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视频火爆海外!网友用AI让东北雨姐复活,全网开始质疑人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5 17:00 1

摘要:近期,从抖音到B站、从国内到海外,一批AI生成的爆款内容刷屏网络,既展现了技术突破带来的无限可能,也让普通人的创意得以低成本落地。

近期,从抖音到B站、从国内到海外,一批AI生成的爆款内容刷屏网络,既展现了技术突破带来的无限可能,也让普通人的创意得以低成本落地。

这些现象级案例的背后,是AI模型能力的全面升级,更是内容生产逻辑的深刻变革。

顶流网红“东北雨姐”虽已被官方封禁,但AI让她以全新姿态回归大众视野。

网友用AI技术打造出“Die π(亡圆)乐队”,谐音东北话“带派”,让雨姐化身乐队主唱“Northeast Yujie”,构建出覆盖东欧后朋克、死亡金属、数学摇滚等多元风格的“东北雨宙”。

其中AI编曲的《大东北我的家乡》爵士版凭借洋气的旋律走红,博主“Simon门门”的翻唱在抖音斩获258万点赞,被网友盛赞“可作东北文旅宣传BGM”。

更有趣的是,AI搜索已收录“东北雨姐是Die π乐队主唱”的词条,形成AI创作与AI搜索的闭环。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Suno V5等AI音乐模型的技术突破。

其在中文人声唱词上的精准度显著提升,不仅情感表达细腻,还能精准适配不同音乐流派,让AI音乐从“听个新鲜”变成“值得循环”。

除了雨姐,AI还赋能《西游记》等经典IP二创歌曲,老歌新编、冷门题材翻红成为AI音乐的热门玩法,让传统文化在科技加持下触达年轻受众。

如果说AI音乐是听觉盛宴,那么AI视频则让荒诞脑洞照进“现实”。

B站UP主“咪克菌”发布的“用异形做四道菜”视频,以383万播放量成为现象级作品。

视频中,农村妇女淡定处理异形食材,红烧异形、异形刺身、抱脸虫烤串等菜品制作过程写实逼真,搭配网友“用陶瓷刀放血才不会腐蚀工具”的玩梗评论,让真假边界愈发模糊。 这类创意落地的关键,在于AI模型解决了“写实感”难题。

UP主通过Stable Diffusion、Flux等开源模型,结合大量乡村照片训练的专属模型,让科幻IP与农村场景的碰撞产生强烈荒诞感。

平台上的“AI啤酒服”图片获得754万浏览,透明羽绒服里的啤酒泡沫、材质反光与街景光影浑然一体,网友纷纷求购链接,而这不过是AI几分钟生成的创意作品。

对于创作者而言,AI将创意变现的成本降低70%以上。过去需要高昂道具、场地、演员成本的创意,如今通过文本提示词即可生成。

Sora 2的推出更让视频创作门槛进一步降低,其支持10秒中文语音口型精准匹配,15秒片段人物面部不崩坏,让B站UP主“谷谷永不咕咕”得以用AI“出演”弱智吧地狱段子,伯邑考自称“汉堡王”、路易十六与周瑜组CP的片段,收获290万播放量的同时,也让文字脑洞变成可视化笑点。

AI带来的不仅是个体创意的爆发,更是内容产业的工业化升级。

在短剧赛道,AI真人短剧已进入爆发前夜,《奶团太后》《九尾狐男妖爱上我》等作品累计播放量均突破2亿,付费短剧《兴安岭诡事》仅抖音平台收入就超30万。

这些作品的制作方采用“一人成片”模式,放弃传统分镜,通过“母鸡图”预设角色站位与场景布局,解决了AI生成内容的连贯性问题。

这种生产模式的革新,让内容创作从“分工协作”转向“高效闭环”。巨日禄AI等垂直服务商的出现,更是为行业提供了工业化解决方案,其支持的《狱界锁妖局》等作品播放量破亿,证明AI内容已具备规模化变现能力。

而Sora App上线五天下载量破百万、登顶美国App Store榜首的成绩,更说明全球用户对AI创作工具的旺盛需求,“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AI创作的爆发式增长,也伴随着新的挑战。高度逼真的AI内容让信息甄别难度加大,加州大学专家Hany Farid坦言,如今已很难通过技术瑕疵分辨AI生成内容与真实内容。

从“AI啤酒服”被误认为实物商品,到AI短剧引发的版权争议,都凸显了内容监管与伦理规范的重要性。 对于创作者而言,AI是工具而非替代品。

雪宝工作室的“母鸡图”创作法、“咪克菌”的专属模型训练,都说明AI需要人类的创意引导与质量把控。

未来,兼具创意策划与AI工具使用能力的创作者,将在内容市场中占据优势。

而对于行业来说,建立AI生成内容标识制度、完善版权保护规则,才能让AI创作在健康轨道上持续发展。

来源:聆听史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