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怒了!3名印度游客竟把庐山瀑布当恒河澡堂,景区致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5 16:58 1

摘要:当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名印度人把“爱池”水潭当成了恒河分河,当众脱光衣服洗澡、搓洗身体,甚至挪用救生圈当玩具,现场遗留的香皂盒与肥皂泡,与岸边醒目的“禁止下水”警示牌形成刺眼对比。这场闹剧被游客拍摄上传后,迅速点燃舆论怒火。

庐山瀑布的水是李白喝过的,还是苏轼赞过的“庐山秀峰”,更是徐霞客笔下的“喷雪奔雷”,如今被却被三个印度人弄成了洗澡堂。

庐山景区道歉:三印度人违规泡澡搓背,管理疏漏全网愤慨?

当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名印度人把“爱池”水潭当成了恒河分河,当众脱光衣服洗澡、搓洗身体,甚至挪用救生圈当玩具,现场遗留的香皂盒与肥皂泡,与岸边醒目的“禁止下水”警示牌形成刺眼对比。这场闹剧被游客拍摄上传后,迅速点燃舆论怒火。

事件回放:当“禁止下水”变成空气,救生圈成了玩具

2025年4月的庐山春色正浓,石门涧景区的“爱池”水潭本该是游客打卡拍照的清幽之地,却因三位印度游客的“神操作”火出了圈。视频里,三位男子赤膊上阵,直接在水潭里搓澡、泼水、嬉笑,动作之娴熟,好像在恒河边生活了三十年。岸边明晃晃的“禁止下水”警示牌被他们当成了装饰品,救生圈被拽来当浮力玩具,甚至有人现场拆开香皂盒开始搓泥——这哪是旅游?分明是来进货洗浴用品的!

更令人愤慨的是,面对游客的劝阻与警示牌的明文规定,他们选择充耳不闻、嬉皮笑脸,甚至赖着不走。这种“我行我素”的傲慢,不仅是对规则的挑衅,更是对文明底线的突破。

直到景区工作人员赶来,他们才被迫收场,但池子里漂浮的肥皂泡和岸边的香皂盒,已经成了网友们疯狂吐槽的“罪证”。

网友评论

事件曝光后,迅速引发了热议。

有网友表示:这三个印度人,活脱脱把千年诗仙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改写成了“印度老哥搓澡三千下”。

还有人灵魂发问:“如果是中国人在里面泡澡怎么办?”立刻有人接梗:“那估计得被骂到祖坟冒烟,还得写八百字检讨贴在景区门口!”

更狠的是医学梗:“这池子现在的大肠杆菌含量,怕是要比印度恒河还高,建议景区改行卖益生菌饮料!”还有人直接@庐山景区:“管理疏漏不是借口,赶紧把‘禁止下水’的牌子换成中英日韩印五国语言,最好再配个扩音器循环播放:‘此处不是恒河,泡澡罚款五千!’”

景区回应:我们道歉

面对舆论风暴,庐山石门涧景区在11月14日紧急发布通报,承认存在“管理疏漏”,并表示将加强巡查、完善劝阻机制。但这份“标准公关模板”显然没能让网友买账:“4月发生的事现在才通报?这反应速度比蜗牛爬还慢!”

小编看法

事实上,这并非首次有外籍游客在中国景区“放飞自我”。从长城刻字到西湖泡脚,从故宫吸烟到黄山攀爬,总有人把“入乡随俗”抛在脑后,把“自由”等同于“无规矩”。但规则面前,从来不该有“国籍豁免权”——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文明游览都是最基本的底线。

有人可能会说:“印度人习惯在河里洗澡,这是文化差异,应该理解。”但文化差异从不是突破规则的挡箭牌。就像中国人去国外旅游,不会因为“习惯蹲坑”就随地大小便,也不会因为“喜欢热闹”就在博物馆里大声喧哗——尊重当地规则,是游客最基本的素养。

而景区的责任,也不止于“道歉”。从增设多语言警示牌到加强巡逻劝阻,从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到完善游客行为规范,只有把管理漏洞补上,才能避免下一次“恒河澡堂”的闹剧。毕竟,庐山瀑布的美,不该被肥皂泡和香皂盒玷污,中国景区的尊严,也不该被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拖下水。

最后,小编想对那三位印度游客说:如果你们真的想体验“恒河式泡澡”,建议去印度本土,如果你们想感受庐山的美,请穿上衣服,带上敬畏,好好欣赏。毕竟,李白写“日照香炉生紫烟”时,可没想过千年后会有人在这里搓香皂啊!

那么,如果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是选择默默拍照吐槽,还是勇敢上前劝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文明游览宣言”——毕竟,守护美景,人人有责!

来源:种花家的小姐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