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营利政策论坛》(Nonprofit Policy Forum, NPF)作为一份国际性期刊,发表关于公共政策问题和对非营利组织工作至关重要的公共政策过程的原创研究。NPF为全世界的学者、领导人和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可获取的信息来源,其主要目标是为非营利
-期刊简介-
《非营利政策论坛》(Nonprofit Policy Forum, NPF)作为一份国际性期刊,发表关于公共政策问题和对非营利组织工作至关重要的公共政策过程的原创研究。NPF为全世界的学者、领导人和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可获取的信息来源,其主要目标是为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和决策者提供易于获取和相关的学术研究。除了作为一个可获取的信息来源,NPF还为不断扩大的非营利性公共政策学者创造了一个出版场所。由于非营利研究领域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其作者和读者的学科领域覆盖广泛。
1. 坚毅本色:经济衰退后非营利部门的韧性研究
Chen Xintong(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圣何塞州立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Kuenzi Kerry(美国格林贝市威斯康星大学格林湾分校公共与环境事务专业)
Evans Lindsey(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弗吉尼亚联邦大学道格拉斯·怀尔德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Stewart Amanda(美国罗利市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
摘要:非营利部门常被描述为具有韧性,即一个能够在面临挑战时依然持续运作的部门。本文通过考察组织特征、战略以及社区因素如何帮助非营利组织在经济衰退后实现恢复,来探讨非营利部门的韧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覆盖1989年至2018年长达29年的时间段,囊括了美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危机。研究的焦点在于分析非营利部门的财务健康状况及其内部组织的恢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非营利部门的韧性主要得益于规模较大、历史较久的组织,以及来自经营性收入与捐赠收入的支撑,同时社区因素在影响部门韧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以往关于非营利组织韧性的研究相比,本研究考察了更长的时间跨度,并采用了更广泛的样本范围,从而为理解非营利部门的韧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的韧性;韧性部门;非营利组织财务健康状况;收入来源;经济衰退
原文:Chen Xintong & Kuenzi Kerry & Evans Lindsey & Stewart Amanda. True Grit: Exploring Nonprofit Sector Resilience Following Economic Recessions[J]. Nonprofit Policy Forum, 2025, 16(4): 573-601.
2. 环保非政府组织包容性研究:基于两个澳大利亚气候行动组织的比较分析
Chang Patrick(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格里菲斯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对包括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内的不同政治组织而言,协调多元化社会政治群体的利益、观点与经验始终是一项长期挑战。若缺乏足够的包容性,环境非政府组织推动社会政治变革的进程就会受阻,澳大利亚的气候行动就是一个重要的例证。本文认为,包容性必须涵盖多元化、公平性与程序正义三个维度,这三重维度对化解组织内部紧张、分歧与冲突至关重要。通过对澳大利亚保护基金会(ACF)和“反抗灭绝”澳大利亚分部(XR Aus)的案例进行比较,发现尽管两个组织在架构与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在试图建立和维持更高包容度时都各自面临着挑战与机遇。虽然多元化对这两个群体来说仍然具有挑战性,但“反抗灭绝”澳大利亚分部(XR Aus)通过自组织与去中心化,使其比澳大利亚保护基金会(ACF)更易实现参与决策和自主行动。然而,该组织能否有效利用其组织特性来建立并维持更高程度的程序正义仍有待观察。这些发现不仅与气候行动议题相关,还与其他集体行动议题相关,如种族平等、家庭暴力、收入差距和枪支管控。
关键词:多元化;公平性;程序正义;包容性
原文:Chang Patrick.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NGOs’ Inclusivenes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Australian Climate Action Groups[J]. Nonprofit Policy Forum, 2025, 16(4): 603-625.
