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个周末,李阳在一次线下活动中公开批评董宇辉的英语问题,指出他说话时有很多语法错误,发音也不太对,他还提到俞敏洪的发音更差,李阳表示自己这么做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段录音传到网上后,立刻引发了大量讨论。
上个周末,李阳在一次线下活动中公开批评董宇辉的英语问题,指出他说话时有很多语法错误,发音也不太对,他还提到俞敏洪的发音更差,李阳表示自己这么做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段录音传到网上后,立刻引发了大量讨论。
董宇辉没急着回嘴,他在自己直播间评论区留了句话,说英语太久没用,讲的时候脑子跟不上,确实有错,欢迎大家指出来,这话不辩解也不生气,就承认问题,很多人看了反而觉得董宇辉挺实在。
李阳是过去英语教育的一个代表,他当年靠大声喊出英语的方式红遍全国,注重发音标准和反复练习,他的权威建立在要求别人听从他的方法上,董宇辉走的是另一条路,他以前在新东方当老师,后来转做直播,通过分享书籍和文化内容吸引年轻人,董宇辉的英语发音不算最标准,但他讲的内容让人愿意听下去,也能让人听得进去。
这场争论表面上是关于发音的对错,实际上反映了两种语言观念的冲突,李阳主张语言必须规范,错误就是错误,董宇辉则更注重表达是否清晰和富有感染力,观众并不在意他每个词是否读得准确,只要内容有意思,他们就会愿意看。
现在技术发展起来,AI可以自动找出说话时的发音问题,大家对自己犯的错误更加在意,但平台的算法总是偏向那些情绪饱满的内容,像董宇辉这样说话虽然有点停顿但态度真诚的表达方式,反而更容易被推上热门,年轻人也不再认同“老师一定要完美”这种想法,他们更愿意接近真实的人。
李阳想通过骂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结果年轻人并不接受他的做法,反而觉得他总喜欢贬低别人,董宇辉没有多说什么话,舆论却逐渐转向支持他,这其实不是谁胜谁负的问题,而是时代已经改变了,过去人们相信那些标准的答案,现在大家更在意事情有没有实际用处,说话是不是让人听得舒服。
李阳到现在也没有拿出具体例子,光说有错误,没说错在哪里,董宇辉认了错,但也没说要去改,也没解释粉丝为什么还跟着他,两个人都没碰那个核心问题,语言到底是为了表演完美,还是为了让人听懂、产生共鸣,这个问题现在没人敢正面回答。
来源:体育迷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