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市场监管没有“模糊地带”,8个部门拧成一股绳,针对7类高频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别以为有了营业执照就能“高枕无忧”,只要踩了红线,不管是线上店铺还是线下门店,一律依法处罚,绝不姑息。这波整治覆盖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2025年的市场监管没有“模糊地带”,8个部门拧成一股绳,针对7类高频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别以为有了营业执照就能“高枕无忧”,只要踩了红线,不管是线上店铺还是线下门店,一律依法处罚,绝不姑息。这波整治覆盖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得把这些规矩记牢,避免踩坑。
先说说最受关注的网络食品销售乱象。现在不少商家在网上卖食品,套路越来越多:保质期“云篡改”,把快过期的食品改个日期继续卖;资质证明“PS化”,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就P一张蒙混过关;还有的搞农产品“美颜直播”,镜头里光鲜亮丽的水果,收到手全是烂果、小果 。2025年这事儿彻底行不通了,市场监管、网信、广电等部门联合发力,要求平台必须设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岗,严格审查商家资质,主播推荐食品前也得先查验产品好坏 。不管是平台、主播还是商家,只要明知产品有问题还继续卖,不仅要罚款,严重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线上线下食品必须做到同标同质,再也不能搞“双重标准”。
第二类要严查的是农资经营违规。农民种地就靠农资靠谱,可有些不良商家偏偏卖假化肥、劣质农用地膜,让农民一年的辛苦白费。2025年农药经营出了新规矩,线上卖农药必须持证,还得在2026年1月31日前完成备案,逾期不办最高罚5万,有些禁售农药根本不能在网上卖,违规就按无证经营处理。除了农药,执法部门还会重点查化肥掺杂掺假、农用地膜以次充好的问题,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销售商,只要坑农害农,查到一次就罚到痛,坚决守住农民的“钱袋子”和“粮袋子”。
第三类是知识产权侵权。现在不少商家不想着研发创新,专靠“抄作业”赚钱:盗用别人的商标贴在自己产品上,假冒专利产品谎称有技术含量,还有的冒用地理标志,把普通苹果当成“烟台苹果”卖,普通茶叶当成“西湖龙井”卖。2025年执法部门会盯着重点市场和热门产品,加大排查力度,一旦查到侵权,不仅要没收所有假货,还要处以高额罚款,让那些想走“捷径”的商家付出沉重代价,保护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企业。
第四类是校外培训超范围经营。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些机构明明只有托管服务的执照,却偷偷开学科类培训班;还有的“黑机构”藏在居民楼里,没有办学许可证就敢招生,教学质量没保障,还存在消防隐患。2025年教育、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不管是艺术类机构违规开数学课、英语课,还是教育咨询公司搞有偿补课,只要超出经营范围,一律责令停业,退还学费,还要罚款。之前四川就有9家违规机构被查,最高罚款超过23万,这力度可不是说说而已。
第五类是电商和直播带货违规。2025年6月1日《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正式实施,年销售额超10万的个人网店必须办工商登记,想靠刷单、虚假宣传提高销量的路子走不通了。直播带货更是重点整治对象,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开了行政指导会,明确要求不能搞虚假宣传、不能卖假冒伪劣产品。近期抽检就发现,有些直播卖的食品存在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2025年再出现这种情况,主播和平台都要担责,不仅会封号,还得赔偿消费者损失,再也不能让直播带货变成“坑人带货”。
第六类是商品过度包装和儿童玩具质量。现在有些商品的包装比东西本身还贵,礼盒拆了一层又一层,里面的产品没多少,纯属浪费资源。2025年执法部门会严查包装成本超标的产品,不管是化妆品、保健品还是节日礼盒,只要包装不符合规定,一律责令整改并罚款,推动大家绿色消费。另外,“太空沙”“水晶泥”这些儿童玩具也被重点关注,没有质量合格证明、来源不明的产品严禁销售,毕竟孩子的健康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让劣质玩具危害孩子成长。
第七类是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很多人觉得电动自行车改装一下跑得更快、续航更长,就找维修店擅自改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装置,或者换大容量蓄电池。可这些改装行为特别危险,很容易引发短路、起火,之前就有不少小区因为改装电动车充电发生火灾。2025年执法部门会严查电动车销售网点和维修店,不管是卖改装车还是提供改装服务,一律依法处罚,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句:营业执照是合法经营的“通行证”,不是违法违规的“挡箭牌”。2025年这波联合整治,就是要打破“有执照就可以任性”的误区,不管你手续多齐全,只要超出经营范围、触碰监管红线,照样要被罚。而且现在执法都是“精准打击”,不是盲目排查,而是根据群众举报、日常监测和抽检结果,瞄准问题集中的领域和商家,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波整治绝对是好事,以后网上买食品更放心,给孩子报培训班更安心,买农资、买日用品也不用怕遇到假货、劣质品。对于合法经营者来说,也不用再担心被不良商家恶性竞争,市场环境会越来越公平,只要踏踏实实做产品、守规矩,就能长久发展。
其实合规经营从来都不是负担,而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不管是开网店、做直播,还是办培训机构、卖农资食品,都得先搞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摸透,这样才能避免因违规被罚而得不偿失。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上面说的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吗?你觉得2025年这波严格监管还需要加强哪些领域的力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别忘了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守规矩、防风险。
来源:✨*怡💗✨