3. 探寻系统性影响:合作援助基金与项目相关投资
Weber Peter(美国阿拉巴马州奥本市奥本大学消费者与设计科学系)
摘要:学者们常关注慈善推动社会变革的能力,却鲜有探讨改变慈善部门内部实践的策略。合作援助基金(CAF)开创的项目相关投资(PRIs)作为一种创新慈善策略,融合了商业与慈善的双重逻辑,从而超越了传统赠款模式的局限。本研究采用制度建构的理论视角,系统阐释了推动新型慈善模式所需的制度建构类型。历史证据表明,合作援助基金(CAF)领导者通过重构慈善范式(框架建构)、制定影响政策的策略(政治建构)、推广项目相关投资(文化建构)以及为意向基金会提供支持(技术建构),却未能围绕这些策略建立清晰的组织认同(内部实践建构)。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方法,深入梳理了各类制度建构实践的历史脉络,揭示这些实践往往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该研究通过将项目相关投资(PRIs)的有限应用困境归因于不同制度逻辑间的张力,深化了对这一工具的理解;但矛盾的是,它同时推动了市场化慈善模式的建立。
关键词:合作援助基金;项目相关投资;历史研究方法;制度逻辑;制度建构
原文:Weber Peter. In Search of Systemic Impact: The Cooperative Assistance Fund and Program-Related Investments[J]. Nonprofit Policy Forum, 2025, 16(4): 627-657.
4. 由内而外的社会资本:公共组织中组织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Hashavia-Tzuri Sefit(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科学学院公共行政与政策中心)
Vigoda-Gadot Eran
Hefetz Amir(以色列霍隆数据图研究与统计咨询)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非营利组织中的组织社会资本(OSC)对其运营所在社区的社区社会资本(CSC)的影响。研究包含两个目标:其一,从理论层面厘清内部组织社会资本(IOSC)与外部组织社会资本(EOSC)的内在关联,特别是与自由民主国家的公共行政机构的关系,在这些国家,社会资本在公共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二,实证分析外部组织社会资本(EOSC)、社区社会资本(CSC)与内部组织社会资本(IOSC)三者间的互惠关系,这是现代国家最优公共行政模式的重要产物。研究构建了理论模型以阐释这些关系,并提出若干假设。实地调研覆盖以色列社区中心协会运营的72个社区中心,共纳入1015名员工(包括72名总负责人、501名中层管理者及442名一线员工)与1816名社区居民。研究发现:内部组织社会资本(IOSC)与外部组织社会资本(EOSC)之间的关系获得部分支持,内部组织社会资本(IOSC)在外部组织社会资本(EOSC)与社区社会资本(CSC)的关系中确实发挥着调节作用。本研究还强调了公共组织及其社会管理与行政实践领域的影响和建议。
关键词:社区;非营利组织;公共组织;社会资本
原文:Hashavia-Tzuri Sefit & Vigoda-Gadot Eran & Hefetz Amir. Social Capital Inside Out: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al Social Capital in Public Organizations[J]. Nonprofit Policy Forum, 2025, 16(4): 659-683.
5.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严格监管能否提升其产出?来自中国的证据
Lyu Cuili(中国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Xie Shun(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Li Ying(中国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摘要:本研究主要以中国为例,探讨威权国家背景下政府监管与非营利组织产出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嵌入性和组织合法性理论,利用2010年至2019年中国大陆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政府监管对非营利组织的产出具有积极影响。然而,研究还发现存在一个单一阈值效应,即只有政府监管强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产生这种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监管通过鼓励社会捐赠对非营利产出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填补了探索政府监管与非营利组织产出之间逻辑关系的空白,为类似制度国家的监管者提供了一些启示。研究基于合法性与嵌入性理论对现有政府监管理论进行了丰富和改进,同时扩展并丰富了嵌入性理论。
关键词:政府监管;非营利组织产出;社会捐赠;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
原文:Lyu Cuili & Xie Shun & Li Ying. Does Rigorous Government Regulation on Nonprofits Improve Their Outputs? Evidence from China[J]. Nonprofit Policy Forum,2025, 16(4): 685-708.
来源:公益慈善学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