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季、冬季是甲流(甲型 H1N1 流感)高发期,其传染性强、症状比普通感冒更剧烈,常让人误以为 “重感冒” 而延误处理。其实甲流有明确的识别信号,只要找对方法,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避免传染家人。以下是全家适用的甲流防控实操指南。
春季、冬季是甲流(甲型 H1N1 流感)高发期,其传染性强、症状比普通感冒更剧烈,常让人误以为 “重感冒” 而延误处理。其实甲流有明确的识别信号,只要找对方法,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避免传染家人。以下是全家适用的甲流防控实操指南。
关键提醒:若出现 “快速高热 + 肌肉酸痛 + 乏力” 三联征,大概率是甲流,需及时干预。
甲流治疗的关键是 “早干预”,发病 48 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
抗病毒药:3 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口服)或扎那米韦(吸入式),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婴幼儿需严格按体重算剂量,不可自行增减。对症缓解:发热 38.5℃以下用温毛巾擦浴大血管处(颈部、腋窝、腹股沟),多喝温盐水补充电解质;咽痛用淡盐水漱口,鼻塞用生理盐水洗鼻,避免用刺激性强的滴鼻剂。此时症状最明显,重点是缓解不适、预防肺炎等并发症:
退热:体温超 38.5℃,成人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儿童选儿童专用剂型,两种药交替使用需间隔 4 小时以上,避免肝损伤;别捂汗,穿宽松衣物让热量自然散发。止咳化痰:干咳用川贝炖梨(梨 + 3 克川贝粉蒸 20 分钟),有痰喝陈皮百合水(陈皮 5 克 + 百合 10 克煮 15 分钟),帮助痰液排出;避免用力咳嗽,防止损伤气道。休息与隔离:单独住一间房,戴口罩、分餐制,用过的餐具、毛巾煮沸消毒;保证每天 9 小时睡眠,避免劳累导致病情加重。体温下降、症状减轻后,仍需做好护理:
饮食:吃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鸡蛋羹、豆腐、瘦肉粥),补充维生素(橙子、猕猴桃、西兰花),帮助修复身体;别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刺激肠胃。防护:恢复期仍有传染性,外出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处;室内每天通风 2 次,每次 15 分钟,保持空气流通。运动:别急于做高强度运动,可散步、做轻柔拉伸,过度运动可能引发心肌炎,尤其年轻人要注意。甲流病毒毒性强,硬扛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或有基础病的人,需及时用药,别等症状加重再就医。
误区二:一发烧就吃抗生素甲流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反而会破坏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只有出现 “黄脓痰、咽喉化脓、持续高热超 3 天” 等细菌感染迹象,才需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生素。
误区三:过量服用退烧药或抗病毒药奥司他韦需按疗程服用(通常 5 天),不可擅自停药;退烧药过量可能损伤肝肾,严格按剂量使用,若用药后体温仍不降,及时就医。
若甲流症状持续超 7 天没好转,或出现 “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持续高热不退” 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排除严重并发症。甲流虽来势汹汹,但只要早识别、科学应对,就能快速康复,不必过度恐慌。
来源:宝儿辣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