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睡眠舱到高压氧,从私人厨师到全职按摩师,普通人连听都没听过。
5天后,詹姆斯只要踏上球场,NBA就再也找不到比他更老的人。
23个赛季,别人连想都不敢想。
他真做到了,还把复出时间卡在湖人最顺的时候。
8胜4负,西部第五,没他也赢球,球迷反而更慌。
怕他一回来,节奏被打乱,连胜被终结,季后赛门票飞走。
这种焦虑,比输球更难受。
韦德先开口。
他在节目里直接说,这支湖人比前几年更合理。
东契奇拿球,里夫斯敢打,八村垒敢投,连替补都能抢分。
言外之意:老头别逞强,安心当辅助,冠军还有戏。
一句话把詹姆斯推到十字路口。
是继续当皇帝,还是低头做配角,全看他怎么选。
詹姆斯自己也在算。
脚伤歇了一个月,他在发展联盟球馆练到汗流成河。
队医跟在旁边,随时看心率。
数据单写着:无肿胀,无疼痛,冲刺速度恢复九成。
他知道自己还剩多少油,更清楚全世界都在等看他笑话。
只要一场打不好,质疑会像潮水一样涌进来。
23季传奇,瞬间变成老不退休的槽点。
湖人内部开了三次会。
哈姆把战术板推到中间,先画东契奇,再画詹姆斯。
第一选项:东契奇主控,詹姆斯打无球,节省体力,关键时再接管。
第二选项:詹姆斯首发控场,东契奇变终结点,保住常规赛排名。
教练组投票,4比2,选第一选项。
詹姆斯点头,只提一个要求:最后5分钟,球必须过他手。
这是底线,也是尊严。
角色球员心里也有小九九。
里夫斯私下说,老头不回来,我场均18分,回来可能少4次出手。
八村垒更直接:我状态正好,不想回替补。
赢球掩盖不了暗流。
谁牺牲,谁上位,决定湖人能走多远。
詹姆斯看得明白,第一天训练就拉队友吃饭。
饭桌上只有一句话:我回来是帮大家赚钱,不是抢饭碗。
一句话,把火药味压下去。
对手也在变招。
爵士已经放话,复出战全程包夹詹姆斯,逼他传球,考验湖人外线。
其他队更狠,直接让大中锋蹲坑,放他投三分,不给他冲篮下。
身体老了,爆发力掉了,防守策略越来越羞辱。
詹姆斯想破解,只能把三分命中率拉回35%以上。
训练师给他加练100个底角三分,投完还要全速折返跑。
老头喘成狗,也不让镜头拍到。
他知道,一旦露疲态,对手就更嚣张。
纪录方面,已经板上钉钉。
卡特22季保持到39岁,詹姆斯直接拉到41岁。
这多出来的一季,背后是每年150万美元的身体保养账单。
从睡眠舱到高压氧,从私人厨师到全职按摩师,普通人连听都没听过。
联盟办公室更紧张。
23季招牌,等于23座金矿,门票、转播、周边全指着他。
裁判报告里,詹姆斯的球队连续15场罚球领先,数字不会说谎。
联盟需要神话,球迷需要偶像,湖人需要冠军,多方利益绑在一起。
詹姆斯想退,也退不下来。
更大的危机在更衣室。
东契奇25岁,正值巅峰,要的是立刻夺冠。
詹姆斯41岁,要的是完美落幕。
时间线不同,目标却一样,矛盾迟早爆发。
韦德早看透,才提醒老头:别抢戏,抢不好就翻车。
詹姆斯回他一句:最后5分钟,球在我手里,这就是答案。
一句话,既是承诺,也是警告。
年轻人想上位,先等我写完结局。
球迷情绪更分裂。
一边刷屏致敬,一边喊该让位。
评论区吵成两派,点赞高的全是退休派。
现实残酷,没人愿意看英雄迟暮。
詹姆斯也刷手机,看到骂声,默默划走。
第二天训练,他提前一小时到场,加练20分钟低位背打。
身体老了,技术还在,他要用脚步告诉年轻人:姜还是老的辣。
湖人管理层留后手。
詹姆斯复出后前10场,只要胜率掉出50%,就立刻启动交易。
目标已经谈好:打包选秀权换全明星内线,给东契奇配双核。
詹姆斯就算不服,也得接受降权。
商业联盟,情义永远排在战绩后面。
老头知道,这才最考验情商。
他放出风声:愿意打替补,只要球队能夺冠。
一句话,把压力甩给教练,也给自己留退路。
倒计时只剩5天。
詹姆斯每天称体重,精确到0.1公斤,不敢多涨一点。
训练结束,他冰敷膝盖,眼睛盯着天花板。
23个赛季,像23本书,一本比一本厚。
最后一章怎么写,全看接下来这几十场。
他不怕输,怕的是输得难看。
只要还能跑,他就不会把主角位置交出去。
这是他的戏,也是他的命。
想看他笑话的人,排队排到球馆外。
想看他封神的人,也把球馆围得水泄不通。
5天后,哨声一响,所有的猜测都会落地。
詹姆斯只要站在场上,就已经赢了时间。
冠军不冠军,反倒成了配角。
真正的戏码是:一个人怎么把23年活成一部史诗。
故事写到这儿,结尾只剩一句话。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把球放进篮筐。
来源:九日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