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发表错误涉台言论后,高市早苗坚称其表述遵循日本政府的一贯见解,无意撤回,高市内阁“二把手”、官房长官木原稔则至少两次表示“对台立场不变”;尽管如此,该言论事件仍持续发酵。
在发表错误涉台言论后,高市早苗坚称其表述遵循日本政府的一贯见解,无意撤回,高市内阁“二把手”、官房长官木原稔则至少两次表示“对台立场不变”;尽管如此,该言论事件仍持续发酵。
中方认为,高市涉台言论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用心极其险恶、性质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
从国际法角度讲,台湾是中国一部分,高市早苗所谓“台湾有事是日本危急存亡状态、可考虑动用自卫队”的说法,已涉及对华军事侵略威胁。
一位曾在日本防卫省任职、熟悉高市早苗的学者称:“先前几位首相都谨慎回答涉及台湾的问题,高市是个勤勉、学习力强的聪明政治人物,经此风波应该已学到有关日本安全问题的基本框架,尤其是针对台湾、朝鲜等敏感问题。高市这次说得太快、说得太多了。”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方面在“反思”时都集中在高市早苗“说多了”这一维度,而不是纠结于“干涉台海”事件本身。
该学者解释,这是因为历届日本政府涉台问题大多是“做了但不公开说”,但高市经验不足,可能比较倾向“做了就公开说”。
就日本国内舆论看,由于高市早苗继承了来自安倍的三成右翼铁粉,再加上刚刚上任的聚集效应,其民调高达七成左右,这也给了她四处碰瓷的底气。
与之相较,以“孤臣”自居的石破茂言行就更谨慎一些。
2015年的石破茂、安倍和高市早苗。
政治人物的言行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表象,从根本上讲,日本对于西太平洋地区始终有种耿耿于怀的感觉。
二战之前,日本的势力范围涵盖整个远东。
战败之后,日本本土由美国占领;冲绳由美国托管;台湾与南沙群岛由中国接管;桦太厅(即南库页岛)与千岛群岛由苏联接管;朝鲜半岛南部由美军政厅接管、1948年独立为韩国;朝鲜半岛北部由苏联民政厅接管、1948年独立为朝鲜;伪满洲国由苏联军事占领,苏联撤军后又由国共分别占领;南洋厅(西太平洋上的群岛)由美国占领……
在日本民族主义者的记忆里,这些都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
一战期间,日本不仅一口气吞掉了德国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所有地盘,战后还趁俄国内战大举入侵西伯利亚,野心暴露无遗。
放眼整个太平洋地区,俄国爆发内战,中国积贫积弱,英法鞭长莫及,只有美国能对日本形成一点制约。
作为老练的地缘政治玩家,当时的美国暂时隐忍不发,通过协商裁军、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海军优势等方式予以安抚。
与此同时,美国战略界有关对日封锁禁运、伺机押注中国、全力扩张太平洋舰队等准备工作,也在台面下一一展开。
对日本来说,一战的收获可谓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尤其是拿下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让日美围绕太平洋的博弈彻底公开化。
尽管美国对日本高度警惕,但主要注意力被欧洲大陆局势牵扯,不愿意两线作战,太平洋方向只是继续构筑“阿拉斯加-夏威夷-巴拿马防线”。
1937年罗斯福连任总统,内部开始对日整军备战,但明面上仍维持正常贸易往来。
1937至1940年间,美国向日本出口了大量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事实上是其对华战争的“帮凶”。
1940年9月,德、日和意三国在柏林签署同盟条约,正式成立轴心国集团,计划由德国攻占乌拉尔山以西的苏联,日本攻占蒙古、西伯利亚和英属印度,意大利跨越苏伊士运河占领中东,三国军队会师于伊朗。
这是一种亚欧大陆边缘地带强国向心脏地带发起进攻的模式,主要缺陷在于差一个“南边缘地带强国”联手——大致在今天伊朗和印度的位置。
随着轴心国集团成立,特别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欧洲方向压力骤减的英美开始对日本实施严厉封锁禁运,一改往日消极姿态。
因自身储油量捉襟见肘,日本决定孤注一掷,同时对英美开战,寄希望在迅速击败美太平洋舰队后抢夺印尼的油田和东南亚的各类丰富资源,以“大东亚综合体”的形式与美国达成力量均势。
日军前往珍珠港及返程路线。
三度拜相的近卫文麿亲王曾希望跟罗斯福总统在夏威夷举行高峰会,他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
“与美总统直接会见,如果实在得不到相互谅解,对于国民来说,促使他们理解日美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对于世界,也多少缓和所谓侵略的指责,我们为了维护太平洋的和平如此披肝沥胆表露诚意……”。
近卫文麿在巴黎生活过六年,与贝当元帅和法国总理克里蒙梭交好,据其回忆,贝当和克里蒙梭曾明确告诉他,“德国是美国在欧洲的眼中钉,一战中被干掉,日本是美国在东方的眼中钉,下一场世界大战中一定会被做掉。”
殷鉴不远,所以近卫文麿对开战一事非常谨慎。
1941年10月18日,因迟迟得不到美方积极回应,主张与美国和谈的近卫文麿被迫辞去总理大臣,由主张开战的东条英机接任。
实际上,正如贝当和克里蒙梭的判断,罗斯福总统早就下定了对日开战的决心,国务卿赫尔跟日本人虚与委蛇的外交谈判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
早在1941年8月,罗斯福在纽芬兰会晤期间就曾对丘吉尔说:“我可以把他们(指日本)当作婴儿看待,再等三个月(就对日开战)。”
日本应该庆幸当今国际形势不比八十年前,否则东条英机的剧本,有可能在高市早苗身上重演。
来源:江宁知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