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囤了半个月的会员,结果打开首页全是旧剧”——别骂平台懒,爱奇艺把压箱底的好货全留给了11月,六部生猛新剧像下饺子一样往锅里倒,平均三天一部,追得慢点都怕掉队。
“囤了半个月的会员,结果打开首页全是旧剧”——别骂平台懒,爱奇艺把压箱底的好货全留给了11月,六部生猛新剧像下饺子一样往锅里倒,平均三天一部,追得慢点都怕掉队。
先说已经上桌的《隐锋》。央视八套次黄档首播就飙到1.5%,这成绩放在谍战寒冬里算奇迹。杜淳演的地下党员李亨,白天是军统红人,夜里给延安发报,双面身份把观众胃口吊得死死的。更刺激的是,这片子2018年就拍完了,因题材敏感被雪藏五年,如今一刀未剪登陆黄金档,老剧迷直接泪目:原来不是编剧不行,是审片门槛太高。
同天悄悄上线的还有《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第一季靠“中式克苏鲁”出圈,第二季热度直接冲8000,豆瓣8.2分稳住。还是熟悉的杨旭文+杨志刚组合,案子更怪:会自己走路的铜俑、能换脸的乐师、一夜长满长安的曼陀罗。预算肉眼可见地燃烧,连配角头上的铜簪都刻着《酉阳杂俎》原文,细节控狂喜。
还没开播的四部里,最烧钱的是《南部档案》。南派三叔亲自坐镇,张新成+丁禹兮双男主,单集成本1500万,直接把民国南洋拍出了盗墓味。预告里有一幕海底沉船剖开全是青铜铃铛,弹幕齐刷“张起灵老家”。平台内部试映后,员工朋友圈统一文案“比《重启》更疯”,看样子三叔这次把压箱底的设定全掏出来了。
想换换口味,可以等11月25日的《大生意人》。陈晓剪掉古装头套,穿起晚清马褂,演被抄家的秀才逆袭成盐商大佬。预告片里他一句“我要让全徽州的银子姓古”把商战味拉满,老戏骨黄志忠给他配戏,两人隔着一张算盘互飙眼神,杀气不比刀枪弱。央视提前两周预热,预告播放量500万,阿姨们已经准备好小本本学陈晓怎么“空手套白狼”。
喜欢短平快爽感的,盯紧《消逝的凶手》。12集,每集35分钟,宣璐演的记者白天写稿,夜里套着黑雨衣复仇,专挑逃脱法网的凶手下手。剧名“消逝”有双关:凶手在卷宗里“消失”,也在人间被“物理消失”。因题材踩线,剧本改了三版才过审,现在留下的全是刀口舔血的场面,适合一口气刷完然后默默把防盗门反锁。
最接地气的是《暗影侦探》。王星越、吴佳怡两个新生代,演民国小警察和报社女实习生,靠“读取死者最后记忆”破案。设定听起来玄幻,落地却很市井:偷包子的混混、被家暴的裁缝妻、想靠彩票翻身的拉车夫……每个案子看完都想叹口气——原来近百年前打工人也在为房租发愁。轻喜剧节奏,下饭不费力,预计15日上线直接放4集,周末躺平必备。
六部剧排期密集到像春运车票:8号《唐诡》先开席,10号《隐锋》上桌,15号《暗影》补位,20号《凶手》杀到,25号《大生意人》收官,中间随时插队《南部档案》。平台算盘打得精,题材错峰,观众全年龄段通吃:爸妈要看谍战,年轻人要猎奇,阿姨要商战,社畜要短剧,一碗水端平。
有人担心“扎堆会不会撞车”?其实恰恰相反。谍战、商战、奇幻、刑侦、古装探案,每条赛道只放一部,内部抢热度等于零。再说得直白点:爱奇艺把“会员续费”三个字写在了排播表上——看完《唐诡》刚好接上《南部档案》,盐商古平原还没算账,《暗影侦探》又递上新案子,无缝衔接,根本不给注销会员的空档。
对观众来说,最实在的痛点是“时间”。六部加起来近百集,就算倍速也要40小时。建议别贪心,按口味认领:想爽就追《南部档案》,想燃就等《大生意人》,想解压留30分钟给《暗影侦探》。至于已经开播的《隐锋》和《唐诡》,豆瓣和央视都帮你把过关,闭眼入不亏。
11月还没过半,爱奇艺已经提前锁定“年度最卷平台”。别的站还在炒冷饭,它直接甩出六张王牌,一副“你们随便打,我出完牌了”的架势。会员续不续,就看今晚先点哪一部——反正第一批观众已经把《唐诡》弹幕刷到飞起,再晚一步,连“前方高能”的梗都被剧透完了。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