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收获变生死劫!以色列定居者突袭,西岸暴力事件创多年新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22:06 1

摘要:在11月8日这天,以色列占领下的约旦河西岸,贝塔村附近的橄榄园里,原本平静的收割场景突然被打破。

在11月8日这天,以色列占领下的约旦河西岸,贝塔村附近的橄榄园里,原本平静的收割场景突然被打破。

数十名蒙面人从山上的据点冲下来,手里攥着棍棒、抡着巨石,朝着正在收橄榄的巴勒斯坦村民、维权人士和十多名记者扑了过去。

现场瞬间乱作一团,尖叫声、呼救声和石块砸地的声响混在一起,原本用来收获果实的橄榄园,转眼变成了施暴的场地。

路透社摄影师拉宁・萨瓦夫塔和安保顾问格兰特・鲍登,当时都穿着印着“Press”字样的防护背心,头上也戴了安全头盔。

本以为这些专业标识能让人有所顾忌,没想到还是没能躲过袭击。

萨瓦夫塔被几名蒙面人围住,棍棒和石块接二连三地砸向她的头部和身体,就算她倒在地上,攻击也没停下。

她的头盔被砸出了明显的凹痕,随身携带的摄影器材更是被彻底毁了。

鲍登试图护住萨瓦夫塔,结果自己也被打伤,场面混乱到让人难以想象。

以色列人权活动家乔纳森・波拉克当时也在现场,他后来回忆,参与袭击的蒙面定居者大概有50人。

这些人一边喊着“滚出去”之类的敌意口号,一边对所有试图救援的人下手,完全没有顾忌。

波拉克说,萨瓦夫塔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殴打,还有不少村民和维权人士也受了伤。

一群人拿着凶器,对着手无寸铁的收割者和记录者施暴,这样的场景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袭击发生后,受伤的路透社记者、安保人员还有村民们,都被紧急送到了附近的纳布卢斯市医院治疗。

部分人的伤势不轻,需要长时间休养。

路透社很快发了声明,强烈要求以色列当局彻查这件事,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同时保障记者的安全和报道自由。

以色列国防军事后回应,说接到了冲突报告,也派了士兵前往现场。

但这个说法遭到了目击者的反驳,现场没人看到有士兵出现。

军方还说谴责任何暴力行为,会继续维护地区安全与秩序,后续调查交给警方负责。

可直到现在,警方也没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当地定居者代表机构更是一直保持沉默。

本来想,就算冲突地区局势复杂,记者带着明确的专业标识,至少能获得基本的安全保障。

但后来发现,在约旦河西岸的这片土地上,这样的想法太天真了。

这些定居者的袭击明显是有备而来,他们不管你是不是记者,不管你是不是只是来收割自己劳动果实的村民,只要出现在这里,就可能成为攻击目标。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样的暴力事件在约旦河西岸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尤其是每到橄榄收获季,类似的冲突就会频繁上演。

巴勒斯坦村民们为了能顺利收割自家的橄榄,只能提前通知记者和维权人士到场。

他们希望通过记录和监督,来阻止或减少暴力行为,可这次就算有十名记者在场,惨剧还是没能避免。

这些施暴的定居者,他们占据的据点大多是非法的。

这些据点往往只是几辆拖车或者简易房屋,没有经过以色列官方批准,却成了滋生暴力的温床。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所有定居点都是非法的,但以色列方面并不认同这个说法,这也让定居点问题成了长期无法解决的矛盾焦点。

其实,西岸的定居者暴力问题,近年来一直在升级。

自两年前加沙战争爆发后,这类袭击事件的数量急剧增加。

联合国的报告显示,今年10月一个月,定居者在西岸针对巴勒斯坦人的袭击就有很多起,创下了2006年有记录以来的单月最高值。

单月就有这么多起袭击,说明暴力已经不是偶然现象,而是逐渐变成了一种常态。

以色列人权组织早就指出,类似的暴力事件在西岸屡见不鲜,但以色列官方的调查却少得可怜。

绝大多数肇事者都没有被追责,这种不受惩罚的状态,无疑让更多定居者有了恃无恐的底气。

如此看来,追责机制的缺失,才是暴力事件不断重演的关键原因之一,巴勒斯坦村民的日子过得实在不容易。

橄榄种植是他们重要的生计来源,可现在收割自家的橄榄,竟然要冒着生命危险。

联合国报告里说,定居者暴力已经成了巴勒斯坦村民生活中的“常态恐惧”,这种恐惧不是偶尔出现,而是时刻笼罩在他们心头。

记者的遭遇也让人心惊,新闻自由是保障真相被看见的重要前提,可在冲突地区,记者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报道自由更是无从谈起。

路透社的记者们联合署名报道了这次事件,他们想强调的是,冲突地区的新闻工作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搞不清的是,为什么记录真相的人,要遭到这样的对待。

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看到记者受伤、器材被毁的画面后都很震惊。

有人直接质问以色列当局,头盔都被砸凹了,这难道还不算证据,为什么迟迟不采取有效措施?还有人感叹,在西岸收橄榄竟然要冒着生命危险,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处境。

毫无疑问,网友的这些疑问,也是很多人心里的困惑。

国际社会虽然多次对定居者暴力表达关切,但一直缺乏有效的干预机制。

以色列和国际社会在定居点合法性问题上的分歧,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更何况,没有实际的约束和制裁,单纯的口头关切很难起到作用。

这件事不是一次孤立的冲突,而是约旦河西岸长期矛盾的一个缩影。

定居点问题、土地争端、族群矛盾,再加上追责机制的缺失,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巴勒斯坦村民的生存权、记者的新闻自由,这些基本权利都需要得到保障,希望以色列当局能真正重视起来,兑现彻查的承诺,让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也希望国际社会能加大监督力度,推动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毕竟,没有人愿意在收获的季节面临暴力,也没有人希望记录真相的人遭到伤害。

和平或许很难,但至少不该让无辜的人为长期的矛盾付出代价。

来源:曦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