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最近的福利数据真是刷新认知,不用找工作就能领的全民信贷,申领人数一下子冲破了400万大关。
英国最近的福利数据真是刷新认知,不用找工作就能领的全民信贷,申领人数一下子冲破了400万大关。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去年这会儿,这个数字还远没到这么夸张的程度。
全民信贷的总申领人数也从720万涨到了830万,一年就多了110万,这可是2021年4月以来涨得最快的一次。
这么大的增幅,任谁看了都得捏把汗。
更让人揪心的是,英国的失业率也跟着往上走,已经到了新冠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
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发布首份预算后的一年里,就有18万名受薪工人丢了工作。
一边是越来越多人领福利不用工作,一边是在岗工人失业增加,这两头夹击的情况,换谁当政都得头疼。
这些不用找工作的申领者里,主要是三类人:全日制学生、家里有一岁以下婴儿的家长,还有因为重病没法工作的人。
其中,长期患病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了主要推手。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因为长期患病不能工作的人有280万,比去年多了10万。
本来想觉得这只是暂时现象,但看这个上升趋势,显然不是短期能缓解的。
约翰・刘易斯前总裁查理・梅菲尔德爵士说得挺实在,英国这是在经历一场“本可避免的健康危机”。
他做的独立审查里提到,每个因为长期疾病退出职场的年轻人,一辈子会给国家造成100万英镑的损失。
如此看来,健康问题不只是个人的事,已经成了拖累英国经济增长的大麻烦,16-24岁的年轻群体也没能逃过这个困境。
在所有全民信贷申领者里,这个年龄段的人占了9.4%,其中58.2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这些年轻人正是该闯该拼的年纪,却被困在失业的漩涡里,长期下去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很显然,劳动力市场的萎缩已经从年长群体蔓延到了青年群体,这对英国的未来发展可不是好事。
面对这样的局面,工作和养老金大臣帕特・麦克法登直言,福利改革“势在必行”。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比登天难。
今年以来,政府本来想通过改革福利体系每年节省50亿英镑,结果遭到了党内的强烈反对,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搞不清的是,既然知道福利支出在膨胀,却没人敢轻易动刀子,这背后还是利益牵扯太复杂。
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到2030年,英国健康与残疾福利的年度支出会接近1000亿英镑。
而现在,英国还有300亿英镑的财政缺口等着填补。
无奈之下,财政大臣里夫斯没打算在本月的预算里削减福利,反而计划通过增税来筹钱。
并非明智之举,但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削减福利的阻力实在太大。
政府解释说,全民信贷申领人数增加,是因为旧福利体系在逐步取消,每月都有数万人被转移过来。
麦克法登也提到,大选以来,四分之三领取旧有丧失工作能力福利的人,都已经转入了全民信贷体系。
毫无疑问,制度转移确实是一部分原因,但长期以来,太多人被认定为“无法工作”,困在福利里失去希望,这才是更核心的问题。
《泰晤士报》之前还披露,部长们已经搁置了控制残疾福利支出飙升的尝试,甚至告知相关审查不用制定节支方案。
这种进退两难的态度,让福利改革彻底陷入了僵局。
既想控制支出,又怕得罪选民和党内人士,这样的心态根本推进不了任何实质性改革。
为了改变这个现状,麦克法登本周宣布,要对年轻人“不工作、不学习”的现象展开独立审查,由前工党卫生部长艾伦・米尔本牵头,重点关注精神疾病和残疾带来的影响。
这步棋走得还算靠谱,至少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德国的经验,他们通过职业培训和企业补贴结合,让残疾人群的就业参与率达到了45%,这种模式或许值得英国借鉴。
工作和养老金部也在推进所谓“一代人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就业改革”,比如升级就业中心、通过“连通计划”提供定制化支持等。
但这些改革能不能落地,落地后有没有效果,现在还不好说。
毕竟之前的改革计划屡屡受挫,想要打破这个僵局,还需要更多的决心和执行力。
麦克法登说,他决心为那些困在福利体系里的人提供找到好工作的帮助。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往往很骨感。
长期脱离职场的人,想要重新适应工作节奏,需要的不只是政策支持,还有社会层面的包容和企业的接纳。
更何况,很多人的问题根源在健康上,不解决健康问题,再完善的就业支持也很难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英国福利申领激增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制度转型、健康危机、经济疲软凑到了一起,才酿成了现在的局面。
福利改革不是要砍掉保障,而是要优化资格认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支持,同时帮有能力工作的人重返职场。
接下来,那个独立审查的结果或许能带来突破口,毕竟只有解决了健康问题,完善了就业支持,才能真正实现“让英国重返工作”的目标,缓解财政压力和经济活力不足的双重困境。
英国未来的福利体系走向,还有很多未知,但现在能确定的是,再不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个困局只会越来越难破解。
来源:曦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