬核。四川舰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4 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总功率达 120 兆瓦,相当于 2000 辆家用轿车的动力总和。此次海试重点验证动力稳定性,为后续舰载设备联调铺路。建造团队透露,为控制精度,他们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建造全过程,关键节点误差不超过 3‰。

甲板上的细节藏着实战智慧:257 米长的飞行甲板设置 9 个起降点,双舰岛分别负责航行指挥和航空管制,避免传统单舰岛的功能干扰。舰体内部的坞舱可搭载两栖装甲车和登陆艇,实现 “空中突击 + 海面登陆” 的立体作战模式,比传统两栖舰的任务覆盖面扩大一倍以上。

“这不是普通的军舰,是移动的海空基地!” 评论区里,网友的热议刷屏。有人对比数据:“4 万吨排水量堪比轻型航母,还带电磁弹射,全球独一份”;军迷更兴奋解读:“以后岛礁防卫、远洋投送都有了王牌”。还有人翻出建造历程:“从模块吊装到设备调试,每个节点都公开透明,这才是自信”。

海试现场的工程师团队藏着更多故事。为解决电磁弹射与电力系统的兼容问题,他们在实验室进行了 2000 余次模拟试验;系泊试验阶段,技术人员连续 72 小时值守,确保 1200 余个监测点数据正常。正如项目总师所说:“每颗螺丝钉都要经得住海浪考验”。

此次海试虽以动力、电力系统检测为主,但已让外界看到中国两栖作战装备的代际突破。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从传统登陆舰到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中国海军用十年走完了别人几十年的路。当四川舰的舰影消失在海平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艘巨舰的启航,更是一个国家海防实力的跃升。

热搜还在发酵,网友已开始期待:“下次该看电磁弹射无人机起飞了”“坐等四川舰正式列装”。这艘带着诸多首创技术的巨舰,正用第一次出海的浪花告诉世界:中国的海洋装备发展,从来都是 “说到做到”。

来源:微蓝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